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網絡化條件下“三股勢力”暴恐活動趨勢及應對策略研究

王兵 吳大愚 鄧波

2015年06月01日13:3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隨著我國關鍵基礎設施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強,網絡空間正日益成為“三股勢力”暴恐活動的重要平台。以網絡為工具,利用信息系統的各類漏洞來實施暴恐活動,甚至在網絡和物理空間同步開展暴恐襲擊正成為“三股勢力”的重要活動形式。因此,對 “三股勢力”網絡空間暴恐活動趨勢進行了研判,有針對性地在組織協調體制機制建設、全供應鏈打擊、反恐裝備技術研發和爭奪網絡戰略傳播陣地等方面綜合施策,是提升我國打擊網絡恐怖主義能力,參與國際層面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合作的前提和基礎。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各領域信息化網絡化程度不斷提高,金融、交通、電力、航天等關鍵基礎設施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強。與傳統的恐怖手段相比,網絡空間暴恐活動的攻擊范圍更為廣泛、攻擊方式更為隱蔽、實施成本更為低廉。對於防范網絡空間暴恐活動來說,則具有執法困難、溯源困難,防范困難等特點。隨著信息技術教育普及程度,以及計算與通信產品大眾化普及程度的不斷提高,“三股勢力”必然會將網絡空間作為其暴恐活動策劃、籌資、招募、聯絡、宣傳、實施的新的重要平台,利用信息系統中的各類缺陷來實施暴恐,甚至在網絡和物理空間同步開展暴恐襲擊。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分析、全局謀劃、提前制定應對方案。

一、 趨勢研判

借助於網絡空間的虛擬、匿名、受眾多、傳播快捷特征,”三股勢力”的暴恐活動正表現出現以下新的趨勢。

(一) 網絡空間正成為三股勢力招募與宣傳的重要陣地

網絡在恐怖活動總體中重要性顯著上升,被用作極端思想的便利宣傳器。一是利用社交網絡平台實施招募。近幾年,社交網絡系統己經流行開來,例如,臉譜網所擁有的用戶已經超過了7.5 億。充分利用媒體宣傳正成為跨國恐怖分子的重要特點。基地組織的網站有一堆花哨的動畫特效,索馬裡的叛亂組織青年黨也在Twitter上開設了賬戶。2009年韶關事件發生后,境外三股勢力從網絡論壇和個人空間大量發帖,呼吁在烏魯木齊市人民廣場舉行示威游行。7月5日,數千名暴徒分散在市區多處打砸搶燒,最終釀成慘痛恐怖事件。“三股勢力”通過設立網站、維護社交網站賬號,以組織、拉攏、操縱部分人員,造謠、歪曲、炒作,借機制造事端,散布分裂思想,煽動民族仇恨,從事分裂活動的情況,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二是積極利用智能終端實施宣傳。智能終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影響受眾的第一前哨。“三股勢力”等團體將提供一些政府不知曉或不能夠充分提供的服務,以此來獲得相對閉塞地區人群的支持。他們通過提供服務、援助和娛樂的方式提高團體的聲望以及成員的忠誠度。如可能開發一系列面向廉價智能手機的免費應用,包括衛生保健信息、移動貨幣兌換以及兒童游戲等。即使APP應用商店屏蔽他們的應用,他們依然可以對這些軟件加以偽裝,然后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進行推廣。“三股勢力”對青少年的滲透影響是從娃娃抓起,智能終端對年輕一代可能產生的影響將無法估量。三是滲透策反信息系統關鍵崗位。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存在“三股勢力”利用融合與開放,滲透到關鍵崗位,洞悉我網絡空間信息系統基礎設施組織結構和弱點漏洞﹔或利用合法身份地位,拉攏、誘惑、裹脅一些人員形成團伙,與境外骨干勾連,策劃、組織暴恐活動。例如,全球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解放黨在巴基斯坦滲透到摩托羅拉公司內部,獲取了巴基斯坦國家官方報紙編輯的電話號碼以施加恐嚇,並幫助其組織成員用假身份申請電話服務,確保在行動中不會暴露真實身份。

