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工業4.0”時代網絡安全沖擊波來勢濤濤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葉 征

2015年02月26日15:0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當人類開啟新一輪技術革命“工業4.0”大幕時,對於中國正可比“好風憑借力,送爾上青雲”,是實現網絡強國夢難得的一次戰略機遇。面對這樣一個社會升華的新趨勢、激蕩人心的大趨勢,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清晰。信息網絡是“工業4.0”的支撐,卻並不是人類無憂的溫床,就如同一張漂亮的蛛網,可以網到獵物,卻經不起風雨。“工業4.0”時代網絡安全沖擊波已經是不可回避之現實,網絡強國建設新常態所面對的,必將是有網絡安全保障的萬物互聯的未來。

計算機信息網絡發端於美國,最大用戶基數卻落在了中國。中國進入國際互聯網20年,也是人類創造網絡、網絡改變人類的20年。值得深思的是,中國作為網絡開發利用的先行者,真正重視網絡及網絡安全並把網絡強國作為國家目標提出來,僅僅始於去年。因此,2013年也可以說是中國網絡安全戰略覺醒的元年。元年中,美中網絡安全分歧加劇,美國人忙著消弭斯諾登事件影響、起訴中國軍官以轉移視線,中國則在抓緊成立網信安全領導小組、大范圍去“IOE”。此檔口上,人類社會和網絡空間又發生件大事,這就是“工業4.0”概念的橫空出世。

何為“工業4.0”?與網絡安全有什麼關系?有人定義“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回顧歷史,“工業1.0”發生在18世紀末的蒸汽機時代,解放人力,形成制造業﹔“工業2.0”發生在19世紀初的流水線時代,釋放電力,形成規模化生產﹔“工業3.0”發生在20世紀中后期的自動化時代,推出電子信息力,形成精確化制造。而“工業4.0”,則發生在當今智能化、大數據的網絡時代,其標志是信息化與機械化深度融合,人類生產、生活深刻改變。以往每次工業革命,都成了顛覆傳統、推進社會的核動力。“工業4.0”概念的提出,是人類社會發展刮起的又一場颶風,目前正處於生成初期,看似平靜,卻孕育著巨大能量。隨著颶風的成形、翻卷,人類現行的技術模式、生產模式、商業模式、社會模式、思維模式,甚至活動空間、生活方式等,都將隨之旋轉,並被深刻改變。

此番“工業4.0”颶風並不來自於空穴,有著厚重的時代背景與技術成因,本質是工業信息化的智能化,其中網絡是神經,大數據是血脈,算法突破是翅膀。在“工業4.0”背景下,世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物聯網,形成了全覆蓋的雲環境,人類生產過程、產品形態、流通渠道和服務對象,都呈現出一體化趨勢,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將達到空前的默契。各種技術的綜合集成、智能芯片和傳感器的無處不在,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地愉悅與便利。看似無人值守的工廠車間、無人駕駛的各種運行工具、無人操控的各種武器平台等,均將常態化進入人們視野,並以智能的形式廣泛交互。宏觀與微觀世界的巧妙契合,將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穿戴在身上的與蕩漾在宇宙間的、發生在眼前的與深藏於歷史與未來的,很多原本不相關的事物都能瞬間交連,人類生產生活的痕跡或體現在幕后的各種設計控制上,或體現在接受人性化的各種服務上。這是一個社會升華的新趨勢,是一個激蕩人心的大趨勢。

有人撰文,“工業4.0”來勢濤濤,可是中國人還在“淘寶”,斷言此輪機遇沒有中國的份,好像“工業4.0”是西方的專利,中國的禁區,既杞人憂天,也危言聳聽。事實是,面對“工業4.0”大潮,誰也拋棄不了中國,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從前不入流的中國,大數據、物聯網、智能機器人、人造骨骼、3D打印、虹膜技術、遠程服務等都有在搞,而且起步早,起點高,工藝能力和快速實現能力也已達世界水准,對此,我們切不可妄自菲薄。以物聯網為例,中國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據資料統計,產業規模已從2009年1700多億元增長到2012年3650億元,2013年5000多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當前僅交通、物流、環保、醫療保健、電網、安防等領域物聯網應用市場,規模就近千億元。隨著中國網絡安全戰略覺醒效應的深入發酵,戰略指導的不斷強化,相信“工業4.0”對於中國正可比“好風憑借力,送爾上青雲”,是實現網絡強國夢難得的一次戰略機遇。

真正應該令人擔心的,不是我們現實存在的明顯差距,也不是西方世界的一貫態度,而是隨著“工業4.0”一同涌來的更多網絡隱患與安全威脅。形象地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信息網絡是“工業4.0”的支撐,卻並不是人類無憂的溫床,就如同一張漂亮的蛛網,可以網到獵物,卻經不起風雨。從國家安全方面看,“工業4.0”背景下,整體抵御入侵、維護安全的需求越來越高,智能控制將成為社會常態,廣泛互聯生產結構與社會結構的出現,終會把國家安危與網絡安危合二為一,導致國家生存命懸一網。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生產等被“一網打盡”后,國家的網絡化能力必然躋身為國家的核心能力,網絡安全將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國家強盛的關鍵所在。兩年前,美國官方就已宣稱,誰動美國網絡就相當於發動核戰爭,就要用武力予以回擊。展望未來,因網而戰的威脅在增大,幾率在增加。從個體安全方面看,“工業4.0”背景下,個體抵御入侵、維護安全的能力越來越弱,大數據將成為社會生存大米,信息的不斷爆炸與多點泄漏,終會將人類隱私剝得精光,導致數據透明人比比皆是。而且今天個人數據曝光帶來的可能是麻煩,明天帶來的就可能是災難。信息節點的海量增加,無線WiFi的無處不在,使每人每時每刻都可能成為網絡攻擊者或受害者。遭受攻擊的結果亦可能更加嚴重,設計的生產流程失序、運行的交通平台失控、個人的核心數據失蹤、社會的必要活動失聯,任何一項危機出現,都比目前的電腦染毒、網頁被黑可怕得多。

舊的世界在消失,新的時代在召喚,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又到了人類發展的十字路口上。縱觀中國改革開放30余年,從來不缺激情,因此在積極迎接“工業4.0”到來、為絢麗未來歡欣鼓舞的同時,尚須保持必要的矜持和冷靜,居安思危,有備無患。過去,我們在提出網絡安全戰略問題上,起了大早趕了晚集,被美國人譏為“沒有用安全思想和方法影響第一批使用者”,整整耽擱了20年。這次要學早起的鳥兒有虫吃,未雨綢繆,捷足先登。既然“工業4.0”發端於工業,卻受益和影響至整個社會,就不再僅僅是工業控制問題,而是戰略控制問題,這就需要遂行必要的戰略舉措,包括加強頂層安全戰略設計、建立國家網絡風險意識、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健全開放式產品驗証和檢驗機制、進行全民安全素質教育、培育國家與民間網絡攻防能力、有效聚合各種社會力量、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等。在狠抓各項措施落實過程中,中國應始終堅持走國際接軌、自主可控、技術先進、攻防兼備的發展道路,著力獲取關鍵創新能力,創建可信網安環境,朝著人類發展的大方向堅定前行,走好自己的路,干好自己的事。

(文章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