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網絡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且重塑了政治集團的斗爭模式。網絡空間軍事化趨勢明顯,已經成為陸海空天之外的第五大作戰領域。習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應對網絡空間軍事威脅已經成為網絡強國建設的核心任務,也應該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的重要內容,必須將中國軍事智庫作為“謀長遠、定國運、零基礎”的網絡強國戰略工程,構建“重規劃、講科學、善博弈”的網絡智庫研究格局,形成“獨立性、差別化、正能量”的智庫運行制度模式,在國家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凝聚維護網絡空間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智慧力量。
網絡社會正快速發展,呈現出交叉融合的兩條主線,一個是物聯網帶來的互聯壹世界,一個是大數據引領的人類雲生活。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知識堆積、思想碰撞的人類新紀元,國家政權如何在網絡化的國際環境中科學決策和准確博弈,成為“生存還是毀滅”的莎士比亞式命題。2014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全面加強中國智庫的國家軟實力建設,將其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緊落實。國家以落實決策咨詢制度來應對網絡時代的海量信息,以新型智庫的科學研究成果來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充分體現了中國智庫建設的戰略視角和重要地位。對於智庫建設其中還隱含了一個重要命題,就是國家安全,這是“養肥還是長壯”的民族選擇。尤其是美國成立網絡空間司令部,大幅擴編133支全球作戰的網絡戰部隊,甚至公開網絡空間聯合作戰條令之后,我們更需要把應對網絡空間軍事化趨勢全盤納入到智庫建設當中,才能夠保持中國軍事智庫的正確定位和使命擔當。
一、明危則警、知恥后用:網絡空間的中國軍事智庫建設已經刻不容緩,作為“謀長遠、定國運、零基礎”的戰略工程,地位作用相當於“航海舵手的燈塔”
明代《子匯》曾言:“所貴聖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眾共治”。這是封建社會理想化的聖人政治,即以一智求一治,國家遇明帝則興,逢昏君則殤。知識的貧乏和信息的閉塞是延續寡頭統治的基礎,能夠決策咨詢的是極少數的、深得寵信的智囊。隨著人類社會的知識持續積累、科技不斷進步,尤其是網絡空間帶來的全球信息化,使得智囊人士組合成專業智庫,成為政府決策的咨詢機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持作用。21世紀以來,我國逐漸成為了網絡安全威脅的重災區、病毒攻擊的試驗場、意識滲透的策源地,安全狀況相當堪憂,小險頻發、大危在蓄,戰略對手一直精心准備著致命一擊。而目前“九龍治水、軍地各路”的發展現狀強烈要求加強中國軍事智庫建設,使之能夠站在戰爭威脅的鳥瞰視角,以國家安全為准繩,重新梳理和有效改進網絡建設,強化網絡對抗綜合能力,打下和平崛起的博弈基礎,給在信息汪洋中奮勇前行的中國執政黨,點亮一盞遠方的燈塔。
