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繁榮的文化生態系統
所謂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各種文化在互相沖撞中融合、統一,在統一中升華,然后再按照升華后的文化范式,約束規范來到這個文化區域生活的所有人。我國文化體系出現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沒有建立起一個“草灌喬”型文化生態系統。一個繁榮的文化生態系統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多元體系,但是現在的人隻注重“高大上”的精英文化,而忽視“大眾文化”、“草根文化”,有人戲稱今天的文化是“領導的文化”、“富豪的文化”、“洋人的文化”。因此,務必樹立適合平民消費的健康有益的大眾文化、草根文化的觀念,這才是一個地方的主流文化、主體文化和主導文化。我們發展鄉村文化,主要應從鄉村文化的本體、主體和載體三個方面著手,把“要文化”、“送文化”與“育文化”結合起來。
1.保護本體
保護本體是核心,發展鄉村文化首先要做好保護本體工作。想要保護本體要做到以下幾點。(1)弘揚“天時地利人和”的農業哲學思想。“天時地利人和”的思想是中國農民總結出的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哲學思想,這是人類哲學的黃金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2)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是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古國,有著數以億計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需要保護。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后,我國有4291個文保單位﹔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總數達1372項﹔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布,共2555村落受保護。中華民族之所以5000年文明薪火相傳,一個是長達1300多年的科舉選人制度,國外稱這是中國人除四大發明之外,對人類的第五大貢獻﹔另一個就是中華文化深深地植根於數百萬個自然村落之中,使之具有極強的同化力和包容性,任何外來文化不僅無法擊垮它、消解它,而最終都會被它消解、同化。但是近年來,我國的自然村正以平均每天300個的速度消失。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博物館數量較少,2014年,美國已經擁有博物館35144家,而中國隻有4165家,規劃到2020年建成6000家以上。我國人口比美國多10億,但是博物館卻是他們的1/8,文化傳承力度天壤之別。圖書館擁有量差別更是驚人,美國現有各類圖書館12萬個,平均2500人就有一個圖書館,美國大中小學學生學習主要靠從圖書館找資料。(3)在傳統文化積澱豐富、分布集中、存續狀態良好、社會廣泛認同的地方,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應對這種文化進行重點保護,讓它永葆青春,成為活態文化的標本。(4)學習一些西方國家的做法,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設立為一門必修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和了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傳承。芬蘭的小學生畢業時必須熟練掌握一門本民族的非遺技能。北京市西城區招募非遺傳承志願者的做法值得借鑒,計劃招25人,結果報名400多人,經嚴格選拔擴招到45人,經過24個標准課時培訓,全部合格結業。
2.培育主體
培育主體是關鍵。鄉村文化工作者是鄉村文化發展的主體,要想建設繁榮的鄉土文化,就必須培育高素質的文化傳承隊伍。文化傳承隊伍的素質是發展鄉土文化的決定因素。培育主體,主要是建設好五支隊伍。一是能盡心盡職做好服務的基層專業文化工作者隊伍,把那些熱心於基層文化事業的同志選出來,用到位。二是民間文化骨干隊伍。把那些有各種文藝才能的民間骨干分子組織起來,廣泛開展各種文藝活動。三是具有專業文藝水平的師資培訓隊伍。把公辦院、團、校的專業人才組織起來,採取多種方式,深入基層文藝骨干群體,定期開展各類培訓輔導。四是志願者隊伍。把有文藝特長的志願者組織起來,利用節假日或其他休息時間到鄉村開展文化服務。五是富於想象的文藝創作隊伍,貼近草根創作,深入鄉村挖掘,文學藝術是科學的先祖,有了文學藝術天馬行空的想象,才有科學家的無數次試錯,最后獲得成功。
