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秦安:國家網絡空間治理有序開展——網絡強國建設之行動

2015年02月26日14:4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中央網信辦作為常設辦事機構,形成了輿情管控、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三位一體”的網絡治理新常態,加緊踐行依法治網的基本策略,有力推進正本清源的專項行動,積極倡導全球網絡治理的中國主張,推動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長遠發展,扎扎實實打出了“籌劃方略、制定規則、強化治理、宣揚主張、謀劃長遠”的“組合拳”,有效地落實了國家網絡空間“一把手”工程,建設網絡強國的大格局已初現端倪。

2014年是中國網絡強國戰略的啟動年,面對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國內國際環境,中央網信辦承擔著擬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方針政策,以及負責全國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和監督執法的重要職能。近一年來,中央網信辦因事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使得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領導管理體系日益清晰,網絡思想文化生態逐漸好轉,網絡空間大國形象和“中國信心”開始顯現,網絡治理基礎工程漸有成效,有力地推動了國家網絡空間“一把手”工程的全面實施。

一、加強頂層設計,形成輿情引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三位一體”網絡治理新常態

作為推動網絡強國戰略的執行機構,中央網信辦成立之初,召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系列重要講話”學習座談會,秉承“忠誠、擔當、創新、廉潔、團結、奉獻”的網信精神全面開展網絡強國建設的頂層設計,重組整合機構,公開遴選和選拔人員,制定工作規則和重點工作,為有效履行職責奠定了基礎。一年來,中央網信辦逐步推動“九龍治網”舊常態向輿情管控、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三位一體”網絡治理協調一致的新常態過渡。

輿情引導方面,中央網信辦高度重視媒體宣傳作用,從國家改革戰略大局出發,強化網絡思維,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為底氣,境內網上輿情發生明顯變化,總體向好,正能量充沛,支持擁護黨和政府的聲音不斷聚集壯大。網絡安全方面,以“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戰略清晰,主動作為,聚合網絡安全專家團隊,組織網絡安全專題研討、實施網絡安全培訓、謀劃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正形成國家隊強大、民族產業崛起、混合經濟可控的多層次網絡安全產業體系。信息化方面,踐行“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打造移動互聯網產業鏈,重視大數據、雲計算產業發展,推進智慧城市和物聯網建設,加強電子商務和網絡購物的統籌推進工作,國家信息化產業將在網絡安全的保障下更好更快的發展。

當前,中央網信辦的組織機構正在不斷健全,全國多個省市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逐步成立,一個覆蓋中央和地方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體系正在形成。中央網信辦正在扭轉“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的管理局面,統籌管理、協調一致的國家網絡空間治理新常態值得期待。

二、制定網絡規則,加緊踐行依法治網的基本策略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后,中國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加快,網絡立法、司法、執法並行並重。中央網信辦切實落實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精神,舉辦“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座談會,提出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發揮法治對引領和規范網絡行為的主導性作用。

實踐中,中央網信辦聚焦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對重要技術產品和服務提出安全管理要求。召開重點網站負責人座談會,研討重點網站如何做依法辦網的踐行者和推進網絡空間法治的引領者。小組成立后僅3個月,中央網信辦5月22日發布消息稱,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保障中國用戶合法利益,我國即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對於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技術產品和服務,須通過網絡安全審查。5月9日,中央網信辦下發《關於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安全管理的通知》。10月,網信辦稱將出台APP應用程序發展管理辦法。11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網信辦政策法規局表示,正在抓緊制定網絡安全法。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已有初稿,電子商務法也正在抓緊起草和調研。

2014年歲末,中央網信辦又召開了“網絡安全標准化工作座談會”,提出網絡安全標准的制訂關系業界發展的根基和未來,中國需要從戰略博弈的角度出發,推進網絡安全技術標准的制訂和完善,以“公正、公平”的方式推進網絡安全標准化建設。

依法治網,是統籌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的根基之舉,中央網信辦聚焦長治久安,踐行依法治網的網絡強國理念,完善網絡空間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創新協同多元力量參與完善國家網絡法治體系的新模式,使依靠法制來規范管理網絡行為的能力越來越強。在未來的工作中,必將形成驅散“網絡霧霾”的國家網絡空間治理長效機制。