(二) 網絡空間正成為三股勢力籌資和武裝的重要渠道

網絡空間是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正成為三股勢籌集資金、偽造身份、獲取作案工具、學習暴恐技術的重要平台。一是跨國網絡支付平台將成為三股勢力的重要融資渠道。“三股勢力”活動資金傳統上主要來源於“基地”組織、西方基金會的資助、以及其走私販毒等非法活動。隨著我國反恐措置的進一步嚴厲,物理越界轉運日益困難,同時,境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監管盲區,具有匿名性、隱蔽性等特征。跨國網絡支付平台將成為“三股勢力”的重要融資渠道。二是網絡使能的技術擴散力度為三股勢力武裝提供條件。網絡的使用使得“三股勢力”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得西方反華勢力及國際網絡犯罪組織的資金、技術和情報支持。隨著網絡購物商品的極大豐富以及3D打印等先進制造技術的不斷普及,利用商用產品和開源硬件手段組裝和制造出具有相當殺傷力的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或者槍支將很快成為現實。“三股勢力”與高技術網絡犯罪的結合將為其網絡暴恐活動手段提供較高的技術起點,在短期內即有獲得強大破壞力的可能。三是數字化訓練營將成為三股勢力人員培訓的重要形式。“三股勢力”相關人員很可能利用現代教育與科研體系學習如何成為網絡恐怖分子。傳統的恐怖主義訓練營需要射擊場、單杠和障礙等設施,而培訓網絡恐怖分子的數字化訓練營隻需要幾個網絡技術人員,運營幾間機房即可。傳統的恐怖分子訓練營通常可以通過衛星圖像來識別,而網絡世界中存在各種法外盲區,數字化訓練營在外觀上與普通的網吧別無二致。

(三) 暴恐活動的網絡和物理空間協同性將進一步強化

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暴恐活動正從最基本的“網絡空間通信-物理空間實施”模式,向“網絡空間深度實施”,以及“網絡空間-物理空間同步實施”發展,網絡和物理空間活動協同性進一步加強,主要可能趨勢有如下幾點。一是境外通過網絡指揮國內實施物理空間暴恐行動。最近幾年“東伊運”大肆運用網絡傳播宗教極端思想和恐怖手段,直接策劃、煽動、組織實施在中國境內的暴恐活動。2008年的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很可能會成為其未來恐怖襲擊的樣板,這次襲擊共導致174人死亡,300余人受傷。槍手們依靠智能手機、谷歌地球和網絡電話等常用技術來組織和實施攻擊,並與在巴基斯坦通信指揮中心的頭目保持聯絡。頭目可以通過衛星電視看到現場的情況,並通過監視新聞以提供實時的戰術指令。二是通過公網或擺渡對國內信息基礎設施進行攻擊。網絡的全局性、開放性、共享性等固有特性,決定了系統漏洞的內生性和網絡安全的相對性。“三股勢力”將可能利用我信息系統漏洞,通過公網直接攻擊或者擺渡攻擊的手段,劫持衛星通訊、移動基站、或干擾交通指揮,制造混亂﹔更加嚴重地,甚至入侵負責維護自來水、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等關鍵基礎設施的運作的工控系統,實施切斷電力網、逆轉廢水處理廠的流程、關閉核電廠的熱監控系統等操作。例如,“震網”病毒在2012年,在分組擺渡長期潛伏后,成功襲擊了伊朗核設施。三是網絡高烈度攻擊與物理暴恐襲擊高度同步實施。未來暴恐活動很可能先通過網絡發起攻擊,比如大舉入侵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分散人們的注意力使這些城市的警力、消防和應急救援系統陷入癱瘓。當恐慌開始擴散時,再進行實體空間恐怖活動。

二、 措施建議

面對”三股勢力”網絡空間暴恐活動新趨勢,我國現有措施尚無法有效應對:一是重物理,輕網絡,力量配置針對性不高﹔二是重國內,輕境外,反制措施溯源性不強﹔三是重治表,輕攏心,治理策略親和性不足,亟待採取措施對應調整。為此,我們提出四點措施建議。