值得關注的是,今天文化的傳承已經與過去大相徑庭,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把這種現象分為三個時代: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后喻文化,農業社會靠前輩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后輩,工業社會靠同代人的傳授,信息社會靠后輩傳授給前輩,弄不懂需要回家問問孫子。文化的傳承發生倒置性變化,應適應這種新狀態。
3.搭建載體
搭建載體是基礎,文化活動需要載體做平台,因此要搭建各種多功能、綜合性的文化載體。(1)整合文化、體育、教育、廣電等資源,搭建綜合性、多功能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讓村民有自己的活動場所。(2)發展集旅游、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文化。不但利於本村成員繼承本村文化,還能將鄉土文化通過游客的旅游觀光傳播出去。(3)開展“工匠運動”。十多年前,美國在社區創立“工匠空間”,為有興趣專研技術的人搭建平台,目的在於讓人們在“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電腦時代練習動手能力,為未來制造業培養人才。2014年6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辦了一個工匠嘉年華活動,政府撥款1500萬獎勵全國有成就者。(4)實施“文化低保”。為2.6億農民工搭建“文化低保”平台,在為他們免費提供文藝演出、電影電視、圖書閱覽的同時,免費發放文化消費券,讓他們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定點商業文化消費,保障他們的基本文化權益,防止他們工余時間成為時代文化的盲區。
鄉村文化的發展,重在人的參與。應該著力改革“一台電視傳播強勢文化”的現象。外來文化、城市文化、現代文化越來越成為強勢文化,左右著人們的生活,而農民被文化邊緣化,他們的文化認同、道德倫理、人生價值、擇業觀念、生活目標等在多種強勢文化的沖撞下,處於迷茫困頓狀態,方向感缺失,出現了不知文化何“化”、美術何“術”的尷尬現實。廓清認識,讓農民走出迷茫,解除困頓,對於提振他們的精神,促進他們的發展大有裨益。
社會不和諧有四大風險源:經濟風險源、社會風險源、政治風險源、文化風險源。其中文化風險源的破壞性最大。所以想要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打造繁榮的文化生態系統勢在必行。
美好的鄉村既需要人與自然的環境美,又需要人與社會的和諧美,還需要人與自身的心靈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才會世界大同。
五、文明的自然生態系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走出了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然三者發展關系的陷阱:以前人與人是階級斗爭,見人就批,現在知道應該是以人為本。以前人與物是越窮越好,今天知道是越富越好。以前人與自然是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現在知道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但今天,我們又掉入了發展路徑的陷阱,重城輕鄉、重工輕農、先污染后治理。要走出這個陷阱,我們需要做好四件事。
1.克服“人是自然的主人”的工業哲學思想,樹立“人是自然中的一員”的生態哲學理念
工業文明的進步讓人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於是人類不再懼怕自然界的“神秘和威力”,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人”,這種“人定勝天”、“主宰世界”的思想是工業哲學的理論。但是隨著文明的發展,生態文明的哲學告訴我們“人是自然中的一員”,以損害自然界其他物種和環境來滿足人類自身無節制的需求,最終會打破生態平衡,危及人類自身生存。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依托,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因此應該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價值觀,克服“人是自然的主人”的錯誤理念,遵循古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綠色發展、生態引領”作為核心價值觀。