三、實施網絡治理,有力推進正本清源的專項行動

中央網信辦成立之后,積極探索網絡空間多部門“協同治理”新模式,在互聯網領域開展了20余項專項行動,效果顯著。4月13日,開展“淨網2014”治理行動,通過線面結合的方式整治網絡亂象,對各類涉及互聯網的不法行為依法進行了深入、持久、卓有成效的治理,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傳播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行為,推進網上整體面貌顯著改觀。

年初,開展“打擊偽基站”專項行動,依法整治影響公共通信秩序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6月12日,“劍網2014”專項行動,規范網絡轉載行為,進一步加強網絡版權執法監管工作,打擊網絡侵權盜版,淨化網絡版權環境。6月20日,“鏟除網上暴恐音視頻”專項行動有效遏制暴恐音視頻網上傳播勢頭,形成了反對暴恐的強大聲勢,為維護社會穩定和實現長治久安筑牢網絡防線。

為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淨化網絡廣告市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開展了整治互聯網重點領域廣告專項行動。中央網信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工商總局召開“整治網絡彈窗”專題座談會,專項研究治理網絡彈窗亂象,進一步加大對網絡彈窗的整治力度,嚴肅查處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木馬病毒、詐騙信息等非法彈窗行為。同時,開展微信等移動即時通信工具治理專項行動,推動互聯網企業自查自糾,有效遏制了利用移動即時通信工具破壞網絡傳播秩序、危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各類專項行動針對網上突出問題,務實推進專項治理,網上輿論生態明顯好轉,網絡空間日漸清朗。

四、開展網絡外交,積極倡導全球治理的網絡中國主張

2014年,中國網絡空間治理不僅著眼國內,更積極參與到全球治理大格局中。習總書記在中美元首會晤、巴西國會演講等多個國際場合推動國際網絡治理,展開網絡外交。習總書記明確提出建設構筑“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絡治理體系,表述了更能廣為世人接受的“中國主張”。

中央網信辦在一系列世界級的網絡盛會上接連發出“中國聲音”,無論是主場還是客場,都宣示了“中國主張”。11月19日,首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以“互通互聯,共享共治”為主題,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搭建國際平台,為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搭建中國平台,讓全世界在這個平台上交流思想、探索規律、凝聚共識。在12月2日,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中央網信辦主任魯煒發表主旨演講,闡述信任在中美網絡關系中的重要性,並呼吁中美之間“合作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另外,中國還在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夏季達沃斯論壇等場合闡釋中國網絡治理的立場和主張。從各國反響看,對中國網絡治理“點贊”者日眾。我國在網絡外交舞台上亮出中國底線、發出中國聲音、展示中國風范得到肯定和支持。

五、啟動基礎工程,推動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長遠發展

斯諾登、XP停服等事件敲響了我國網絡安全的警鐘。中央網信辦及時啟動網絡強國建設“基礎工程”,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強化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產業基礎,切實夯實思想意識、物質條件基礎,扎實推動網絡強國建設。

2014年11月24日至30日,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成功舉辦,倡導“共建網絡安全,共享網絡文明”,提升了公眾的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活動提出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不斷增強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切實維護網絡安全,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有力保障。2014年10月15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推動信息企業提升產能水平和實行兼並重組、規范企業治理,形成信息產業良性自我發展能力。與此同時,銀行去IOE化浪潮漸起,高校與互聯網企業舉辦多場網絡靶場挑戰賽加速網絡安全人才建設,國家網絡空間一系列“基礎工程”正在有序開展。

在網絡強國建設中,中國還需要啟動更多網絡空間“基礎工程”建設,特別是國家級網絡靶場建設、網絡攻防演練統籌協調、自主可控國產化網絡產品研發、網絡經濟自主發展以及加快中國特色網絡空間智庫建設等方面,需要以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系統配套措施推動其快速健康發展。

(作者系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特評研究員)

(文章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