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反腐敗是一場持久戰

汲傳排

2015年10月13日15:32   來源:前線網——《前線》

原標題:反腐敗是一場持久戰

於當前的反腐敗斗爭,一些人在認識上存在誤區:有的盲目樂觀,認為反腐敗已經達到目標,應當告一段落,提出“反腐速勝論”、“適度反腐論”﹔有的過於悲觀,認為反腐敗雖有成效但進展不理想,看不到勝利的希望,鼓吹“反腐無用論”、“反腐亡黨論”。這些錯誤認識,對於正在深入推進的反腐敗斗爭,是十分有害的。


  事實上,當前我國的反腐敗斗爭,既不是“好得很”,更不是“糟得很”,而是健康、平穩、有序地不斷向縱深方向推進。這場“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既不可能速戰速勝,也絕不會無果而終。它注定是一場持久戰,最終一定能取得勝利。

腐敗是一個歷史性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腐敗不是中國現階段的特產,而是人類社會的痼疾頑症。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腐敗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腐敗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始終,像惡性腫瘤一樣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社會的健康肌體。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無不被腐敗所困擾,許多王朝因此滅亡。中國史書中有關貪腐的記載不勝其數,與腐敗相關的貪、瀆、色、假、枉等更是比比皆是。明初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政治清明的時期,但依然腐敗叢生。朱元璋強力反腐,當政31年殺掉10余萬名貪官,但腐敗問題終沒解決,以至於他發出了“吾欲取貪官污吏,奈何朝殺而暮犯”的感嘆。中國歷史上不僅貪官污吏數量多,而且被查處的大“老虎”也多,如嚴嵩、魏忠賢、和珅等,其涉貪數額令人咂舌。有人根據清朝嘉慶元年內務府的一份《查抄和珅家產清單》,計算出和珅貪污的錢財物折合人民幣高達875億元。

  腐敗不僅存在於中國,而且存在於其他所有國家和地區,連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不例外。據美國司法部公布,過去20年內,該國共有2萬多人因腐敗被判有罪。歐盟的腐敗程度同樣令人吃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反腐調查報告顯示,歐盟成員國因腐敗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1200億歐元。發展中國家的腐敗現象更為嚴重。2014年印度的一項調查顯示,62%的人承認過去一年間曾向警察行賄、61%的人承認曾向注冊登記或許可証發放部門工作人員行賄。近年來,各國領導人因涉腐被立案調查或被判入獄的也大有人在,如德國前總統武爾夫、巴西前總統盧拉、韓國前總理韓明淑等。

  隻要有人類社會,就必然有腐敗。只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腐敗的程度不同而已。有腐敗就有反腐敗。腐敗與反腐敗的較量,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之一。腐敗永遠在前,反腐敗永遠在后,先有腐敗后有反腐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永遠只是理想狀態。與腐敗相比,反腐敗永遠處於被動地位。

  我們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站在歷史、哲學、文化的高度,來分析和認識現階段中國的腐敗問題。這樣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保持政治定力,既不盲目樂觀,也不消極悲觀。

  中國現階段的反腐敗注定是場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必須承認,腐敗現象在我國一度易發多發,有的部門、地區和領域甚至相當嚴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意志品質頑強、領導堅強有力,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但是,反腐敗斗爭還未取得壓倒性勝利。中國現階段腐敗所呈現出的特點和反腐敗面臨的形勢,注定反腐敗斗爭是一場持久戰。作出上述判斷,基於以下原因:

  存量腐敗數量較大,消化起來需要時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腐敗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解決起來也非一日之功。腐敗包括存量腐敗和增量腐敗。存量腐敗是已經發生的腐敗,增量腐敗是正在和即將發生的腐敗。目前,增量腐敗在中央強力反腐的高壓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存量腐敗解決起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是因為:經過多年累積,存量腐敗的數量較大,短期內難以消化﹔腐敗分子並沒有明顯標識,他們藏匿於人群中,辨識起來有難度、查處起來有過程﹔市場經濟條件下,腐敗的形式多樣、花樣繁多,用人腐敗和用權腐敗共存,體制外和體制內挂鉤,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同在,有的涉及非常專業的領域,查處的復雜程度大大增加﹔單個腐敗分子的腐敗行為,可能跨度時間很長,貪腐次數多、數額大,查處起來難度很大,等等。