2.科學編制並落實生態規劃
過去我們也進行過不少生態規劃,但是很多規劃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証,往往規劃內容只是來自當地領導人的主觀臆測,還有一些規劃不能有效執行,常常因為某些集團的利益而被迫變更、終止。因此切實可行的生態規劃必須經過科學的論証,然后認真落實,用生態規劃統攬各類專項規劃,生態規劃是高於一切的第一規劃,一經頒布,任何人無權變更,形成鐵規則。
經濟學家把世界上經濟分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種,我說應該是三種,中國所謂的計劃經濟不是按計劃實施的經濟,而是長官經濟、拍腦袋經濟。當年蘇聯的計劃經濟是經過嚴格論証的計劃,中國不僅不按計劃,隻憑領導興趣,而且即便有計劃,也不是經科學論証的,專家拿的意見往往只是參考,“官大學問大,權大真理多”這種現象今天正在改觀,互聯網時代已經進入政治眾籌、經濟眾籌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官大不一定學問大,權大未必就真理多。
3.改善“三生”(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建立城鄉、地域之間生態利益補償機制,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我國許多大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往往是透支了鄉村或其他區域的生態利益,因此為了取得最大的環境資源利益,保障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空間,必須建立城鄉、地域之間生態利益補償機制。一些大城市正開始嘗試運作。2014年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北京市水環境區域補償辦法(試行)》。按照這一辦法,從2015年1月起,北京將首次試行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將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勒令制造污染但治理不力的上游區縣對下游區縣給予經濟補償。我們現在的生態制度可以說是古今中外最為嚴厲的制度,為了遏止“環境污染” ,中央出台了環境污染終身責任追究制政策,隻要破壞了環境就會終身追究。但是執行起來有很多困難。一是生態破壞的周期太長,一個地方的環境破環可能是多任領導的累積效果﹔二是數量太多,不好統計﹔三是鏈條太復雜,不容易明確界定責任﹔四是違規人數太多,很多人抱著法不責眾的思想,以圖逃避懲罰。2014年有15個省都簽了治霾軍令狀,但都沒了下文,不了了之。全國重點監測的161個城市中90%都未達標,但高高舉起的鞭子,又都輕輕放下了。
不要以為城市污水垃圾流向農村就萬事大吉了。農民自有農民的智慧,他們自種自吃的產品用不污染的水澆灌,市場上出售的就用污染的水澆灌,危害的還是城裡人。世行研究報告公布1990-2008年有關國家人均預期壽命增加數,孟加拉12.1年,印尼9.3年,越南8.9年,韓國8.5年,菲律賓6.1年,印度5.5年,中國5.1年,比印度還少0.4年。張賢亮有一本書叫《一億六》,過去男性精子有1.6億顆,今天下降到幾千萬,幾百萬,甚至幾十萬。有關調查顯示,中國育齡夫婦中每8對就有一對遭遇不孕不育。環境殺手正嚴重威脅著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
4.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生態鏈的完整性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說明》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植物之間、動物之間及植物之間長期形成了組合的協調性,不可中斷,不可無序,不然就會出問題。以我國大力建設水壩為例。中國現在有水庫98002座,水電站46758座,100米以上大壩全世界有45000座,中國就有22000座,而美國僅有6600座,每年還要拆掉50多座。中國還在繼續建設水壩,生態破壞嚴重。湖北是我國四大家魚魚苗的天然產地,2007年三峽蓄水后,年產由原來的200億尾銳減到2億尾,減少了99%。長江捕魚,漁網越來越密,捕魚越來越小,漁民越來越窮,長江魚類捕撈量已從1954年的45萬噸下降到近年的6萬噸,而且還在下降。到2011年,全國流域面積100平方公裡的河流已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5萬多條減少到2.29萬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的河流僅有4.5萬條,還不及五六十年代流域100平方公裡的河流數量多。水脈是生態鏈的載體,水脈一斷,整個生態鏈條就不復存在。地球上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整個20世紀,農業的種子資源已經消失了四分之三。
