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08: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個積貧積弱的發展中大國、落后農業國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重要工業國,不僅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為深化發展經濟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研究歷史悠久大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與成功實現發展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不同,我國經濟發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既有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特別深的地區,也有市場經濟意識比較強的地區,還有無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還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都相對落后的地區,體制轉軌和經濟轉型交織。同時,我國歷史悠久,幾千年所積澱的歷史文化深厚。怎樣去除糟粕、汲取精華,使歷史文化傳統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是一個歷史性課題。
我國在經濟發展中把“大”的特點轉化成了發展優勢。一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維護了社會團結和穩定,放大了社會正能量。社會團結穩定和社會正能量對於一國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二是政府積極有為,資源動員能力和執行力很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此后“發展是硬道理”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在促進本地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實行非均衡的發展戰略。中央政府統攬全局,充分考慮各地特點,分別實行相應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從改革開放初期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到鼓勵先富帶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市場因素較弱,因此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在經濟發展的起始階段和成熟階段,政府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不同發展階段,我國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深化和加強,政府的作用適時適度調整。這為深入研究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為研究經濟發展的制度條件作出貢獻
我國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但實踐証明,計劃經濟體制是低效的。低效的原因在於,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幾乎所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都碰到了同樣的問題。蘇聯、東歐國家選擇了休克療法,而我國選擇了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國對人類經濟發展和發展經濟學研究作出的獨特貢獻。
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持續推進旨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一是放開。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國民經濟煥發蓬勃生機,為國有企業改革、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創造了必要的經濟社會和體制機制條件。二是開放和引進。通過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解決發展之初的技術、資本、管理問題,引進發展市場經濟的基本要素。三是推進多種形式的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發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四是大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逐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沒有滿足於一般意義上的轉型轉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是一系列制度和規則安排的總和,是同一國的經濟基礎、歷史文化、現實需要相適應的。在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的今天,著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為我國現代化事業提供根本保障。
我國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頂層設計與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相結合。這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制度創新的有效路徑。
為研究農業大國轉型發展作出貢獻
傳統農業國如何轉變成為現代工業國,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農業人口佔比非常高。一般認為這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但我國將這個看似不利的條件變成了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之初,資本缺乏而勞動力充裕。我國充分利用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進行資本積累,主要是通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快速發展吸納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產生了巨額人口紅利,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起來。
勞動力便宜就能產生人口紅利嗎?顯然未必。世界上很多國家比我國勞動力便宜,為什麼沒有產生人口紅利呢?這需要用改革開放來解釋。改革開放激發了廣大勞動者致富和創業的熱情,把本來人口眾多的經濟發展劣勢變成了“紅利”,變成了經濟發展的優勢。
農民外出打工收獲的不僅是資本意義上的“紅利”,還包括勞動者素質提高的“紅利”。從封閉落后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中走出來的農民,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學習現代經濟理念和生產方式,提高了能力和素質。農民工返鄉創業,又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發展水平的提高。
一國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比較優勢是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隨著比較優勢的變化而創新提升。因此,我國沒有停留在依靠勞動力便宜的發展階段,而是隨著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隨著資本的逐漸豐富,不斷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為研究追趕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早期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面對的任務相對簡單,主要是工業化和城市化。21世紀以來,推進現代化面臨兩個重大條件變化:一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凸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中央提出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協同推進“五化”,是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深化了追趕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研究,是我國對發展經濟學研究作出的重大貢獻。
信息化為我們提供了后發趕超的新機遇。互聯網從表面看是一種信息傳播工具,但深層次地看,“互聯網+”是一場深刻的革命。首先,它使我們重新認識農業現代化。電子商務的興起有利於解決農民種什麼、怎麼種和賣什麼、怎麼賣的問題。“互聯網+”有助於打破城鄉資源如人才、資金單向流動的困局,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其次,它讓我們重新認識工業化。迄今為止的經濟現代化實質上是工業化,而工業化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例如,1979年,新加坡針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產能過剩問題提出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幾年,面對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美國也提出再工業化,即在新的技術水平上再工業化。德國更是提出了“工業4.0”戰略,其核心是智能化。我國不失時機地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我們必須緊緊抓住信息化機遇,努力實現工業發展后發趕超。最后,它使我們重新認識城鎮化。城鎮化原來是把人口聚集到城鎮尤其是大城市,“互聯網+”的出現使人不必集中居住就可以獲得相關收益和便利,從而避免付出“大城市病”的社會代價,賦予城鎮化新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時代對經濟發展提出的緊迫要求,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概而言之,人類的福利包括三種:一是經濟發展帶來的福利,如物質財富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二是社會福利,如社會公平正義、公平享受公共服務、有尊嚴的生活等。三是自然界帶來的福利,如清新的空氣、健康的飲用水和食品、生物多樣性等。片面追求GDP會危及其他兩種福利,三種福利均衡發展才是福利的最大化。為了子孫后代,為了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綠色化將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19日 20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