(一) 推進遏制三股勢力網絡暴恐活動的體制機制建設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習主席提出“三個意識”——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貫徹習主席論斷,遏制”三股勢力”網絡暴恐活動,必須推進體制機制建設。一是通過頂層設計理清頭緒形成合力。“三股勢力”的網絡空間暴恐活動涉網、涉恐、涉外、涉軍、涉疆,頭緒多,情況復雜。為對其有效遏制和應對,所需的協調層次高、規劃遠景性強。因此,必須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統一領導下,在決策層協調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國家反恐工作領導小組、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等多方面主體,在實施層統籌軍警民三方主體,形成合力。二是推進制裁網絡空間暴恐活動相關立法。根據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原則,把依法治疆放在首位,以更加平等的視角看待民族問題,將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的暴恐活動共同列入法制管理范圍。參考美愛國者法案第805 條“實質性支持” 恐怖主義罪等相關立法經驗,推進情報偵查以及網絡暴恐活動懲治方面相關立法工作。三是嚴格信息系統關鍵崗位背景審查。為保証信息系統安全,防范網絡恐怖襲擊,必須對關鍵信息系統研發、部署和管理崗位從業人員進行背景審查,加大對接觸信息項目的人員限制,禁止審查未通過人員接觸敏感信息,以確保內部純淨鞏固,防止被“打進來、拉出去”。

(二) 加強推進對“三股勢力”網絡暴恐活動全供應鏈打擊

從源頭、資金流和終端等供應鏈環節阻斷或削弱暴恐襲擊在網絡和物理空間的協同性。一是跨域清除網絡恐怖活動物理載體。網絡空間的暴恐活動隱蔽性強,對國家和人民直接和次生危害大,決不能等其形成氣候,而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形成不對稱優勢高壓態勢,做到敢於先出手、出重手,形成實際威懾。即使其物理場所在境外也不例外。現在,大多數恐怖分子都在相對落后的國家或是政府管治不力的地區。當情報顯示網絡恐怖分子正在策劃危險行動時,可考慮採取跨國聯合軍警行動、特種部隊境外定點清除、無人機精確打擊等手段予以物理打擊。二是嚴格監管涉恐跨國網絡資金流動。採取對經費流動的實時監控和對經費來源的制裁措施。完善對境外跨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監管,建立統一的境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認証機構制度。對於涉恐賬戶予以凍結,將支持”三股勢力”的政府、公司、基金會等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在華投資並禁止國內法人與其發生任何貿易與投資關系。三是打擊非法終端以及社交網絡站點。及時對網絡謠言進行澄清,封堵宣傳暴力恐怖襲擊內容的非法終端,並對社交網絡中相關內容進行甄別。終端應用和社交網絡站點數據具有類型多樣、體量龐大、產生速度快等特點,可以依靠用戶標識出他們認為不適宜的內容,再由站點管理團隊對標識出的視頻進行審查。或開發相應軟件,以便更有效地識別出暴恐活動相關的內容。

(三) 開展破擊三股勢力網絡暴恐活動的裝備技術研發

軍民融合、軍警融合,立足現有,緊貼需求。加強網絡空間基礎技術裝備研發,實現以網破網、以網溯物、以網攻心。一是以網破網。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美國國防部開展了整體情報識別計劃(TIA,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該項目以構建一個集中所有“交易”記錄的可搜索的數據庫為目標。該計劃把銀行記錄、信用卡支付記錄、醫療記錄以及其他個人信息都囊括在內,為執法部門和反恐機構服務。這項計劃將會研發復雜的數據挖掘技術,用以發現數據中的特定模式和關聯,可根據危險人物留下的“特征”及時發現其行蹤,以避免新襲擊事件的發生。基於對”三股勢力”暴恐襲擊未來特點的判斷,開展網絡攻防全技術、物聯網技術、基於大數據的多源信息融合與分析技術、自然語言識別與處理技術的研發,以癱瘓其網絡傳播和破壞能力,並對可能的暴恐襲擊進行預測。二是以網溯物。即利用網絡空間的海量異構多源數據,對暴恐活動進行預警,對實施者進行溯源。如,在孟買襲擊案中,借助唯一一名被生擒的襲擊者的電子設備提供的線索,調查人員通過網絡追查到背后指使者﹔而又如,美軍在獵殺本拉登后從其住所搜集到的大量數字資料直接導致了基地組織多名高官被擊斃。以網溯物的典型反恐系統是墨西哥平台計劃(Plataorma Mexico)。其龐大的國家犯罪數據庫集成了情報、犯罪報告、來自監控攝像機的實時數據,以及來自墨西哥全國各地的機構和州政府所提供的數據。數據庫採用專門的算法,用以發現特定模式、構建社交圖譜、監控特定地區的暴力和犯罪情況。三是以網攻心。開展網絡輿情監控,及時辟除網絡謠言,澄清事實真相,實施網絡空間有效戰略傳播,展開信息較量。一方面,利用網絡傳媒優勢,引導廣大群眾將“恐怖襲擊”與地域、民族、宗教區分開,挫敗網絡空間暴恐活動制造群體對立情緒的企圖﹔另一方面,在網絡空間裡,構建國家層面統一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傳播框架,制定協調一致的國家層面的反制性戰略傳播計劃,以確保一個聲音、一個論調、一個行動。同時,對網絡空間暴恐活動開展 “宣傳戰”,積極尋找並利用其組織內部薄弱環節,甄別被裹脅人員,發展內線,對其進行分化和瓦解, 形成真正的軟殺傷力。