還要防止外來物種侵入。當一個物種能改變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樣性時,這就是外來物種入侵。能造成入侵的外來物種往往沒有天敵,經常會由於過度繁殖而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1970年代,中國鯉魚引入美國,現在泛濫成災﹔1900年,中國大閘蟹進入歐洲,現在泛濫成災,2013年9月,某電商曾以“百年移民、一朝回歸”為口號向中國出售,3天售出30萬隻,但是由於不具出口資質被取消﹔1859年,英國移民帶12隻歐洲野兔到澳大利亞,到1907年野兔泛濫。外來物種也給我國帶來了嚴重影響。據統計,截至2013年,確定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200億元。可見防止外來物種入侵兼具生態和經濟雙重效應。
杜甫當年慨嘆“國破山河在”,我們今天絕不能讓“國在山河破”。環保不缺技術,環保缺的是良心。
這裡有一封來自基層環保局長的匿名信,刊登在3月23日環保部主管的“環境保護”微信公眾號。摘錄如下:我在縣環保局當了近10年局長。剛工作時,曾立志為全縣群眾守住藍天清水,現在回頭看,深感愧疚。縣領導交給環保局最重要的工作是招商和公關。招商就是引進環保企業,尤其是有雄厚資金實力的環保企業。而公關的內容就豐富了:一是幫縣裡重要的項目和企業跑環評﹔二是應付上級環保機構的檢查行動,應付上級領導、知名專家的調研活動﹔三是在縣裡引進重要企業項目時給承諾,在檢查時幫他們通風報信,想辦法將企業排污“合法化”﹔四是與各類新聞媒體搞好關系,多寫正面文章,不要有負面報道。去年從外縣調來一位主要領導,上班第一天就私下找我談話:從某個角度講,你的政績和我的政績是沖突的,你若是敢影響我的政績,我必……當然,兄弟你委屈幾年,我必有厚報!有時覺得上級領導專家也挺可憐,他們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都是假象,當然也許他們其實是知道的,且精通此道。當假象變成資料、數據匯集到高層,並以此為依據形成的政策、方案,最終悲哀的還是中國環保。我也曾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悔過,對一些實在看不過眼的違法排污行為,我給市長信箱寫過舉報信,可來找我了解情況的卻是縣裡主管領導和被舉報企業,甚至主管領導讓我幫企業查查是誰寫的信。
這封信說明,環保問題一直在玩貓鼠游戲,監守自盜。
生態意識淡薄由來已久,至今未醒。汪洋副總理對此舉過一個例子說,有的地方在改革開發過程中沒有破壞生態環境,現在反而吃了生態的飯,比如江西婺源、山西平遙,總理去了也稱贊。但地方卻說,“當時沒有錢,有錢就拆了!”這是讓人聽了哭笑不得的一句實話。
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分為四個層面:一是要素驅動﹔二是效率驅動﹔三是創新驅動﹔四是價值驅動。我們今天還處於要素驅動與效率驅動之間的層次,亟需躍升到創新驅動層面。重構鄉村治理的五大生態系統就是一種創新驅動。短期的改革是利益的博弈,而長期的改革則是價值的博弈,是公平正義、民主法治這些價值觀的博弈。我們的改革如果到了靠價值鏈驅動的階段,那才能說是改革真正成功了,真正和國際接軌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已經發生過兩次大轉型:第一次是1978-1997年,靠廉價要素供給為動力﹔第二次是1998-2012年,以擴張(投資、出口、消費)需求為動力﹔今天需要第三次動力大轉型,即依靠制度紅利為動力。重構鄉村治理的五大生態系統就是尋求新的制度紅利。
六、從“得利”到“便利”: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制度邏輯——亳州樣本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制度”,這是當下廣大農民群眾最強烈的呼聲。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各級一直致力於讓農民群眾獲得更多物質利益的制度創新。時至今日,讓農民“得利”的文章已經基本做足,他們當下最希望得到的不是錢物,而是方便辦事的制度供給,簡捷便利的政策消費。從讓群眾“得利”到使群眾“便利”,把“得利”寓於“便利”之中,這是適應群眾新需求,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轉折。亳州市根據這一制度需求邏輯,應時而動,精心實踐,運用“互聯網+”的新思維,探索出一整套方便群眾辦事,提供24小時全天候受理、360度全方位服務的“一路通”制度模式。
