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論思想關系和諧

趙繼偉

2015年09月22日16:06   

實現社會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和美好願望。社會和諧包括物質關系和諧與思想關系和諧。其中,物質關系和諧是物質文明建設的范疇,思想關系和諧是精神文明建設的范疇。思想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精神上的貧乏比物質上的貧乏更可怕。思想是有差異的,既有性質的差異,也有水平的差異,還有能力的差異。這一方面決定了思想關系和諧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決定了思想關系不可能達到完全一致的客觀性。正是由於思想之間差異性的存在,使思想關系和諧隻能是動態的和諧,是“和而不同”的動態發展,而不可能是靜態的和諧,正是因為思想關系之間這種動態的和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成為必要。由於思想關系“和而不同”特性的存在,就使思想關系和諧表現為思想之間求同、思想之間存異、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思想之間存異不排同等幾種狀態。

一、思想之間求同

所謂思想之間求同,就是在思想之間尋求共同點、相似點,以達成雙方彼此思想的共識。在同樣的社會中,由於社會物質條件相同,一定物質條件總是產生出相應的思想。這就是說,在同樣的社會物質條件下,總是存在相同的思想。不管是什麼樣的思想之間,總是存在共性的,這些共性是思想關系得以維系的基礎﹔如果思想之間沒有共性,則思想關系就不會長久。一般來說,思想之間性質相同、內容相似,則容易尋求到共同之處﹔思想性質相異、內容懸殊,則不容易尋求到共同之處。就既有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來看,在原始社會,由於原始人群有著共同的求生存、抵御自然災害的需要,氏族成員沒有私有觀念,彼此間思想性質相同,群體成員之間的思想容易協調,容易找到共同點﹔在階級社會中,由於不同性質思想的存在,使思想關系變得復雜和多變,思想之間求同就不那麼容易。但是不管思想關系多麼復雜多變,隻要其存在共性,就可以實現思想之間求同。隻有實現了思想之間求同,找到了思想之間的共識,就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實現思想關系的和諧。可以說,思想之間求同是實現思想關系和諧的基礎。

要實現思想之間的求同,其一,尋找思想之間的共同點。不管是什麼性質的思想,總是存在共同點的,這是不同思想之間能夠共存的基礎。其二,尋找思想之間的相似點。思想之間同作為社會觀念上層建筑,總是具有相似點的,找到了思想之間的相似點,就等於找到了思想之間合作的基礎。其三,尋找對方思想的優點。各種思想總是有其自身的閃光點的,思想之間如果能夠互相尋找到對方的優點,就可以博採眾長,補己之短,這也是思想之間能夠合作的有利條件之一。其四,尋找思想之間新思想的生長點。思想總是會發展的,要發展就必須有生長點,由於思想之間是共存共生的,他們之間必定有共同的生長點,找到了共同生長點,也就是找到了思想之間的共識。

以上這些任務的實現,正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來進行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在社會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工作,達到引領社會思潮、促進思想統一、實現思想之間求同。思想政治工作實現了思想之間求同,是其作用發揮的集中體現,也是其能夠被社會接受的立足點。

二、思想之間存異

所謂思想之間存異,就是允許思想之間保留不同意見、不同主張、不同觀點,不求同一、不求整齊劃一。思想之間存異是不同思想達到和諧的條件。

思想之間必須存異。一定的思想總是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反映,這是思想之間能夠求同的基礎。但是另一方面,思想作為社會意識,總是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其發展與社會的發展並不同步,往往是落后於社會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在同樣的社會中總是有不同性質的思想存在的客觀原因。從歷史上看,凡是妄圖達到思想完全統一的,均是以失敗而告終。西方不同宗教之間、同一宗教不同教派之間總是致力於消滅異己,實現一家宗教獨霸天下的夢想,還為此展開了血腥的戰爭,但最終都沒有完全將對方消滅,而是出現了不同宗教派別此消彼長,最終形成了長期共存的情形。中古時代,歐洲大陸為消滅異教徒,宗教裁判所得到完滿發展,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遍布於西部各基督教國家,“其密密的網眼是異教徒所萬難逃脫的”[2],甚至還頒布了《信仰令》(Edict of faith),責令每個人都有告發異教徒的使命,但即使這樣還是沒有消滅掉異己思想,最終反而招致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代的到來。中國秦始皇焚書坑儒,妄圖完全消滅儒家思想的影響,結果沒有得逞,儒家思想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統治思想。與此相應,漢朝董仲舒試圖“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最終也沒有成功,其他各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相輔相成,共同承載著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由此可見,思想之間試圖完全整齊化一是不可能的。

思想之間存異是可能的。無論是政治思想,宗教思想,還是學術思想,都是可以存異的。思想之間存異,就是不同思想之間互相採取寬容的態度對待對方的思想,尤其是對待對方思想的相異之處,多看到相異思想的長處,彼此取長補短,即使暫時看不到對方的長處,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相信對方相異思想中總是存在著合理性的因素,這些合理性因素總有一天可以被發現。所以,政治思想、宗教思想、學術思想等都需要寬容,都需要思想之間存異。思想之間存異,就使整個思想系統具有一定的張力,從而可以保持思想系統的穩定。統治思想對於社會上其他思想的作用,也同樣需要有寬容的精神,也需要其他思想有存異的空間。一方面,統治思想要對社會思想加強引導,使其向著統治思想要求的軌道發展,實現思想之間的求同,為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另一方面,統治思想要充分發揚民主,允許人們張口說話,表達不同的意見,實現思想上的自由。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相信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要正確對待人民群眾的新思想、新創造,對於與統治思想不一致的思想,要本著民主溝通、平等交流的態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對於不能統一的意見,對於不能達成共識的思想,要允許其保留,留待實踐的檢驗。對於思想上的不同,隻要不是對抗性質的,都盡量採取疏導的方針,集思廣益,而不是以打、壓的手段使人屈服,思想上的問題隻有以符合思想特點的方式來解決。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凡屬於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於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隻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隻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3]

