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多元一體中華文化建設

林 煒 楊連生 高麗潔

2015年06月09日08:23   來源:紅旗文稿

在一個多民族國家,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努力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諧,是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這種構建,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一體多元中華文化建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現代國家絕大多數是多民族或多種族國家,都面臨著如何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和諧的問題。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首先,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並存、相容,具有統一性或同一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民族認同隸屬於國家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民族認同可以轉化為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促進國家建設發展、強化國家認同的正向精神力量。國家認同容納、尊重、保護民族認同,運用國家權力調控、引導民族認同,努力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之間的和諧以及各不同民族認同之間的和諧,應該是努力的方向。國家認同是民族認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與條件。

其次,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有矛盾和對立的一面。一般說來,國家認同建設的實質是強化各族人民對國家的歸屬感與忠誠感,國家認同的強化並不意味著民族認同的弱化,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的排斥關系。然而,如果在強化國家認同的同時,狹隘地站在多數居於優勢地位的民族的立場上實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對少數民族的民族認同採取不尊重甚至強制同化的態度,就會傷害一些民族群體的情感,並進而造成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失諧和國家認同的弱化。民族認同對國家認同及其他民族的民族認同在具有統一性的同時也具有排異性。民族認同的強化如果不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就會直接侵蝕和損害國家認同,在強化民族認同的同時弱化國家認同,把某一族群的利益和意志凌駕於國家利益和意志之上,從而動搖國家認同的至高性,這將會帶來危害國家安全、穩定、統一的嚴重后果。同時,如果過分地強化本民族的認同感而弱化對其他民族的認同感,也會削弱民族團結的心理和思想基礎。

對於多民族國家來說,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是一體多元的關系。國家認同建設不僅要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諧,也要在強化國家認同的同時,努力構建各民族相互認同的和諧,從而為國家安全統一和民族團結奠定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黨和政府堅持平等、互助、共同繁榮進步的民族政策,我國各族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各民族的國家認同感不斷增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整體推進,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又有了新的顯著提升。但是,由於國際國內多重因素的作用,我國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諧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局部地區,如新疆某些民族的部分成員中,出現了民族認同趨向強化而國家認同相對弱化的現象。在這一地區,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在極力誘導脅迫人們強化民族意識和宗教意識的同時,借助部分成員強烈的宗教意識和狹隘的民族意識,制造了多起危害各族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安全的暴力恐怖事件。

對於這種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失諧的現象,有人認為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東西部發展差距和收入差距拉大導致了部分民族成員的心理失衡,因而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把重點放在加快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全面。經濟發展與收入差距的擴大,是導致部分民族成員中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失諧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全部原因。比如在新疆,民族分裂主義、極端宗教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動,露頭、蔓延於上世紀80年代,成勢、膨脹於90年代,其直接誘因應該是發生在思想政治文化領域。由於在80年代初糾正“文革”錯誤的時候出現了一種傾向掩蓋了另一種傾向的失誤,過度否定了文革期間及文革以前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管理方式,從而導致民族分裂主義、極端宗教思想和非法宗教活動乘勢滋長蔓延。80年代末到90年代,蘇聯解體后出現的世界民族主義浪潮,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的“西化”“分化”戰略,世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復興,又對這一思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之迅速膨脹起來。在新疆,強化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諧,加快經濟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無疑是治本之策、長久之計。但是,不少國家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濟增長和生活改善並不能使民族分離主義自然消亡。如果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處置不當,也有可能出現經濟增長了,生活改善了,民族分離思想反倒增強了的狀況。

強化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有效抵御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影響,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努力構建各族人民一體多元文化格局,筑牢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和諧的思想文化根基,是維護國家統一、安全和民族團結的治本之策和長久之計,而且是更為緊迫和現實的戰略任務。認同感是聯結一個團隊、一個群體和一個族群的重要精神紐帶,對其行為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極少數民族分裂分子和極端宗教勢力並不是什麼可怕的力量,可怕的是他們會利用族群中一些人的“認同錯位”和“信仰盲從”,煽動、引誘、脅迫人們參與群體性事件和暴力恐怖活動。防止這種狀況的發生,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大力加強國家認同建設,努力構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和諧,以及不同民族認同之間的和諧。

文化認同既是國家認同的重要內容,又是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的整合、導向、激勵、規范作用,使它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為國家安全統一和民族團結和諧的重要維系力量。加強國家認同建設,必須高度重視文化認同建設,努力增強各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

