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要點“扼要的闡述”

——讀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田心銘

2015年03月11日08:42   來源:紅旗文稿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安排了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他還指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

馬克思在1859年出版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這是他經過15年潛心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他創立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階段性標志。在這本書的序言(以下簡稱《序言》)中,馬克思說明了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過。這一經過同時也是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形成、運用和得到証明的過程。《序言》中說:“我所得到的,並且一經得到就用於指導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可以簡要地表述如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頁。本文以下凡引自《〈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文字,不再加注)接下來,他用800多字的篇幅簡要地表述了這個“總的結果”。恩格斯在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寫的書評中說:“這種德國的經濟學本質上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上的,后者的要點,在本書的序言中已經作了扼要的闡述”。(《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7頁)馬克思后來講到這篇序言時也說過:“在那裡我說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0頁)《序言》中這一段論述,是馬克思本人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所作的最完整最簡明的概括,是理解唯物主義歷史觀最重要的經典文本依據。列寧、毛澤東都曾大段地引用這些論述來闡明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按照黨中央關於原原本本地研讀經典著作的要求來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序言》是一篇必須下工夫認真研讀的著作。本文按照馬克思原文的順序談談對《序言》中闡述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

一、馬克思用四個基本范疇勾畫出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

馬克思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理論思維是運用概念、范疇來把握客觀對象的。人類社會作為有機統一的整體,其基本結構是什麼樣的呢?《序言》中這一段論述明確提出了唯物史觀的四個基本范疇,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界定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運用這些范疇勾畫出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理解這段論述的關鍵是准確把握這裡提出並闡明的“生產關系”范疇。其一,它是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的關系。其二,它是必然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具有客觀性。其三,這種關系是同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也就是說,這些關系的發生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是因生產力的發展階段不同而不同的。

馬克思運用“生產關系”概念提出並闡明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一對范疇。社會的經濟結構是由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的,因為在它上面豎立著上層建筑,所以稱為經濟基礎﹔而所謂上層建筑,就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設施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意識形式。

這樣,唯物史觀最重要的四個范疇都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得到了說明,而社會形態的基本結構也被清晰地勾畫出來了:一定的生產力決定了一定的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在經濟基礎之上豎立著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筑。有了這樣的認識,就可以在科學地把握人類社會整體的基礎上揭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過程

馬克思說:“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構成社會的各種因素在相互作用中推動社會發展,各種因素都起著自己的作用,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什麼呢?這是社會歷史研究中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序言》回答了這個問題:是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1883年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對這一思想做了通俗而透徹的闡述:“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601頁)舊的唯心主義的歷史觀總是從人們的頭腦中,或從社會之外的神秘力量去尋找歷史變遷的終極原因,所以不能正確認識社會歷史的本質和規律。馬克思確立的生產方式在歷史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原理告訴我們,一切社會關系和國家關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論觀點,都應該從相應的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中去理解。這個原理為科學地研究社會歷史奠定了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基礎,如恩格斯所說,它“對於一切歷史科學(凡不是自然科學的科學都是歷史科學)都是一個具有革命意義的發現”。(《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7頁)

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使全部哲學區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別。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關系問題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區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標准。幾千年哲學思想史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競長爭高。但是,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由於社會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性,即使是費爾巴哈那樣杰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一進入社會歷史的理論領域,也陷入了唯心主義。在對社會歷史的認識中,唯心主義歷史觀佔據了統治地位。

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根本錯誤,就是顛倒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把社會意識當作決定的方面。社會存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就是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是歸根到底決定著人們的意識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馬克思揭示了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的過程,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馬克思確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基本原理,從根本上劃清了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界限,標志著在整個世界觀史上實現了變革。恩格斯指出:“人們的意識取決於人們的存在而不是相反,這個原理看來很簡單,但是仔細考察一下也會立即發現,這個原理的最初結論就給一切唯心主義,甚至給最隱蔽的唯心主義當頭一棒。關於一切歷史的東西的全部傳統的和習慣的觀點都被這個原理否定了。政治論証的全部傳統方式崩潰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8頁)確立了這一基本原理,歷史才破天荒第一次被置於它的真正基礎之上。所有關於社會歷史的學問,隻有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推動社會發展

