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石仲泉:從根本上祛邪扶正——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4周年

2015年07月22日10:22   來源:前線網——《前線》

原標題:從根本上祛邪扶正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的歷史節點上,我們又迎來了中國共產黨成立94周年,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從嚴治黨是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一起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戰略目標而實施的戰略舉措。怎樣才能全面從嚴治黨?就治本而言,還是要抓思想建黨、制度治黨,從根本上祛邪扶正。

為什麼要強調全面從嚴治黨

為什麼在當前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要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呢?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從黨的歷史使命和任務來看。黨的十八大在黨的歷史發展上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裡程碑意義。在十八大報告中,有一個醒目的鮮明提法:“我們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這就是說,已經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奮斗了90多年的中國共產黨,目前肩負著三大歷史重任。這是我們黨第一次提出的一個新思想。21世紀,中國要實現“兩個百年”的宏偉願景,並進一步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那時,中華文化將在全世界大放異彩,華人、華裔將更加感受到炎黃子孫的榮耀。要實現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即中國共產黨能長期保持它代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先進性,沒有任何私利、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情操,始終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孺子牛。否則,是不可能的。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是它具有長期執政合法性的根據。這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若它不能永葆其先進性,就會為人民所拋棄,當然也就失去了長期執政的資格。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清除那些危害黨的生命的毒瘤和影響黨的形象的垃圾。

  “全面從嚴治黨”雖然是2014年10月以來提出的,但從嚴治黨的思想一直是黨的建設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改革開放30多年來說,我們黨一直都在強調從嚴治黨,比較突出也比較集中的至少有這樣三次。一次是上個世紀80年代前期,鄧小平和陳雲同志都講了黨的作風問題特別是腐敗問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第二次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鄧小平先是尖銳地指出: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接著發表著名的南方談話,明確指出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要出問題就出在共產黨內,因此一定要從嚴治黨。再就是這兩年掀起的反腐“風暴”。這都是基於要實現黨的重要歷史使命和奮斗目標而進行的考量。

  其次,從中國共產黨目前的現狀看,既有可喜一面,又有堪憂一面。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也取得很大進步,但是,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也很嚴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基層一個小小芝麻官竟能貪腐上億元﹔一個司局級中層干部擁有的巨額鈔票居然用10多台點鈔機清點﹔更不必說像徐才厚這些正國級、副國級高官了。劉少奇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說過:歷史上從來有這個問題,得了天下要守住,不容易。……在中國這個落后的農業國家,一個村長,一個縣委書記,可以稱王稱霸。勝利后,一定會有些人腐化、官僚化。……我們打倒蔣介石、打倒舊政權后,要領導全國人民組織國家,如果搞得不好,別人也能推翻我們的。現在我們再重溫這些話,確實感到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為什麼貪污腐敗會發展到這麼嚴重的地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黨自身來說,最根本的是屢屢強調的從嚴治黨思想沒能落到實處,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一次又一次關於黨風問題這一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的警示成為耳旁風。“共產黨員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這是對共產黨人應當具有的特殊品格——先進性、高尚性和優秀性的形象概括﹔也是對充分體現這樣品格的那些令人無限敬佩的共產黨員的褒獎。但是近些年來,這句很能說明正能量的話語卻遭到一些人的吐槽。不能不說,這與近些年一些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存在的嚴重脫離群眾的作風問題、特權問題和貪腐問題有密切關系。這些問題嚴重傷害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感情,嚴重敗壞了黨的形象。就那些黨員個人來說,思想蛻化變質了,經不起權錢色等的誘惑。犯錯誤變質的雖然是少數人,但嚴重傷害整個黨和國家的形象,嚴重損害黨的先進性質,違背黨的根本宗旨,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因此,不能不強調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之根本:思想建黨

思想建黨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造,是中國共產黨的獨特優勢和長期執政之魂。抓住思想建黨,就抓住了全面從嚴治黨之根本。

  長期以來,有一種看法認為:思想建黨是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在農村處於廣大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包圍的汪洋大海之中,為解決如何建設成為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而採取的舉措﹔現在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思想建黨的使命已完成,因而它已成為歷史,只是黨史研究的課題,而不再是黨建的現實任務。還有一種看法認為:世界已進入政黨政治時代,執政黨治國理政有共同的普遍規律﹔中國共產黨何必固守革命戰爭年代的陳舊思維定勢呢?可以說,這種思想建黨“過時論”,已成為一種具有很大市場的隱性思想傾向,成為深入持久地進行思想建黨的一個主要障礙。我們必須認清這些錯誤思想的危害,不能放鬆警惕,時刻牢記全面從嚴治黨之根本是思想建黨。

  思想建黨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要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這個先鋒隊性質,就要永葆其先進性、高尚性和純潔性,就必須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加強思想建黨,這是我黨建黨以來不斷探索的結果。鄧小平說:毛澤東同志將黨的建設作為“偉大的工程”。他非常重視這一“偉大的工程”建設,進行了許多偉大的創造。其中首要的偉大創造,就是強調從思想上建設黨,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和黨性教育,非常注重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高尚性和純潔性。古田會議標志著毛澤東建黨學說初步形成。此后,為了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毛澤東不斷強調教育黨員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這一方面靠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提高廣大黨員的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另一方面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教育,包括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汲取營養,用先進的文化理念教育廣大黨員樹立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抗戰期間,毛澤東進一步闡述了黨的建設理論,提出:“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整風運動不斷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和黨性教育,反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是著重在思想上建設黨的偉大實踐。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實踐中成為先進政黨不是天生的,是不斷進行思想建黨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想建黨是由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這個本質特征決定的。

