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 菲
日前,騰訊網友評出最難認的17個漢字,還選出100個容易讀錯的字和100個容易寫錯的字。網友調侃道,17字中“認得5個以上的,據說是學霸﹔認得10個以上的,聽說是學神﹔17個全認識的,好像沒有。”由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須臾離不開漢字,所以這個評選結果一出,即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這些難認、難寫的漢字正是體現了漢字的魅力和趣味﹔也有人認為,完全沒必要鑽研這些生冷難的漢字。那麼,作為現代人,我們到底應該掌握多少漢字?漢字應該學多“深”?
常用字必須掌握
漢字在發展演變中兼容並包,所以數量呈不斷增長的趨勢。現在的“漢字家族”到底有多少位成員?恐怕沒有人能給出准確的答案。歷史上首次對漢字數量進行統計的是漢朝的許慎,他的《說文解字》收錄9353個漢字。我們現在常用的《新華字典》收錄1萬多個漢字,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而1994年編輯的《中華字海》則收錄87000多個漢字。
在這浩如煙海的漢字中,我們究竟需要掌握多少呢?有關研究表明,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所用到的漢字隻有幾千個。1000個常用漢字能覆蓋92%的書面資料,2000個常用漢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個常用漢字則能達到99%的覆蓋面。現在小學生6年的語文課上要學習2500至3000個漢字,初中3年再學習500至1000個漢字。所以,通常來說,一個人隻要接受過9年制義務教育,那麼他所學漢字應對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綽綽有余。
現實情況是,人們對這幾千個常用漢字的掌握情況並不樂觀,不是上學時沒學好,就是學了沒記住。總之,網友選出的100個容易寫錯的字和100個容易讀錯的字,幾乎沒有人可以得滿分。比如,“編纂”錯寫成“編篡”、“不脛而走”錯寫成“不徑而走”、“修葺”錯寫成“修茸”等。
冷僻字盡量掌握
那麼,漢字中的冷僻字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如果有精力、有興趣、工作需要,還是得盡可能多地掌握這類字。語言文字、民俗、教育、出版等領域的研究者和從業者需要掌握的漢字數量應該比其他人多些。即使不從事上述職業,多識字也沒壞處。因為許多冷僻字是用在姓名、地名上的。如,安徽亳(bó)州、河南浚(xún)縣、湖南耒(lěi)陽、山東郯(tán)城、湖北沔(miǎn)陽等許多地名就經常被叫錯。
當今父母追求個性,盡管知道今后會在升學、就業、銀行、保險等需要人名認証的時候遇到麻煩,但仍擋不住他們用冷僻字給孩子起名的熱情。據報載,有的小學一個班裡用冷僻字起名的就有十幾個,曌(zhào)、埜(yě)、彧(yù)、懋(mào)、姁(xǔ)、艽(jiāo)……紛紛入名。為避免叫錯學生名字的尷尬,不少小學老師在接新生時,不得不帶本字典點名字。
另外,隨著網絡的普及,一些生僻字進入了互聯網。比如,這次評出的17字中的孨(zhuǎn)、槑(méi)、囧(jiǒng)等就曾是紅極一時的網絡用語。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學院副教授冉啟斌對本報記者說,適當學習和掌握一些冷僻字可以避免叫錯別人名字的尷尬,可以避免叫錯地名的不便,可以避免認不出藥名的為難,所以還是有必要的。
識字不僅僅是學生的專利,識字的地點也不僅僅限於學校。隻要有條件,每個人都能利用零星時間和可利用的條件多識字。比如,常翻字典,收看電視的漢字漢語類節目,把報紙雜志上刊登的漢字自測題做一做,等等。
錯別字應該杜絕
漢字起源於原始的圖畫,是從原始圖畫演變而來的一種“表意符號”,它與西方的拼音文字有著極大的差異。“差異產生美”,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步入學中文行列的原因,就是受到漢字優美字形的吸引。可以說,漢字既是他們學中文的興趣點,也是他們學中文的難點。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教師王麗娟在教學中發現,留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犯這幾類錯誤:一是同音字混用,人們(門)、明(名)確、自由(油)、時候(后)﹔二是間架結構用錯,“一落千丈”成了(左邊三點水,右邊草字頭和各)﹔三是形近字錯用,太糟(槽)了、除(陳)了、考慮(虛)等。
比利時留學生王杰說,最難記難學的就是由部首偏旁組成的漢字,有時候分不清應該用哪個偏旁。比如,我總把“鍋”寫成“火”字旁,“澡”又會忘了左邊的“三點水”,獨體字反而不容易寫錯。
沈陽市第五中學教學主任張雪鬆在分析錯字的成因時說,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容易混淆的是形聲字。聲旁加偏旁部首后,字面的意思會出現不同的變化,通過半邊猜測字面的大致意思往往會搞錯。如何避免出現寫錯字?張雪鬆認為,主要應該通過增加閱讀量來增加漢字儲備。閱讀時要精讀、慢讀,不要僅關注情節,更要看文字的意思﹔必要時還可以翻翻字典,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
世界上所有文字中,漢字是唯一從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的文字形式,它保証了中國文化始終沒有間斷地傳承下來。我們有理由為自己所擁有的中華文明而自豪,也有理由為自己能夠使用中文而驕傲。但在自豪和驕傲之余,也應該經常地抽點時間和精力,整理一下自己的識字庫,剔除不規范漢字和錯別字,為自己的漢字庫增加一些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