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首次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12月在江蘇調研時,把“全面從嚴治黨”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並列提出,由此確定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相比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多了“全面”一詞,體現了我們黨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上的全新認識,賦予了從嚴治黨新的內涵,呈現出適應時代形勢要求的新特征。准確理解和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內涵和特征,對於實現中國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首次把黨建工作納入戰略布局
黨的建設歷來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籌推進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堅持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強調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
這一思路,體現在黨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上,就是要把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這表明,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戰略舉措,支撐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
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一項戰略舉措,納入執政黨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曾提出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唯一合法的執政黨,開啟了長期執政的新階段。在新的執政條件下,我們黨十分重視自身建設,把黨的建設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証。這樣的認識,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亦帶來一個傾向,就是在具體的實踐中,黨的建設往往是作為一個政治保証,容易被忽視。
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布局,作為執政黨面臨的主要矛盾之一和重點任務之一,這就進一步提升了黨建工作在治國理政中的戰略地位。全面從嚴治黨,方能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鍛造堅強的領導核心,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提供根本保証。全面從嚴治黨,既要有改革的辦法,又要有法治的思維,堅持“破”與“立”的辯証統一。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都與黨的建設密切相關,都需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了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的有機統一,體現了黨的建設與治國理政的有機統一。
全面覆蓋黨建各個領域
在具體的內容上,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整體推進,而不是有選擇地推進,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等,實現全面覆蓋、不留死角,進而形成強大合力。
之所以強調“全面”,綜合推進黨建各項工作,直接原因在於黨的各項建設中都存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思想建設方面,一些黨員、干部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不堅定,不相信馬克思主義,不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熱衷於算命看相、求神拜佛,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組織建設方面,一些地方或一些領域在選人用人上仍存不正之風,部分黨組織軟弱渙散﹔作風建設方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有所收斂,但一些地方樹倒根存,“四風”問題產生的土壤尚未徹底清除,一些干部在高壓態勢下仍不收手﹔反腐倡廉建設方面,形勢依然嚴峻,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制度建設方面,黨內法規體系仍不健全、不完善,制度運行不規范,制度執行有待加強。
“全面”之義,不僅體現在黨建的各項工作上,而且體現在破解黨建各個領域存在的具體問題上,即通過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方面整體推進,綜合治理。這是因為,黨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項建設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比如,解決作風問題,僅僅靠加強作風建設是不夠的。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必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黨性修養,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處理公私關系。還要在制度建設上,健全改進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扎緊制度的籠子,強化制度執行。腐敗問題與作風問題密切聯系,往往是從作風問題開始的。反腐敗,必須從作風建設抓起。有的作風問題,同時也是腐敗問題,不僅違紀,而且違法。這就需要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嚴肅查處涉及腐敗問題的不正之風。此外,“全面”之義還體現在對象上,就是要使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都及時納入組織管理,使黨組織對每個黨員都做到情況明、問題清、措施實。因為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沒有特殊的黨員,所有的黨員都是平等的同志。任何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管理。
強調整體推進黨的各項建設,並不是說不顧重點、平均用力,不分先后輕重,而是統籌兼顧,處理好主與次、治標與治本、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的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就是首先從出台並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始的,從糾正“四風”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由此延伸開去,進而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准,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為抓手,使黨風為之一新,全黨為之一振,實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良好開局。在治黨的客體上,強調覆蓋每個黨員,並不等於沒有重點,而是要把重點放在領導干部上,把著力點放在從嚴治吏、從嚴治權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要以嚴的標准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從思想教育上嚴起來,從制度設計和執行上嚴起來,做到管理全面、標准嚴格、環節銜接、措施配套、責任分明,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對此,中央政治局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為全黨樹立了榜樣。
全面從嚴治黨要切實嚴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必須嚴字當頭,從嚴從實”。全面從嚴治黨,要害在嚴。相比“從嚴”,“全面從嚴”在深度和力度上前所未有,要求標准更高,力度更大。具體而言,就是要把講認真貫徹到黨建工作的全過程,使從嚴治黨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面地、一以貫之而不是虎頭蛇尾地落實到位,重點就是要在“真”、“敢”、“長”字上下功夫。
真管真嚴。“真”與“假”相對,是指真實、確實、認真的意思,而不是表面地、敷衍地、形式地管和嚴。真管真嚴,是態度問題,就是要以嚴肅的、認真的態度,而不是以應付、對付、得過且過、何必當真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以實現從嚴治黨在內容與形式、理論與實踐上的內在統一。首先,要具體、細致、實在,而不能抽象、一般化、走過場。從嚴治黨的要求必須是具體的,要見人見物見思想,具體明確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違紀現象發生后要受到什麼樣的處分,要經過什麼程序等等,都必須非常明確、細致,否則就無法操作。其次,要落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不能停留在紙上、嘴上。制度、紀律和規矩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如果僅僅在嘴上說一說,紙上寫一寫,而實際卻另行一套,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制度、紀律和規矩成為紙老虎。必須強化執行,扎牢制度籬笆,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再次,要嚴肅查處不正之風、腐敗問題和政治問題。真管真嚴,最終還是要體現在是否依規依法處置各種違紀違法現象上,這也是人民群眾判斷我們黨是否真管真嚴的重要標志。對於違紀違法案件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堅決遏制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蔓延勢頭,以實際行動表明我們黨的認真態度。
敢管敢嚴。“敢”與“怕”相對,指有勇氣、有膽量的意思。黨的性質和宗旨,根本上決定了我們黨無私無畏、敢抓敢管、敢於擔當、敢於從嚴,這也是黨有力量、有信心、有決心的體現。首先,要直面問題。直面問題是敢管敢嚴的前提。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但這並不等於說黨不會犯錯誤。黨的偉大、光榮、正確,恰恰體現在對待自身問題的態度和方式上。中國共產黨從來不回避問題,而是要直面並解決各種問題。黨對待自身存在的問題,應當是一種無畏無懼的態度,而不是一種回避的態度。其次,具體而言,就是要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問題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困難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錯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斗爭。再次,堅持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決查處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向世人証明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糾正錯誤,勇於從嚴治黨、捍衛黨紀,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敢管敢嚴的堅定決心和政治勇氣。
長管長嚴。“長”與“短”相對,是指在時間上持久的意思。所謂長管長嚴,就是要持續地、持久地、經常地管和嚴,而不是管一陣放一陣、嚴一陣鬆一陣。具體而言,就是要把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抓在手上,絲毫不鬆懈,一刻不放鬆,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鬆,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不達目的不鬆手,不達標准不交賬,在抓常和抓長中抓出習慣。如果管一陣放一陣、嚴一陣鬆一陣,作風問題就會反彈,反腐敗斗爭就會前功盡棄。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正處於關鍵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一項長期性的經常工作,不斷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落實各級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推進治黨體系和治黨能力現代化,實現管黨治黨的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總之,全面從嚴治黨,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要求。深刻理解這些新內涵,把握這些新要求,就是要從戰略層面把握全面從嚴治黨,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和一起考核﹔就是要統籌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形成整體合力﹔就是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使從嚴治黨真正落地生根。全面從嚴治黨,開啟了我們黨管黨治黨的新境界,使黨的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必將使我們黨更加有力量,為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証。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相關專題 |
· 《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