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鄉賢文化涵育文明新風尚

宜賓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游開余

2015年09月22日16:07   

宜賓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為悠久的人文勝地,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歷代名人輩出,鄉賢文化久遠,孕育出了趙一曼、李碩勛、劉華、盧德銘、孫炳文等革命先烈。近年來,宜賓市高度重視鄉賢文化建設,大力發展符合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充分發揮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他們的嘉言懿行垂范鄉裡示范鄉親,涵育文明新風尚,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有力地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大力培育鄉賢,彰顯深厚文化底蘊

市委十分重視鄉賢文化的挖掘,針對各地新鄉賢優勢不一的特點,採取分類引導的方式,加強對新鄉賢的管理與指導。

1.重挖掘選樹。挖掘整理歷史事件、民俗風情、傳說故事、諺語俗語等重要史料,鼓勵有條件的鎮、村兩級組織整理村史、村志及其它文史資料發現鄉賢。通過評選表彰優秀村干部、農村致富創業能手、道德模范等平台,挖掘在家務農經商創業者中凸顯的好人、賢人、富人以及退休后返鄉或回鄉居住的老干部、老教師、老職工、老板等本土鄉賢。搜集宜賓籍在外的名人、達人、能人的各種信息,通過節日慰問、互通信息、拜訪聯誼等形式,使在外鄉賢找到鄉情、親情的慰籍,贏得這些鄉賢對家鄉的真心支持和反哺,促進宜賓經濟社會發展。

2.重分類管理。將全市新鄉賢分為傳承家風家訓、調解鄰裡糾紛、帶領群眾致富、引領文明新風四大類別,由各區縣黨委宣傳部牽頭,將各地優秀村干部、農村致富創業能手、道德模范、在外鄉賢等收集造冊,實行分類建冊台帳管理。按層級管理、包片聯村到人的原則,由各級黨組織牽頭,班子成員包片、聯村干部包村,對應全市各村的新鄉賢一一結對,加強指導和管理。

3.重宣傳評議。積極開展“踐行核心價值觀—美在身邊”典型人物評選活動,並在市縣鄉設立“好人榜”,將各地選評出來的新鄉賢及先進事跡進行公開宣傳,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對各地評選出的新鄉賢定期通過村民會議、院壩會議、民主評議等活動,由群眾對其發揮的作用進行評議,對示范帶頭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取消其相關榮譽稱號。

二、狠抓示范引領,提升新鄉賢影響力

堅持把新鄉賢自身優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和美麗新村建設相融合,創新活動載體與平台,有效發揮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新鄉賢的影響力。

1.借力鄉土人才,培植群眾行為價值准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傳統優秀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帶頭人和鄉土人才的作用,用接地氣、聽得懂、群眾樂於接受的載體宣傳,把農村群眾的價值准則統一到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上來。高縣四烈鄉閆村開展了家風家訓誦讀等傳統文化活動,動員本村知名的“土秀才”賈延川在村黨群活動中心開起了“閆村國學堂”,免費為小學到高中階段的孩子提供傳統文化教育。高縣閆村村兩委組織各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代表為村民講解本家族的家風家訓,邀請道德模范、黨員代表、文化帶頭人宣講典型模范的先進事跡、科技衛生知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方針政策。

2.開展壩壩宣講,培育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組織新鄉賢深入中小學開展宣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市縣鄉均組建了“五老”宣講團,進校園到課堂,採取專家講座、專家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形式幫助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精神境界。陳國輔老人是興文縣的退休干部,是雷鋒的戰友,他50年如一日學習雷鋒,帶著自己組織的宣講團廣泛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20多年來,他的腳步遍及全市62所中小學校,近20萬人聽過他的宣講。正是他的宣講,激勵了興文縣籍戰士王鬆在山東省濰坊市被授予“舍己救民英雄”,成為興文縣第四代英烈。

3.凝聚鄉賢智慧,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宜賓市把有“先富、領富”能力並有熱心、公心、責任心的能人培養成農村發展的領頭雁和帶頭人,從新鄉賢中培養選拔村級組織骨干力量,提高他們主動帶領群眾致富的積極性,有力地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筠連縣春風村曾經土壤瘠薄、資源缺乏、被當地人稱為“石頭村”,自從2004年選舉經商返鄉創業人士王家元為村委會主任(后任村支部書記)后,該村人均純收入從不足1800元提高到現在的17200元,走出了一條集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發展之路,譜寫了山區農村科學發展的時代新篇章。2013年,春風村在探索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建設“735”工程(7個文化陣地、3支隊伍、5項活動),被中央文明辦總結為“筠連模式”。

三、堅持創新突破,鄉賢文化助推發展

創新推進新鄉賢文化工作,為全市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形成良好社會風尚、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

1.助推社會綜合治理加強。由德高望重人士和致富能人組成的鄉賢維穩隊伍,對村裡存在的鄰裡矛盾糾紛、垃圾亂扔等不文明、不道德現象開展評議,著力提升村民法律素質,提高群眾依法維權意識。2014年,宜賓市針對糾紛多發期、敏感期,聘請100多名老干部、老黨員和致富能人為輔教社工,積極參與家庭贍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重大節慶期間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共開展糾紛排查5543次,排查糾紛8441件,涉及當事人91093人,其中重大疑難糾紛3410件,防止民間糾紛激化397件,有力地助推了全市農村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

2.助推良好社會風尚形成。深入開展“道德模范”“美在身邊”“凡人善舉”等評選活動,深入挖掘道德模范、先進典型,並加強宣傳,在全市營造了“學榜樣、講文明、當模范、樹新風”的良好氛圍。2013年,宜賓成功創建為省級文明城市。目前,全市10個區縣中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1個、省級文明城市4個,涌現國家級文明單位5個、省級文明單位146個、市級文明單位412個。“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層出不窮,2011年以來,宜賓市先后有2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5人獲得四川省道德模范,6人獲得宜賓市道德模范,26人被評為四川好人。

3.助推群眾幸福指數提升。在各級鄉賢的推動下,各地積極採取優惠政策“幫”、項目建設“促”、因才施教“育”、結對幫扶“聯”、典型引導“激”五項舉措,有效激發了農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熱情。“經濟發展、村庄漂亮、農民快樂、人人有德”的美麗鄉村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全市已建成幸福美麗新村566個、幸福美麗新村示范村67個,千萬元產值村達到700個,2014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9831元,被評為“四川省農民增收先進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的是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目前宜賓有農民文藝演出隊伍1255支,參與的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員達5萬余人,利用傳統節日廣泛開展花燈節、舞龍燈、踩高樁、農民自辦“春晚”等民俗文藝表演活動,形式多樣的民間文藝活動正在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