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大家手筆)

從倫理學反思新自由主義

夏基鬆

2015年11月02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當代西方倫理學領域,傳統個人主義價值觀仍佔據基礎地位。然而,隨著西方社會的后工業化發展,社群主義倫理學派應運而生,對西方傳統個人主義倫理學提出了挑戰,其局面頗為引人矚目。

  西方社群主義倫理學的興起,是對以新自由主義面目出現的個人主義倫理學的批判性反應,其代表人物有加拿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和美國哲學家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邁克爾·桑德爾、邁克爾·沃爾策等。圍繞倫理學與社會政治理論的前提和重要原則等問題,社群主義倫理學與個人主義倫理學展開了激烈論戰。二者的分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個人決定社群還是相反。社群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一個根本分歧在於它們對個人與社群關系的不同立場。個人主義強調個人決定社群,認為隻有個體的人才具有天賦的權利、利益、意志和意圖,而社群只是個體隨意、自發和自由的組合。因此,它否認作為整體的社群利益和意志。社群主義則相反,它認為個人主義的權利和功利概念是理論上的虛構,而社群才是真正的倫理實體,是個體自我及其認同的構成性要素,因為個體的個性、人格、意識等都是在社會的文化傳統、道德規范、意識形態等熏陶下形成的﹔如果離開社群,個人就不可能獲得規定性。當然,社群主義從未否認過個人的自主性、自由和創造性,但認為其始終受到特定歷史階段社會整體狀況的制約。

  個人權利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個人主義堅持個人權利是天賦的、天經地義的,神聖不可侵犯。它的一個基本信條是:隻要不傷及社會和他人利益, 個人就無須向社會負責﹔隻有對社會和他人利益造成傷害時, 個人才會受到懲罰。因此,國家和社會的首要責任就在於捍衛個人的天賦權利。而社群主義認為,人權觀念是后天的,無法脫離社會歷史情境而被先天規定。正如查爾斯·泰勒在批評自由主義時所說,自由主義將個人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置於核心地位,但人不可能在社會之外具備從這種選擇中發展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說,人們必須在社會中被賦予這種自由選擇的能力。在社群主義看來,自由主義“原子式”的個體權利概念一旦離開了它所歸屬的社群,就既不可能被規定也不可能被理解。

  個人利益先於社會利益還是相反。個人主義強調個人利益至上原則——“我”優先於“我們”,反對因社會利益而損及個人利益。與之相反,社群主義強調社群及其歷史和文化傳統是個人生存的前提。如果個人利益優先於社群利益,那麼,可能出現的狀況是,在社群利益受到損害時,個人利益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損害。很多時候,社會利益的損害,例如生態環境的污染、網絡空間的破壞等,甚至會導致個人利益受到更多、更大的損害。在批評自由主義的基本假定時,社群主義主張放棄個人主義的“原子主義”前提。邁克爾·桑德爾認為,“我”天然地就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所假定的“無牽無挂的自我”。因此,倫理學和政治學不應以個人主義為基石, 而應以良序的社群為基礎。

  總的來說,社群主義倫理學認為,西方當代個人主義—新自由主義的價值偏好、理論假定和論証,已經無法提供充分的協調機制來應對諸多全球性和整體性(即社群)層面的危機。個人主義—新自由主義的困境在於,它將個人的價值和自由分離化、絕對化、抽象化了。如果說個體所構成的社群是一個動力系統,那麼,個人主義—新自由主義隻看到了這個系統中凸顯的節點,而忽略了各節點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互動關系。這種對社會、歷史和文化環境的弱視或無視,正是社群主義強烈反對的。西方社群主義倫理學的這些觀點,對於我們從哲學和倫理學的層面認識新自由主義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價值。

  (作者為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2日 15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