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總人口634萬,其中農業人口571萬,常住農業人口321萬,常年外出人口達250萬人,群眾辦事不方便問題十分突出。按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亳州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歷時數月,組織數百人突擊工作,對市縣鄉各級政府權力進行徹底全面地清權確權,全市共對照核查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數十萬條,按照18類政府權力清單梳理、排查,確定全市共有政府權力9341項,通過下放、取消、轉移、整合、動態管理等方式核准后保留政府權力2878項。分別為行政審批149項、行政處罰2019項、行政征收61項、行政給付8項、行政獎勵2項、行政強制93項、行政確認171項、行政裁決13項、行政規劃29項、審核轉報71項、行政備案85項、行政征用1項、行政復議1項、行政調解9項、行政監督檢查106項、行政處理44項、工程(項目)驗收6項、專項資金分配10項。在對政府權力分出十類的基礎上,對其中行政審批、行政確認、行政備案、行政給付、審核轉報五大類可以網上辦理的事項應上盡上,市縣鄉共排出上網辦理的行政及服務類事項達3307項,對上網權力事項逐項對應制定責任清單,明確責任事項和追責處置,同時對其余22項行政服務類事項推行網上預審查。以網上大廳辦理取代實體大廳辦理。全市統一整合公安、工商、民政、人社、計生、衛生等幾十個部門可以共用的數據信息,建立資源數據庫群,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實現互聯互通。在此基礎上,開發出10多個功能模塊,不僅可以網上“辦事”和“審批”,還可以自動生成評估、監督、查詢、統計、短信平台等其他功能。他們將辦事流程建立了規范化模式並制成運行圖和辦事指南,群眾隻需在網上按圖索驥,不需跑路,不需找人,在家或世界任何有互聯網的地方,都可以24小時隨時申辦。他們正在開發利用手機辦理的軟件,已有1100多項事項可通過手機直接申辦。目前,全市每村及超市設有代辦點,不會使用網絡的群眾可到代辦點隨時請求幫助。事情辦結,由政府出資通過快遞公司及時送達本人,不收任何費用。他們的目標是,努力實現“七零化服務”,即服務范圍零盲區、服務辦理零距離、服務對象零見面、服務獲取零花費、服務程序零缺陷、服務效率零誤時、服務質量零投訴。運行2個月來,全市平均每天辦理1000多件事項,無一誤時、無一出錯,群眾十分滿意。
亳州市利用互聯網技術,創建起一個新制度的平台﹔運用互聯網思維,挖掘出新制度的紅利﹔開發互聯網智能,讓網絡生成的新制度管人。這一創新實踐,摸清了政府權與責的底數,建立了沒有扯皮推諉的制度體系,規范了干部行為,走出了群眾辦事“四難”(門難進、人難見、話難聽、事難辦)的困境,設置了杜絕滋生腐敗的屏障,找到了融洽黨群干群關系的良方,重塑了黨和政府的威信,重建了鄉村社會的秩序,激發了人民群眾創業創新的活力。為深化農村改革樹立了新樣板,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開辟了新途徑,為優化基層政治生態構建了新機制,為科層化服務變扁平化服務開發了新領域,為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打開了新視野,為規正社會“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供了新思路。是體制改革的創客,是制度創新的典范。中國經濟發展一不缺動力,二不缺機會,缺的是低制度成本。隻有制度成本降下來,發展才能健康、平穩、良性。
當然,亳州市的實踐仍有一些需要完善之處,如個別部門仍存在“信息孤島”現象,整合的信息如何防止泄密等,他們正在尋找逐步完善的措施,這些不足絲毫不影響其應有的推廣價值。
《老子》第十七章中說,老百姓對於政府,“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亳州市在老子的故鄉,實踐著老子的思想,做追求最高境界的政府,讓群眾隻知網上辦事,不知政府的無為而治。為此,建議應在全國全面推廣亳州市這一制度創新的先進經驗,為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大體系是宏觀思路,是總體構架,是大方向﹔一個樣本是微觀操作,是具體實踐,是切入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