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林尚立:中國制度是自主建構並合發展規律的

2015年07月23日15:12   

建構一個國家制度的過程,既是自主組織和規范的過程,也是學習與借鑒先進制度的過程。其中,自主組織與規范是根本,隻有這樣,建構的制度才有根基和生命力。基於中國人自己的深思熟慮和自主選擇,中國在告別傳統制度文明后,成功塑造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文明,創造了中國發展的奇跡。

中國制度是自主構建起來的。從中國現代國家制度的結構要素來看,中國現代國家制度與中國傳統社會國家制度沒有直接的淵源關系,其要素主要來自西方所開啟的現代制度文明體系。但從中國現代國家制度形成的歷史過程看,中國現代國家制度是中國人自己建構起來的。考察中國從傳統制度文明向現代制度文明轉變的整個歷史過程,可以看到:中國現代制度文明不是憑空而來的,是中國人經歷了一次次試錯性的探索和實踐慢慢摸索出來的。這其中有兩個歷史大勢起到了決定作用:一是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即人民民主﹔二是保持國家轉型過程的統一性,使國家實現整體的現代轉型。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從前一個歷史大勢的作用來理解現代中國制度文明。實際上,中國現代制度文明的具體制度建構及國家組織形態,主要受后一個歷史大勢的影響,這就是長期保持國家的內在統一性,即在現代化轉型中維系一個統一的中國。

中國制度的構建有自己的邏輯。就國家轉型與現代國家建構所面臨的基礎和任務來看,西方面臨的是如何使高度的分散性整合為內在的一體化﹔而中國面臨的是如何使傳統的大一統國家在現代化轉型中延續為一體化的現代國家。僅此一點就足以決定中國的國家轉型與現代制度建構,無論如何不能照搬西方的邏輯,而必須充分把握中國自己的邏輯。傳統中國向現代國家轉型不是內生的,而是外力作用的結果,所以中國現代制度的建構必須將現代化所要求的現代國家建設方案與中國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從中探索和把握自己的邏輯,走出中國的路。正因為中國做到了這一點,才建構起能創造中國發展奇跡的現代制度,形成強大的制度自信。可以說,盡管中國制度的構成要素不是中國傳統的,但整個制度體系的建構者和制造者是中國人自己。領導中國制度建構和制造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

中國制度的構建有自己的核心力量。在中國現代制度建構與國家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核心力量。這個政黨是基於承擔領導革命和建設新社會、新國家而產生的政黨,天然承載著兩大歷史使命:一是將全體民眾凝聚為一個有機的集合體即人民,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二是維系國家的內在統一,保持國家整體轉型與發展。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內在需求。它既定位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責任與時代使命,同時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中國現代制度體系中的根本地位。作為中國現代制度建構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在推動中國現代制度建構的過程中,賦予中國現代制度以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從而建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中國制度的構建有基礎原則。縱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在遵循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以及中國社會自身發展規律三者有機統一基礎上進行制度建構的。由此,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一些制度建構原則:第一,現代化原則,將民主與法治作為中國建構現代制度的基本准繩。第二,人民當家作主原則,堅持和完善保証人民掌握國家權力並有效監督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三,維護國家統一原則,通過單一制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機統一,保証多民族國家的內在統一與和諧。第四,創造有效發展原則,不談虛幻的民主,堅持建設能夠創造社會進步與人民幸福的實實在在的民主制度,如大力推行既吸納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又能優化國家科學決策的協商民主。第五,法治化原則,強調制度是國家治理之本,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第六,自主實踐原則。中國共產黨所建構的制度體系並不簡單地從概念、價值或外來的某種模式出發,而是基於自主的實踐和探索,以保障其必要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上述原則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是中國共產黨長期探索和實踐的成果,既有來自對成功經驗的總結,也有來自對挫折與教訓的反思。正是基於這些原則,中國共產黨建構起一套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國發展的奇跡充分表明,這套制度體系不僅適合中國社會,而且能夠有效保証和推動中國社會進步與發展。制度建構的主體性、制度發展的現代性、制度運行的有效性、制度規范的法治性,是中國人對自己國家制度形成充分自信的基礎。

制度自信表明中國制度體系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利益,能夠推動中國進步與發展,但這不等於中國目前的制度體系已經完善。客觀地講,中國全面推進制度建設的時間並不長,國家的宏觀制度向中觀制度和微觀制度的延伸與相互配套也才剛剛開始。為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制度建設的新目標,開啟了中國新一輪制度建設。充分的制度自信是新一輪制度建設的動力與保障,而新一輪制度建設必將從根本上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現代性、有效性與法治性,從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作者為復旦大學副校長)

(摘自2015年5月8日《人民日報》)

來源:《紅旗文摘》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趙晶)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