  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增量腐敗不可忽視。由於歷史和文化原因,當下中國的腐敗病源還在、病根未除。腐敗依然有著其生存和成長的條件,短期內難以消除。從外因看,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一些領域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特別是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尚未形成。從內因看,人性的弱點和數千年來的封建思想殘余,也會時時勾起一些人的貪婪欲望。當前,在反腐高壓下,腐敗分子被震懾住,更多是停留在“不敢腐”的層面,“不能腐”、“不想腐”還遠沒有解決。從現在查辦的腐敗案件、信訪舉報的線索和巡視發現的問題可以看出,面對如此高壓的反腐敗態勢,仍有一些人不收斂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瘋狂貪腐。這些都充分表明,腐敗和反腐敗依然呈膠著狀態,遏制增量腐敗、重構政治生態的任務仍很艱巨。

  反腐敗斗爭正向縱深發展,觸及許多深層次問題。反腐敗並非是簡單地辦一些案子、懲幾個貪官,而是一場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和體制機制等問題的廣泛而深刻的斗爭。反腐敗斗爭越是向縱深方向發展,就越會觸及更多的深層次問題,這也正是黨中央對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作出“依然嚴峻復雜”判斷的原因。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相當強的定力和相當高的智慧。

  毫無疑問,反腐敗斗爭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長期任務,任何速戰速決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因而是不正確的。反腐敗不但是一場攻堅戰,而且是一場持久戰。它必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決不可小勝即喜,更不能畏難而退。

全黨全社會要做好打反腐持久戰的准備

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全黨全社會都要有打反腐持久戰的心理准備,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把反腐敗斗爭一步步引向深入。

  要冷靜清醒,保持堅強政治定力。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不是一陣風,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決不能指望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對反腐敗斗爭形勢要有冷靜、清醒的認識,既不要對已取得的反腐成績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也不要被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所嚇倒。形勢越是嚴峻復雜,越要防止盲目樂觀、避免消極悲觀。要增強反腐必勝的信念、樹立反腐必勝的信心,保持堅強政治定力,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不刮風、不搞運動,踩著不變的步伐、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干下去。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是黨中央確定的政治任務,也是現階段反腐敗斗爭的目標。這個目標和任務決不能有絲毫動搖。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依紀依法反腐懲惡,在有力地遏制增量腐敗的同時,逐漸消化存量腐敗。增量腐敗和存量腐敗雙雙下降,腐敗總量就會不斷走低,總有一天,反腐敗斗爭會取得壓倒性勝利。

  要標本兼治、“懲”“治”並舉。反腐敗必須加大懲處力度,保持高壓態勢,強化“不敢”。但“懲”不是目的,“懲”最終是為了“治”。要取得反腐敗斗爭的最終勝利,不但要“懲”,更重要的是“治”。反腐敗的決定性勝利,並不在於被查處的腐敗分子越多越好,而是要加大他們搞腐敗的機會成本,使權力運行得到有效監督。要在 “治標”的同時,強化“治本”,著重在強化紀律建設和加強教育、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做到“懲”“治”並舉、標本兼治。

  要在持久戰中組織殲滅戰。反腐敗盡管是場持久戰,但絕不是消耗戰,必須有所作為。持久戰中必須有殲滅戰。要主動出擊,組織反腐殲滅戰。隻有打勝一個個殲滅戰,才能消滅腐敗的有生力量,才能有效地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殲滅戰要打得“快、准、狠”,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既打“老虎”,也拍“蒼蠅”。“快”就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猶猶豫豫、不拖泥帶水,讓腐敗分子無處遁形。“准”就是瞄准重心,一招制敵,使腐敗分子永無翻身的機會。“狠”就是“嚴”字當頭、絕不手軟,猛藥去疴、重典治亂,讓腐敗分子得到嚴懲。通過殲滅戰,推動持久戰。

  要將持久戰和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歷史經驗一再証明,反腐敗進行得再徹底,也不可能完全解決腐敗問題。反腐敗成功的最高標准,是將腐敗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並確保這種低水平可持續。反腐敗不能脫離國情和實際,更不能理想化,其目標和標准理應是階段性的。中國當前的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形勢,注定反腐敗不可能一步到位。就現階段中國的反腐敗斗爭來說,能遏制住腐敗蔓延勢頭就是勝利。任何對於反腐成效的過高預期都是有害的。

  總之,我們要充分做好打反腐持久戰的各種准備,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隻要我們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積小勝為大勝,就一定能最終贏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這場輸不起的斗爭。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副總編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