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顧祥勝: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顧祥勝

2015年07月27日14:1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習仲勛與群眾路線》一書的策劃和出版意義重大。這本書以訪談記錄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再現了群眾領袖習仲勛的思想情操、豐功偉業、領導魅力和大家風范,思想深刻、語言朴實、可讀性強,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震撼力。該書出版之際,我正在中央黨校學習,近水樓台先得月,有幸先睹為快,一卷在手拿起來就放不下、打開來就合不上,真是如獲至寶。通過學習,我很受教育,深刻認識到習老是毛主席贊譽的群眾領袖,是人民群眾歌頌的群眾領袖,是全黨學習的群眾領袖。

說習老是毛主席贊譽的群眾領袖,是說毛主席曾經多次稱贊習老,而每次贊譽都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和昭示作用。譬如,延安時期,中央表彰王震、習仲勛等22位在群眾中有威望的模范干部和生產英雄,毛主席親筆為習仲勛書寫了“黨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題詞。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選配西北局書記時,毛主席說:“我們要選擇一個年輕的擔任西北局書記,他就是習仲勛同志。他是群眾領袖,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習仲勛任西北局書記和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時,毛主席對他的評價是“爐火純青”。在成功解決民族問題時,毛主席對他說:“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在開國元勛中,能得到毛主席如此贊譽的人真是鳳毛麟角。

說習老是人民歌頌的群眾領袖,是說習老永遠生活在人民群眾的心中和口中。在《習仲勛與群眾路線》一書中,一位講述人回憶說,習老早在戰爭年代擔任中共綏德地委書記時,就提出了“為52萬群眾服務”的工作要求。在廣東主政時,“在他的心目中,無論他自己身在何地,在廣東還是在北京,無論廣東發展成什麼樣”,“所有那些成績、政績,都不及普通群眾的生活狀況更讓他關心,對於習仲勛同志來說,人民過上好的生活才是他最關心的終極目標,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他始終關心群眾生活,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經常悄悄上街買菜,碰見誰不管認識與否就家長裡短地與人聊天”。他在廣州東湖和群眾一起勞動,並鼓勵大家“在山上植樹造林,種經濟林、用材林,發展油茶、茶葉、水果,這樣就可以大大增加社員群眾收入,提高生活質量”。他到江門參觀甘化廠時,特別強調注意安全,他說,“你們廠大,原料多,尤其是原油、芒草和蔗糖,容易著火,你們要注意安全。要著火可不得了,群眾生命財產都要遭到重大損失”。他到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牧區考察,親切詢問牧民生活情況,得知當地群眾很少有機會照相,就提出合影,還讓孩子和婦女都站到前面去……遇到這樣的領袖,人民群眾怎能不發自內心感念和頌揚呢?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這是我們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奧秘所在!

說習老是全黨學習的群眾領袖,是說習老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他在踐行群眾路線方面既有身教更有言傳。他關於群眾路線的一些精辟論述廣為流傳,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比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的一切事情,就是老百姓的事情”,“不走群眾路線就不是共產黨”,“共產黨的干部要真心實意替群眾著想,抓緊改變山區的貧困面貌,要不然對不起老百姓啊”,“所謂群眾觀點,就是立場和方法問題”,“隻有一心一意地為人民服務,才會有力量,才會有辦法”,“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什麼時候我們拋棄了群眾路線,什麼時候我們脫離了群眾,什麼時候我們的事業就要失敗”,“群眾要說什麼,一定要人家說,我們一定要認真聽。群眾說得對的,我們就聽,就照辦。有時候有些群眾的理解可能有偏差,那我們就幫助群眾做工作,努力地讓他轉變認識。但這個前提一定是要聽,要傾聽”,“一個好的領導,要善於堅持正確意見,也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還要有勇氣放棄自己的錯誤意見﹔要善於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正確意見,也要敢於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這就有了民主,自己就能兼聽多聽,兼聽則明嘛”,等等。習老的這些論述,極大豐富了黨的群眾路線思想理論寶庫,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指導意義。

黨和人民事業是千秋偉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今天,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黨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像習老他們那一代共產黨人那樣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自覺踐行群眾路線,自覺抵制“四風”,切實做到“三嚴三實”,帶領群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