馬克思說:“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 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序言》中這段論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導致社會革命、推動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和一般進程。

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人們以一定的方式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所以生產力一直是在生產關系中運動的。隨著人們需要的變化和生產的發展,生產力總是處於不斷的發展之中,它是社會發展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不斷發展著的生產力必然同相對穩定的生產關系發生矛盾。這是人類社會中最基本的矛盾。適應一定階段生產力的需要而形成的生產關系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形式。當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到原有的生產關系已經不適合它的性質和發展要求時,生產關系就會從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嚴重阻礙生產力的桎梏。這時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根本上變革舊的生產關系,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一定社會的上層建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並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的。當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時,必然要求變革建立在原有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的各個部分都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而改變,並無例外﹔但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上層建筑也有相對的獨立性,上層建筑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現的相對獨立性,所以不同部分的變更並不是同步的,而是“或慢或快” 的。

生產關系在上層建筑領域中反映為法的關系。“財產關系”是經濟關系在法權上的反映,所以馬克思說它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

馬克思主義是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19世紀四五十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自己的新世界觀時,針對著佔據統治地位的唯心史觀,著重強調了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19世紀八九十年代,針對著把唯物史觀歪曲為經濟是唯一決定因素的“經濟唯物主義”,恩格斯著重論述了上層建筑的相對獨立性和能動的反作用,闡明了在經濟歸根到底起決定作用的基礎上各種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歷史辯証法,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

《序言》中還沒有提出“社會基本矛盾”的概念。恩格斯在19世紀70年代曾經把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資料社會化和社會產品被個別資本家所佔有的矛盾稱為“產生現代社會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758頁)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運用唯物辯証法的對立統一規律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總結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不過社會主義社會的這些矛盾,同舊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罷了。”(《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14頁)這一論述將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概括為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重要范疇,蘊含著這兩對矛盾貫穿一切社會形態始終並推動社會發展、在不同社會中有不同性質和表現的思想,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具有與舊社會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發展,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成果。

五、分析社會變革的根據和兩個“決不會”的科學思想

在闡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引起社會變革的規律后,《序言》指出了分析社會變革的根據,作出了兩個“決不會”的科學論斷。

馬克思說:“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沖突並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

揭示社會客觀規律是為了運用它去觀察社會、指導實踐。馬克思提出了考察社會變革的方法論原則。既然是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不是相反,那麼,正如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一樣,判斷一個時代也不能以意識為根據。隻有以社會存在特別是物質生產為根據得出的認識和判斷才是靠得住的。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變化是物質的變化,這些變化具有客觀性,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來指明,因而是考察社會的可靠的根據﹔而各種形式的意識形態是社會存在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一定階級的人們力求克服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沖突、維護自身利益而建立起來的,所以是復雜的、未必符合客觀實際的反映,甚至是虛幻的反映,因而不能作為考察社會的根據,倒是需要根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來解釋各種意識形態為什麼是這樣的。

馬克思根據這樣的考察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隻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隻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隻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社會革命發生的終極原因不是在人們的頭腦中,而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中。因此,當一種生產關系和以它為基礎的社會形態還能夠容納生產力的發展時,這個社會形態是決不會滅亡的﹔當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與現有生產關系發生沖突,要求用新的生產關系取代它時,是決不會有新的生產關系產生出來的。這兩個“決不會”表明,社會革命是不能人為地制造出來的,生產關系是不能主觀隨意地改變的。《序言》中兩個“決不會”的論斷強調指出了社會革命的客觀根源在於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沖突,指出了革命發生的客觀必然性。如果沒有這樣的客觀根源,革命就不會發生,更不會取得勝利。有人用兩個“決不會”來指責、否定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中國革命,這是對馬克思思想的曲解。革命的發生和革命的成功正是社會實踐對其具有客觀根源和客觀必然性的証明。正如恩格斯所言:“把革命的發生歸咎於少數煽動者的惡意那種迷信的時代,早已過去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51頁)

