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厲彥林:人民,人民……

2015年08月04日09:48   

“人——民——萬——歲!”

這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在庄嚴的天安門城樓上,操著純正湖南口音,鄭重喊出人民成為國家主人的宣言。話音剛落,30萬軍民腳踏平坦的天安門廣場,舉手向祖國敬禮,億萬雙眼睛涌出幸福與喜悅的淚水。這宣言,如一輪朝日橫空出世,刺破青天,縱穿歷史,震撼世界……

一撇一捺,腳踏大地、互為支撐為“人”。人民,普通得像大地上一株株的小草,平常得像大海裡一朵朵的浪花,平凡得像天上一顆顆無名的星辰……每每寫下“人民”這兩個字,我頓感神聖凝重!每每讀到“人民”這兩個字,我立刻肅然起敬!

角力人心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人民”這一概念注入新內涵。

人民很多時候指平民、庶民、百姓。在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內涵。無論在什麼國家、什麼歷史時期,普普通通的勞動群眾始終是人民的主體。

上個世紀20年代初,南湖紅船給神州大地抹上一縷希望的霞光。那時中國政治舞台上各種力量相互角力。當年毛主席把中國共產黨跟群眾的關系比作魚與水、種子與土壤,要求十分力量要拿出九分去做群眾工作。共產黨在國民黨重重圍剿下走向成功,美國軍事觀察組給出答案:“國民黨佔有著大片的土地,而共產黨則佔有大片的人心”。真可謂“力量的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

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其中淮海戰役規模最大,斯大林評價說:“奇跡,真是奇跡!”傲慢的美國人說:“神奇的,不可思議的。”開戰時,正值山東解放區迎來土改完成后第一個豐收年。廣大農民興奮地收割完自家的秋季糧食,便扛起扁擔,推起獨輪車,頂著敵機的狂轟濫炸,毅然加入支前隊伍。540多萬支前民工高喊著:“隊伍打到哪裡,支前就跟到哪裡!”陳毅元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隨處可見。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為了不讓紅色蘇維埃政權的一枚公章落入敵手,蘇區人民甘願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沂蒙紅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的不只是一位戰士,她哺育的是黨的一個希望!為了掩護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傷員,為了保護黨的地下工作者,不知道多少群眾以生命相許!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老百姓為什麼會最后一粒米交軍糧,最后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娃上戰場?那是黨和人民唇齒相依、血肉相連的生動寫照!

中國人民可敬可愛!三年餓肚子的歲月,盡管挖野菜吃樹皮,百姓沒有怨言。河南林縣人民忍飢挨餓,硬是在懸崖絕壁之上鑿修出被譽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文革浩劫十年,多少家庭被迫害連累,一張張薄薄的平反書,換回無數感激的熱淚﹔改革開放初期,千萬職工下崗、待業、再就業,為改革犧牲個人利益,勇敢地擦干眼淚從頭再來……

多年以來,國際上“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崩潰論”一直頗有市場,有人多次預言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甚至一段時間,中國經濟陷入危機的聲音越傳越厲害,這種唱衰中國的聲音居心險惡。誠然,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但自2010年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之后,一個個事例,一組組數字,一幕幕圖景,撼動人心。事實昭顯了制度的優勢、國家的實力和人民的威力!

我們的民族多災多難。建國以來,人民始終感激黨和政府。2013年5月我攜妻兒陪同種了一輩子地的爹娘坐高鐵去游覽天安門。老父親凝望著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說:“自從有了毛主席,中國人才不挨打,才直起腰杆子呀!”

“人之命在元氣,國之命在人心。”破解國難、化解民族危難,還是民族振興、國家強盛……歸根到底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點中命門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參加延安中央警備團普通戰士張思德追悼會,他不僅親筆寫下挽詞,而且發表了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從此,“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言,連同張思德的名字一起響徹中華大地。

“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最通俗、最經典、最大眾化、最溫暖人心。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無論城鄉、無論大人孩子都能背誦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這一立黨宗旨,凝聚起中華民族的英雄豪杰、社會精英,把當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和勤務員作為人生最高目標和價值追求。

記得“文革”時期,學習、背誦《毛主席語錄》和“老三篇”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當時縣、公社、大隊的三級干部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學習毛主席的“老三篇”。1967年夏天,當時的莒南縣大山公社在我們村召開學習“老三篇”經驗交流會。由於天氣太熱,會議地點改在村后的樹林裡。最后由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我,代表村民背誦“老三篇”,展示我村的學習成果。我年齡小、個子矮,是村干部把我抱到主席台的桌子上背的,我瞇著眼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地“背”。當第二遍背誦到《愚公移山》中“赫爾利已經公開宣言不同中國共產黨合作”這段時,中間有些打頓了,於是在掌聲裡被抱下桌子。午飯前,我們全家又虔誠地站在毛主席像前,把這件事情認真匯報了一遍。其實我當時只是死記硬背,隻記得村裡人死了要開追悼會、加拿大大夫白求恩給中國人看病、愚公領著子孫在挖山不止,真是囫圇吞棗!

中國共產黨人尊崇人民、服務人民的優良傳統和政治追求,不僅是政治理念,更是思想和行動的自覺。上了些許年紀的人,都會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無論城市鄉村,商家店鋪、機關、職業大都貫以“人民”二字……當硝煙散盡、槍聲漸遠,戰爭讓位於和平,發展取代了生存,卻有少數干部的心離群眾漸遠,與群眾的感情漸淡,群眾在心中的分量漸輕。當發展進入關鍵期、社會處於轉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區時,更須堅實地腳踏生養自己的“土壤”,傾聽“人民聲音”,真心“為人民服務”。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臨沂市會見“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孫女於愛梅等模范人物時指出: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主要是黨和人民水乳交融,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謀解放,人民跟黨走,無私奉獻,可歌可泣啊!

記得山東籍的著名詩人臧克家在詩歌裡寫道:“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麼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摘自《北京文學》2015年第7期)

來源:《紅旗文摘》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