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於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勇於承擔、善於擔當網絡強國建設的智庫責任,我們理所當然、義不容辭。
“網可興邦、亦可覆國”。網絡時代,網興中華才是大智慧。智庫被譽為國家的“智商”,服務公共政策是其“天然基因”。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全新的生存空間和作戰領域,智庫必須積極把握其本質規律,通過網絡把自己的發展和民族的興旺緊密結合起來,堅持科學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堅持改革創新,規范發展,為建設網絡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崛起奉獻大智慧。
“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網絡時代,網聚智慧才有大目標。智庫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必須以網絡為工具、以網絡為平台,以網絡為渠道。始終認識到“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的偉人感悟,已經演化為網絡空間的“高手在民間”,堅持“以民心為我心”,“接地氣才能有底氣”,既籌劃大政方略,也引領社會思潮,聚焦為人民服務的大目標。
“天下皆知美為美,天下皆知善為善” 。網絡時代,網羅世界才有大格局。智庫要擴大世界影響力,提升國家軟實力,就需要認識到,互聯互通的網絡鑄就了信息“新絲路”,網絡智庫的思想成果就是網上絲路的“駝鈴聲”。中國智庫隻有站在全人類共同的福祉上,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才能凝聚共識,在網絡空間,這個人類社會最大“命運共同體”,塑造合作共贏的大格局。
“智者無慮、勇者無懼” 。我們可以始終是勇者,但我們不可能總是智者。因此,要在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的路上智勇雙全、化險為夷,就需要網聚力量、網聚智慧、網羅天下,讓中國特色的智庫體系成為建設網絡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和世界網絡空間繁榮昌盛的智慧保障。
(文章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