思想之間存異具體表現為在憲法和法律限度內,彼此允許對方保留不同思想,允許對方保留不同思想中的合情合理之處。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統治思想作用於社會的重要手段,其對社會思潮和社會輿論的引領,正是以其關心人、理解人、服務人,以允許思想上存異為基礎,使人民群眾感到可親、可愛、可敬,實現思想關系的和諧,從而得到社會的接受。

三、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

所謂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就是說在思想之間追求統一、追求共識的同時,不排斥一定相異思想的存在,也就是在思想上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從上述歷史事實可知,試圖追逐絕對的思想之求同是不可能的,隻能適得其反,明智的方法是適應思想關系自身的邏輯,那就是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

從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可以看出,正是中國思想文化中滲透著的求同不排異的精神,使中國獨有的精神文化綿延數千年而不止。中國思想文化幾千年的發展史,是各種不同文化思潮不斷碰撞交流、互相吸取融合的過程。從先秦百家爭鳴開始,諸子百家互相爭鳴、互相吸取,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成為中華思想的基本源流。之后盡管也有獨霸一家思想的事情發生,但都是以不得人心而終結。從中華思想文化發展大勢來看,整體上是求同不排異的,是堅持中華思想文化的基本內核,同時吸取和兼容各種異己的思想,使中華思想文化內涵逐漸豐厚起來,成為獨具魅力、影響深遠的世界思想文化的典范。佛教傳入中國以后的發展情形就深刻地反映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后,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步滲入了中國的元素,產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與此同時,儒家思想也在吸取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發展到新的階段,產生了宋代的道學。經過儒、釋、道三家長期的互相吸取、融合,終於形成了儒、釋、道三家在思想上的互補共存,達到“和而不同”的狀態,共同構成中國思想文化的總體格局。就拿中國長期共存的各民族思想文化來說,也是各民族之間在長期的融合與交流中形成的。一方面,各民族思想文化上取長補短,相互吸收借鑒﹔另一方面,各民族思想文化又保留各自特色,相得益彰。由此可見,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實現思想關系的“和而不同”,有利於社會范圍思想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

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具體表現為統治思想、傳導思想與受導思想之間以彼此思想中的共性為基礎,以尋求思想之間的共性為基本出發點,同時不排斥彼此思想中的相異之處,尋求彼此思想的合情之處、合理之處、可取之處,以最終實現雙方的共同提高。思想之間求同不排異,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精神因素,最終實現社會各方面的和諧。從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視野來看,思想政治工作要實現其對社會的作用,對於社會上各種思想現象也應該是求同不排異的,為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形態功能,必須保持思想之間的求同﹔與此同時,從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思想關系和諧的根本目的出發,又必須允許各種社會思想發表意見,尤其是對統治階級的批評意見,不搞思想關系上的“封閉式管理”。

四、思想之間存異不排同

所謂思想之間存異不排同,是指思想之間在相互交流中允許存異,但又不排斥思想之間的求同。這就是說,思想之間存異不是目的,思想之間存異是以思想之間求同為基礎的,存異的目的是為了最終促進思想求同。所以,思想之間求同是目的,思想之間存異是手段﹔思想之間求同是第一位的,思想之間存異是第二位的。思想之間求同與存異的這種關系,要求我們必須注意反對兩種傾向,一是借思想之間求同為名排斥存異,二是借思想之間存異為名排斥求同。這兩種傾向都是錯誤的,都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兩種傾向都曾經出現過。前者一味追求思想上的純而又純,反對“私”字一閃念,不允許所謂異己思想的存在,排斥多樣化﹔后者受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影響,一味追求所謂“意識形態的多元化”,忽視、排斥思想上的統一。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思想領域追求的目標應該是一元主導的多樣性,即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同時允許其他思想形式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多元”和“多樣”不同,多元是指代表不同本質的多種事物,多樣是反映事物存在的多種形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堅決維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指導思想多元化的本質其實就是排斥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一元主導與多樣性的統一,其實就是思想之間存異不排同﹔而主張指導思想的多元性,則是“求異”而不是“存異”,則是“求異而排同”。

總之,思想之間存異不排同具體表現為,統治思想、傳導思想與受導思想彼此之間的存異,是思想之間求同過程中的存異,存異的最終目的是達至求同,而不是以“求異”而存異。所以,思想之間求同,是我們最終爭取的目標,是為了統一思想,增強統治思想的凝聚力﹔思想之間存異,是為了求同的目標而採取的手段,其最終目的還是求同。思想之間存異不排同,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採取多種形式,堅持疏導方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堅持正面引導與合理批判相結合的方法,而不是採取群眾運動的方法、大批判的方法。隻有這樣,才能激發、引導各種精神力量,促進社會思想關系和諧。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2][英]J.B.伯裡:思想自由史[M].宋桂煌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9.

[3]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視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研究”(15BKS10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中南民族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