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藝
編者按:互聯網的締造者和網絡戰的始作俑者美國,無疑已經成為世界唯一的網絡強國,並明確將中國作為網絡空間的最大對手。中國要走出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的崛起之路,就必須建立網絡國防力量,形成可對等制衡的新型中美網絡大國關系。同時,我們又面臨網絡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威脅。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創新網絡空間制權理論、研究網絡空間攻防戰法、發展網絡空間武器裝備、建設網絡空間作戰力量、加強網絡空間戰場建設,全面謀劃打贏網絡戰爭。
美國戰略家丹尼爾·奧·格雷厄姆深刻指出:“縱觀人類歷史,凡是那些最有效地從人類活動的一個領域邁向另一個領域的國家,總能獲得巨大的戰略優勢。”這一點已得到人類歷史的反復証明。成功經略海洋,造就了英國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日不落帝國”﹔成功經略太空,確立了美國至今都難以撼動的“太空霸主”地位。進入信息時代,網絡空間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又成為大國新一輪博弈中爭相搶佔的戰略制高點。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空間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開啟經濟繁榮和國家富強大門之時,如果對網絡空間軍事化趨勢缺乏必要的警惕,輕視了來自網絡空間的軍事威脅,忽略了加強網絡空間軍事斗爭准備的重要性,同樣也可能為國家安全留下“阿喀琉斯之踵”,甚至成為導致國家衰亡的導火索和加速劑。“蘇軍士兵銅像事件”中俄羅斯黑客攻擊愛沙尼亞網絡的兵不血刃,“阿拉伯之春”中網絡輿情快速“裂變”力可覆國的巨大威力,利比亞戰爭中北約“網絡黎明”網絡戰分析報告的濃烈殺機等,都給世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預示著人們一直擔心的網絡戰爭正踏著加速的步伐漸行漸近。
當前,我國各類網絡終端和網民數量世界第一,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迅速崛起壯大,網絡經濟規模總量持續增長,網絡空間生產力爆發性增長,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然而,正如國富不等於國強一樣,“網富”也不等於“網強”。網絡空間大而不強、“浮腫虛胖”,就會成為各種敵對勢力覬覦的對象,一旦被其抓住弱點並加以攻擊利用,將嚴重威脅我國國家安全。因此,在注重發展網絡空間生產力、文化力的同時,加強網絡空間軍事斗爭准備,顯著增強網絡空間國防力,是建設網絡強國、打贏未來網絡戰爭的根本保証。加強網絡空間軍事斗爭准備,具體說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創新網絡空間制權理論。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等制權理論發展演進的過程表明,各個歷史階段每一種戰爭空間的出現,隨后都會產生相應的制權理論。新的制權理論又會大大促進和牽引軍事技術的進步,以及軍隊體制編制和作戰方法的革新,成為戰爭形態演變和軍事變革的推進器和催化劑。一名美國學者認為,“21世紀掌握制網權與19世紀掌握制海權、20世紀掌握制空權一樣具有決定意義。”網絡空間是新興的第五作戰領域,應通過深刻揭示網絡空間的戰略意義、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超前謀劃奪取制網權的戰略對策等,推出完整系統的網絡空間制權理論,科學指導網絡空間軍事斗爭。
研究網絡空間攻防戰法。網絡空間作戰屬於典型的“三非”(非對稱、非線式、非接觸)作戰,體現了“三無”(無人、無形、無聲)戰爭的發展趨勢。與傳統作戰樣式相比,網絡空間作戰具有攻防不對稱、作戰界限模糊、作戰手段復合、技術性極強等特點。根植於實體空間作戰的傳統作戰理論明顯不適合於網絡空間作戰,隻有把握網絡空間作戰的根本特點規律,大力研究網絡空間攻防戰法,才能在網絡空間對抗中佔據主動和優勢。例如,網絡空間作戰平戰一體、隱蔽性強,無須兵力調動和調整部署,就可在沒有明顯征兆的情況下,在極短時間內提高攻擊強度和加快攻擊節奏,易達成作戰時間的突然性,新型的網絡閃擊戰將成為未來網絡戰爭的重要作戰樣式。
發展網絡空間武器裝備。要突破武器裝備都是硬件的傳統觀念束縛,樹立軟件也是武器裝備的觀念。注重發展不同作用對象、不同破壞機理、不同用途的網絡空間作戰軟件,形成門類齊全、型號完備的系列化網絡攻防軟件武器裝備。例如,除了病毒、木馬等網絡進攻武器外,還要發展用於網絡防御的專業防火牆、攻擊溯源工具等武器,以及用於網絡偵察的網絡嗅探器、漏洞掃描軟件等武器﹔除了針對互聯網和金融、交通、電信、電力、廣播電視等關鍵業務網的戰略網絡戰武器外,還要發展針對戰場通信網、戰術互聯網等軍用網絡的戰場網絡戰武器﹔除了以降低對方網絡效能為目的的破壞性武器外,還要發展用於穿透對方國家防火牆,大量發布宣傳信息進行輿論造勢的網絡心理戰武器﹔等等。
建設網絡空間作戰力量。在網絡空間這個沒有硝煙的寂靜戰場,縱橫馳騁、沖鋒陷陣的已不再是扛槍的普通士兵,而是用知識武裝起來的高智商、專家型網絡戰士,他們以電腦當武器,鍵盤和鼠標是板機,比特是子彈,拼的不是體能,而是技能和智能。應大力發展和系統整合軍隊各種專業網絡戰力量,形成精干高效的網絡空間作戰正規軍、常備軍,同時還要按照“小核心、大外圍”的思路,加緊建設由網絡民兵、網絡警察、愛國黑客、中大型企業網絡技術人員等構成的地方非專業網絡戰力量。應通過專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定向培養,以及面向社會招聘等多種渠道,廣泛培養和吸納網絡戰人才,尤其是那些特殊領域和作戰急需的“奇才、偏才、怪才”。
加強網絡空間戰場建設。在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帶寬充裕、安全性好、運行高效的軍事信息柵格的同時,還應不斷加強網絡偵察探測,增強網絡空間態勢感知能力,繪制全球網絡地圖﹔積極開拓設置海外網絡戰攻擊陣位,加緊建設全球一體的網絡戰陣位體系﹔通過秘密控守、漏洞儲備、后門植入等,進行大規模網絡戰戰略預置等。網絡空間戰場建設應借鑒美軍等發達國家軍隊的經驗和做法,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20l2年就啟動了“基礎網電作戰(X計劃)”。其中,網絡地圖是“X計劃”的核心,通過信息收集、建立模型及可視化,實時反映世界各地網絡節點的位置及其連接方式,並把相關信息發送到“X計劃”系統中的其他部門。網絡地圖一旦繪制成功,就能生成類似傳統實體空間戰場態勢圖的網絡空間通用作戰態勢圖,大幅降低網絡空間作戰的復雜性和難度。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