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朱作鑫:法治中國語境下的法治文化建設

  

2015年04月10日09:30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法治中國語境下的法治文化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作為法治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也將不斷加強。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結構形式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又可以稱為社會主義法律文化,是指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起決定作用的基礎上,由黨領導立法機關所創制的法律規范、法律制度,以及人們對各種法律現象的態度、心理、感情、習慣及理論學說的復合有機體,同時,它還應當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民等守法主體在行使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時所應當遵循的原則、規則和程序,以及取得各種效果等。基於上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種復雜的社會主義文化現象,它的基本結構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觀念層面的法治文化,其包含了法律學說、人們的法律價值觀、法律意識、法律習慣等方面的內容。它對整個法治文化起到前提性的影響作用。
二是制度層面的法治文化,也就是由各種法律規范、法律制度所構成的文化。這也是最能為社會公眾所了解和認知的一種法律文化現象。觀念層面的法治文化必須借助於制度層面的法治文化才能發揮其作用。
三是行為層面的法治文化,即法律制度在實際運行實施過程中所表征的現象,它不僅與法律規范、法律制度制定的好壞程度密切相關,同時也能充分反映出人們在觀念上對於法律規范、法律制度的認可程度。
如果說觀念層面的法治文化充分展現了人們對於法律的精神層面的認識和評價,那麼,制度層面的法治文化就是建構了一定的法律調整機制,而觀念與制度相結合的行為層面的法治文化則是將認識和評價通過具體的行為最終外化,也就是法律調整機制最終發揮作用的
過程。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建設目標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歷史上優秀法律文化的匯集,是人類法治文明的結晶,是對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制度法律文化的揚棄。因此,它理應表征著人類文明特別是法律文明的發展。從這個意義而言,我們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就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法治文明。結合上述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基本結構的三個層面分析,也就是要實現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文明、法治制度文明和法治行為文明。
首先,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文明是指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大大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充分樹立,全民法律素質大大提高,人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大大增強,能夠主動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

其次,社會主義法治制度文明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從形式上來看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備,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均已建立,實現有法可依﹔同時,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在不同位階分別發揮作用,並且互不
沖突。另一方面,從內容上來看是指法律制度要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機制。考慮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是由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中國與世界的和諧所構成的,因此,社會主義法治制度文明在內容上包括:(1)引導和維護人與人和諧的法律機制,如確保人與人之間誠實信用的法律制度﹔(2)引導和維護人與社會和諧的法律機制,如稅收、教育、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合理地協調公民與國家利益關系的法律制度﹔(3)引導和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的法律機制,如保護環境方面的法律制度﹔(4)引導和維護中國與世界和諧的法律機制。

最后,社會主義法治行為文明作為法治觀念文明和法治制度文明相結合而最終形成的外部表征,其內容主要表現為:(1)立法行為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立法要充分體現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2)行政行為的規范化和文明化,建立起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建設成為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3)司法行為的公正化和誠信化,通過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4)守法行為的自覺化和准確化,通過加強法治宣傳教育,讓人民群眾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法律的權威,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實踐路徑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實現社會主義法治文明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法治文明,首先就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確保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不偏離正確的方向。

在具體實踐中應當從以下方面去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法治文明:一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的歷史環境下,應當面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變化、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繼續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不斷研究新情況、分析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進一步加強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這不僅需要適應社會發展制定新的法律,還要順應時代清理、修改、廢止和解釋已有的法律,以確保法律體系的科學統一。

二是法治行政作為法治國家核心構成部分,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就是要進一步建構和弘揚法治行政文化。行政機關應當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立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將法治精神灌注到行政行為中,清理行政文化中一切忽視法治、違背法治的因素,確保行政行為法治化,從而適應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需要。(1)在對待自身職責方面的法治精神和法治要求上,行政機關應當自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特別是應當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同時,還應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強化對行政權力的自我約束和監督﹔(2)在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方面的法治精神和法治要求上,行政機關應當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提高制度建設質量﹔理順行政執法體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不斷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始終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三是大力推進司法誠信建設,保証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誠信是司法存在的道德基礎和制度規范,司法誠信代表了國家司法機關在廣大公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司法信用不足,也將使社會信用體系進一步惡化,不利於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專章要求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也是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內容。根據這一要求,司法機關應當做到:(1)加強自身誠信建設,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司法法治原則﹔(2)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堅決打擊不守誠信的違法犯罪行為﹔(3)堅持“誠信為先”的司法價值取向,大力倡導誠信交易的社會風尚。

四是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核心的法治宣傳教育,大力營造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輿論氛圍,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動人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凝聚起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強大力量。具體而言:(1)在理念上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培養公民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以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進而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2)在形式上要注重宣傳實效,豐富形式載體,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採取人民群眾易於接受的宣傳手段,不斷增強法治文化的滲透力﹔(3)在內容上要努力增加法治文化含量,通過鮮活具體的法律案例引導群眾理解法律案例、法律條文背后所蘊含的法律精神、法律價值,不斷提高群眾的法律素質。

作者單位: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