我國既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又是一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一體多元中華文化的國家。各民族的文化認同既有同質性的內核與紐帶相統一,又有異質性的因素相排斥。這種復雜的情況要求我們在文化認同構建過程中,必須准確妥善地處理好一些重要關系。

首先,要處理好“一體”與“多元”的關系。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為中華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多樣文化相互比較、借鑒、學習、競爭,是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進步的強大動力。尊重、包容多元,保護、支持各民族優秀文化的發展,既符合文化發展規律,又有利於消解弱勢少數民族對於被文化同化的擔憂。文化的多樣性是我國尤其是新疆等民族區域文化發展的一大優勢,應該發揮好這種優勢。但是,在尊重差異,包容多元的同時,我們還必須致力於強化一體,凝聚共識,對多元文化進行有機的整合。隻強調“多元”,不講“一體”,是不利於國家認同、文化認同構建和民族關系和諧的。面對新時期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新形勢,《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議》強調,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各族人民認同的精神紐帶。在尊重多元的基礎上強化一體,最根本的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內化為各族人民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為,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化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光榮感和履行權利義務的責任感。

其次,正確處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中華文化與中國各民族文化,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它不是各民族文化的機械組合,而是各民族文化的有機統一,是各民族文化共同本質的反映和概括。中華文化來源於各民族優秀文化,是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本質反映,因而具有各民族共同認同的內在基礎。同時,中華文化又是寓於各民族文化之中,通過不同的民族文化體現出來的。既不能把中華文化看作是游離於各民族文化之上的外在文化,也不能錯誤地把中華文化看作僅僅是漢族的文化。中華文化認同建設,既要引導各族人民通過切身感受去體認本民族文化同中華文化的同質性和同體性,又要推進中華文化進一步融合、內化為各民族的共同文化。既要大力倡導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多看亮點、優點、共同點,相互學習借鑒,凝結共識﹔又要努力做到各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第三,正確處理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關系。政治認同主要指對國家政治制度的認同。在我國,政治認同集中表現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的認同。國家認同的根源最終仍然要歸結到利益層面。各族人民對國家的歸屬感、依賴感和認同感,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帶給人民的安全、平等、自由、民主、幸福等政治經濟權益。一部中國近代史和改革開放歷程,已經充分証明,隻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才能使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強大安全、人民富裕幸福、民族平等團結、社會民主自由的共同願望。強化各族人民的政治認同,必須改進和加強國情教育,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生活改善、國家強大的事實,尤其是用國家為縮小各民族經濟文化差距而採取的特殊政策及取得的成效,使各族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國家、民族和個人帶來的巨大利益。國家建設的成效和國家認同的強化是成正比的。與此同時,應該看到,腐敗現象蔓延,收入差距拉大,干部作風不正,都會侵蝕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在有效開展國情宣傳教育的同時,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扎扎實實地推進改革發展,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轉變作風,切實解決好各族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是強化各族人民國家認同的根本途徑。

第四,正確處理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關系。各民族都有歷史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對各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是要大力保護和挖掘發揚的。但是,現存的傳統文化並不都是有生命力的和有積極意義的。隻有那些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求、並促進社會與民族進步,即具有必然性的優秀傳統文化,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從而被發揚光大。對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無疑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固守過時的、失去“必然性”的傳統文化,將會導致落后,甚至被現代社會邊緣化。現代文化是適應和推進現代社會發展、代表時代發展方向的先進文化。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推進各民族的文化建設,內涵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人們的價值體系,引導人們追求現代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第五,正確處理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關系。宗教信仰是信教者對其所信仰的神聖對象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尊重民族文化,其中也包含著尊重其宗教信仰與情感。崇尚善良、博愛、和平、誠信,主張揚善戒惡,是世界各大宗教的核心教義。尊重保護人們的正當宗教信仰和活動,彰揚宗教中的積極因素,是有利於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認同的。大量事實証明,極端宗教勢力不僅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最大破壞者,也是各族人民最凶惡的敵人。構建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中華文化認同的高度統一和諧,必須堅定不移地依法打擊極端宗教勢力,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充分揭露其荒謬性、反動性和殘忍性,使各族民眾真正看清他們的真實面目和目的。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疆民族國家認同研究”[項目編號:13xzz010]成果)

(作者單位:林煒、楊連生:大連理工大學人文社科部﹔高麗潔:新疆醫科大學人文社科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稿》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