  思想建黨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政黨,除了代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之外,沒有任何私利。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明確地表述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因此,那種處心積慮謀私利的任何企圖和行為都是背離黨的這個根本宗旨的。強調思想建黨,就是要克服和摒棄種種謀私利的任何企圖。

  思想建黨是由中國共產黨擔當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撥亂反正,開辟了適合中國國情和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我們國家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目前正在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在更遠的將來還要為實現黨的最高綱領而奮斗。要實現以上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必須保持其先進性、純潔性。這樣,加強思想建黨就成為黨擔當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思想建黨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我們國家有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還有17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這樣長期的社會存在必然使其社會意識具有根深蒂固性。這些社會意識既有相對的獨立性,也有相當長久的滯后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形成為社會歷史基因。這些歷史基因決不會隨著反帝反封建政治革命的勝利自然而然完全消逝。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特權思想、家長制作風、裙帶關系、拉幫結派、講究厚黑學和潛規則,乃至崇洋媚外思想等等,都與過去那些歷史基因有一定聯系。而這些現象都是與共產黨的先進性質和崇高宗旨格格不入的,必須堅決予以清除和改革。這也是思想建黨應當解決的艱巨任務。

  思想建黨是由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挑戰、考驗和存在的嚴重問題決定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並且具體指出,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一些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就腐敗而言,近年來曝出的一些創貪腐世界紀錄的“老虎”、“蒼蠅”居然寄生在中國共產黨內,真是既令人震驚,又令人震怒。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決查處了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向世人証明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糾正錯誤,勇於從嚴治黨、捍衛黨紀,善於自我淨化、自我革新。這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決維護自身先進性品質的勇氣。中國共產黨到了這樣的緊要關頭,難道不需要抓鐵有痕地加強思想建黨嗎?

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同時發力

思想建黨所要解決的根本任務,說到底就是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中國共產黨不是生活在真空裡,而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各種復雜關系之中。無論其正能量的社會關系還是負能量的社會關系,它們都會反映到黨內來,影響共產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黨員干部包括高級領導干部的公私觀、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等等。思想建黨就是要倡導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克服和消除各種消極錯誤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及其負面影響。如習近平所說:黨內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在所難免。思想上鬆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思想認識問題一時解決了,不等於永遠解決。就像房間需要經常打掃一樣,思想上的灰塵也要經常打掃,鏡子要經常照,衣冠要隨時正,有灰塵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因而,思想建黨的重點明確為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

  制度治黨強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增強制度執行力,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制度問題,指出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2月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強調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是我們黨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國家治理體系提出的問題。是年10月,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了“制度治黨”。 這樣,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對制度問題的認識作了新的提升,而且將過去長期講的制度建設提到了一個新高度。

  也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制度治黨需要的制度不在多,而在精,在於務實管用。過去制度治黨的不足,一是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宏觀性約束制度﹔二是已制定的制度不健全沒成套,原則過於粗線條,漏洞大且多﹔三是缺乏嚴格的監督檢查和剛性執行力,沒有常抓的韌勁、嚴抓的耐心,往往在節點上抓一陣子,更多地是做表面文章,帶有應付性,沒想真正解決問題。現在為了全面從嚴治黨,落實思想建黨,就必須狠抓、實抓、長抓制度治黨。隻有這兩者緊密結合,中國共產黨才能強筋硬骨。

  制度治黨,特別是要抓帶有根本性、管全局的宏觀約束制度。要大膽探索黨內的既要權力高度集中又要使高度集中的權力得到有效制約和制衡的制度。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這個籠子是高標號鋼筋密扎的,而不是橡皮泥扎的軟籠子,也不是“牛欄關貓”的縫隙很大的籠子。要關進籠子的權力不是帶有選擇性的,而是所有一切公權力都統統關進籠子裡。這樣,這個籠子就能起制衡作用。如果健全和完善了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體系,讓人民以有效形式監督一切公權力,讓一切公權力完全在陽光下運行,這就是一種有效制衡。加強制度治黨,特別要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度,既不能搞“九龍治水”多頭領導,也不能搞家長制一言堂。隻有這樣的宏觀制衡制度建立起來了、健全和完善起來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民主政治制度就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既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也會得到國際社會的點贊認可。這樣的制度治黨實際上是制度強黨。有了強黨的各種落實思想建黨要求的鋼鐵般的制度,中國共產黨就不懼怕任何挑戰,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就有了更加牢固的根基。

  過去我們一直說在黨的建設中,思想教育是自律,制度建設是他律。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這不僅提升了從嚴治黨的高度,也加大了從嚴治黨的力度。事實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是兩個須臾不可分離的重要環節。盡管兩者一柔一剛,但猶如一車兩輪,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一輪硬一輪軟、一輪著力一輪不著力也不行。兩者不僅要同時、同向發力,而且雙方發力還要互相貫通。也就是說,我們既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