社會的發展是不斷提出和解決一定的歷史任務的過程。一定的歷史任務的提出,是社會中矛盾運動的結果,而不是由人們主觀決定的。它之所以被提出來,是因為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之中。離開一定的客觀條件,歷史的任務不僅不能得到解決,而且不能被提出來。馬克思指出:“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應該做些什麼,應該馬上做些什麼,這當然完全取決於人們將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既定的歷史環境。” 他反對離開客觀歷史條件提出“不著邊際的”、“幻想的問題”。他說對這樣的問題的“唯一的答復應當是對問題本身的批判”。因為,“如果一個方程式的已知各項中不包含解這個方程式的因素,那我們就無法解這個方程式”。(《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458頁)

六、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

馬克思在揭示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形態”的概念,指明了社會形態演進的歷史進程。他說:“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

“社會形態”這個概念是由馬克思創立的,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重要范疇。這是一個從整體上概括一定性質的社會,從而把不同性質的社會、把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區分開來的范疇。與一定的生產力狀況相適應,一定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結合起來,就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在一定的社會形態中,生產方式體現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而上層建筑是由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的經濟基礎決定的,所以劃分不同社會形態的標准,是生產方式,特別是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因此,社會歷史的發展表現為“經濟的社會形態的”演進。

馬克思所說的“古希臘羅馬的”生產方式,也就是古代奴隸制的生產方式。“亞細亞的”生產方式,當時是指東方存在過的以土地公有制為基礎的原始的生產方式。1877年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出版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摩爾根的成果深入研究了人類早期的原始社會,此后便把以“亞細亞的”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社會看作是原始社會后期的、從原始社會到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並用原始社會取代了“亞細亞的”生產方式在社會形態演進中的位置。

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科學地預見到將會“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35頁)的特征。隨著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序言》中提出的社會形態演進的理論發展成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理論。社會形態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從客觀實際中抽象出來又經受了歷史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它揭示了歷史運動的階段性、順序性,揭示了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是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為我們正確地分析各種社會、認識歷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七、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

《序言》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概述, 最后得出了資產階級社會必然滅亡的結論。馬克思說:“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這裡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的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裡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因此,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

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存在以兩個社會階級的存在為前提,一方面是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階級,一方面是失去了生產資料、僅有自己的勞動力可以出賣的無產階級。資本和雇佣勞動的關系決定著這種生產方式的全部性質。資本主義生產實質上就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就是剩余勞動的吸取,因而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是對抗性的生產關系。這種對抗從本質上說不是個人的對抗,而是個人生活於其中的社會關系的對抗。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51頁)

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曾經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歷史上空前強大的生產力。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裡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到一定階段就不可避免地同狹隘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發生沖突,要求炸毀資本主義的外殼。強大的社會化的生產力為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生產准備了物質經濟條件,同時,資本主義越發展,無產階級的力量就越壯大,資產階級社會造就了置自身於死地的社會力量。馬克思說:“這個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后消滅階級。這個階級就是無產階級。”(《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8頁)資產階級社會固有的矛盾決定了它的歷史地位,決定了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個內在地包含著對抗性的社會基本矛盾和階級結構的社會形態,它必然為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將從此開始,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64頁)所以馬克思說“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資產階級社會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

馬克思在《序言》中的經典表述,精辟地闡明了他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我們正確認識人類社會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隻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緊密聯系實際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運用歷史唯物主義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方向。

(本文是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研究”[11JZD00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貴州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責任編輯:李艷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紅旗文稿》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