(四) 構筑大眾化網絡平台爭奪網絡空間戰略傳播陣地

經濟發展不是解決新疆族群和睦、交融的唯一因素,如果沒有價值觀和文化引領,反而會加劇社會分化,制造族群緊張的狀況。為遏制”三股勢力”的網絡宣傳,必須構筑民族同胞會用愛用的大眾化網絡平台,打造健康的民族文化產品的數字化生態環境,爭奪網絡空間戰略傳播陣地,確保倉廩實后知禮節。一是面向民族同胞與宗教信眾構筑大眾化的網絡平台。為破解”三股勢力”通過暴恐活動在輿論上綁架民族同胞的企圖,必須為廣大民族同胞正能量的發聲提供網絡平台,為民族同胞的合理訴求提供網絡平台,為偏遠地區民族同胞獲得同等教育機會提供網絡平台。恐怖分子不代表任何地域、民族、或宗教。美軍“溫和的伊斯蘭之聲”信息作戰結果表明,世界上的多數穆斯林信徒都奉行溫和容允的信念,並因此確定應用伊斯蘭的意識形態去約束民眾,並引導其與塔利班進行斗爭。我國維吾爾族主體始終信奉的是溫和的伊斯蘭遜尼派教義,屬於比較世俗的一派,講究物質精神並重。因為維吾爾族整體是唾棄極端原教旨主義的,所以即使新疆歷史上極少數的幾次極端原教旨主義嘗試,也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目前”三股勢力”網絡暴恐活動仍是在萌芽狀態中,讓當地各族認識到它的巨大危害性是關鍵。穆斯林反恐是最堅決也是最有效的,因此應該廣泛爭取維族同胞和伊斯蘭教信眾,發揚民族與宗教正能量,營造積極的網絡空間輿論氛圍,構建起反對暴力與恐怖行為的統一戰線。二是打造健康繁榮的民族文化產品的數字化生態環境。防止激進化最有效的策略就是立足網絡,為民族同胞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娛樂選擇,引導其世俗化發展,避免他們把極端主義作為唯一可以做的事。打造健康的民族文化產品的數字化生態環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並且需要公共部門、私營公司、本地及海外的活動人士等各個利益相關方的全力合作。應大力推進民族地區文化產品本地化、商業化和科技化含量,以打造健康的民族文化產品的數字化生態環境。三是廣泛動員各方面主體力量形成網絡空間反恐合力。加強網絡反恐國際協作,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實現快速預警反應,杜絕單打獨斗,形成反恐大勢。新疆不僅將現代絲綢之路貫通成為地下、地上、空中的立體化通道,更要成為銜接多國家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的網絡空間紐帶。應對相關網絡恐怖威脅需要國際社會來共同保証。我國在打擊民族分裂恐怖主義的國際合作問題上已經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和重要經驗。在網絡空間,中國應將合作和演習范圍擴大到網絡空間,加強與西亞國家乃至西方國家在網絡反恐方面的合作,在情報合作、軍事合作、金融監管等方面形成合作框架。

三、 結論

網絡技術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將賦予了“三股勢力”的暴恐以前所未有的破壞潛力,另一方面也讓這些恐怖組織在技術裝備充分武裝起來的反恐機構前更加透明和脆弱。技術千變萬化,不變的是,以法治思想為底線,要對民族同胞有真感情,要對”三股勢力”毫不妥協,軟要軟到位,硬要硬到位。如是,才能為多民族共同繁榮和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撐,才能為信息化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安全的戰略新空間。

(作者單位:王兵 63928部隊﹔吳大愚 西安政治學院﹔鄧波 63928部隊)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