第一,文化競爭的長期博弈取決於智庫對決。文化是最終競爭力,源自企業競爭成敗的得失標准,后來成為了國際社會對國家博弈的普遍共識。網絡戰不以鋼鐵武裝正面對決而角力,卻以數據軟件擄心癱能而控制,博弈正是網絡空間的基本行為特征。網絡空間建設內容包括網絡基礎、核心硬件、軟件科學、全球資源、管理模式、網民素質和環境營造等諸多文化因素。越是復雜結構,越是需要科學建模,越是需要智慧參與。相對於體現政治生態的政府,集中民族智慧的智庫,則更能夠全面反映國家博弈中的態勢感知、持續設計和准確發力,是網絡空間最直接的對決力量。一是預測性,即及時地預警危險和預知良機。與生活在權力閣樓中受限的決策者不同,智庫是生活在民間的,能夠更加快速地了解網絡空間的情況變化,形成豐厚的信息儲備和甄別基礎,對未來發展提出可信預測,對安全風險作出及時預警﹔二是長遠性,即正確道路指向和持續能力積累。不同於國家普選、政黨換屆、領導人更替等決策者的角色改變,智庫在長期博弈過程中保持著一貫作風和經驗繼承,這對於其向新決策者提供中立性的建議咨詢是很有裨益的﹔三是准確性,即整體發展設計和適時行為調整。和決策機構的部門管理模式不同,每個智庫在建立之初就有了很精細的術業分工和交流機制,能夠在不同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相對准確的科學結論,這對於決策者綜合多種意見,擇優去劣、兼顧百家地進行頂層設計和政策實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信息國家的最終命運依賴於智庫興兵。網絡空間的世界博弈早已開始,新時代的國家安全需要我們用新的戰爭思維去重新詮釋,而這種詮釋的科學基礎就是智庫的軍事見識,這體現在其能否在武裝力量和戰爭基礎兩個方面,對決策者給予咨詢性的理論引導和實踐支撐。一是話語權關乎著軍心向背。人類生活對網絡日漸依賴,網絡話語權逐漸成為現實世界的真相公布者和真理持有者,對人們的精神生活和價值取向起到潛移默化的滲透控制作用。兵來自於民,對於下一代互聯網上成長的中國士兵,智庫必須拿出掌握網絡話語權的有效方法,才能夠使得他們成為聽中國話的武裝力量﹔二是高技術捆綁了戰爭基礎。我國能源、通信、金融、交通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基礎設施對網絡依賴程度與日俱增,可是缺少自主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系統安全性十分脆弱。美明確將我重要基礎設施和戰爭潛力目標納入網絡攻擊范疇,一旦需要,可以摧毀這些流沙上的城堡。而解決我國關鍵基礎網絡的根基沙化問題,需要智庫的長遠設計和逐步引導,以提供戰略決策支持。
第三,我國網絡的安全現狀根植於智庫近零。據統計,中國現有決策咨詢研究機構2500余家,直接或間接為政府服務的“智庫型”研究機構達2000家,但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深入研究軍事安全的屈指可數,而真正關注網絡空間安全的幾近於零。雖然有些咨詢機構也開展了一些相關研究,但是自身結構的不完整性使得研究成果很難被決策者採納。一是脫離實踐的學院派。主要由一些學究式教授和科研院所人員組成,脫離安全對抗一線,缺少對網絡安全的切身感受和實踐體會,隻能以墨守成規的書本知識來思考新生空間的混沌問題﹔二是脫離群眾的領袖派。主要由一些在職或剛退下來的領導擔綱,長官意識和思維定式已經形成,習慣以過去的成功經驗來套用眼下問題﹔三是脫離科學的奮進派。主要是一些“憤青”的年輕人,由於有著氣勢壓倒一切的共同願景而組合在一起,不肯俯下身子搞科研,往往以標新立異代替了上下求索。
二、遠謀近攻、智取力爭:網絡空間的中國軍事智庫建設必須致遠經略,構建“重規劃、講科學、善博弈”的研究格局,工作重點應放在“誰要動我的奶酪”
2010年3月,中國汽車吉利控股集團收購沃爾沃公司﹔2012年12月,中國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2012年2月,中國華為公司並購美國3COM公司失敗,被華盛頓以安全為由阻止。對比三個案例,能夠發現智庫在背后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告訴決策者哪些產業出於時代變遷和自身結構調整可以或者需要交出去,哪些產業事關國家安全或長遠戰略必須把握在自己手裡,即你可以抹我的黃油,但是決不能動我的奶酪。這是打造信息強國的智慧基礎。中國軍事智庫在網絡空間需要精心研究和苦心經營的事情很多,核心任務是要提高國家的綜合網絡對抗能力,為政府和軍隊提供真知灼見和妙計良策。
第一,長遠戰略上藏謀。2013年6月,“棱鏡門”事件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通過進入微軟、谷歌、蘋果、雅虎等九大網絡巨頭的服務器,監控美國公民和對手國家的網絡活動。通過事件不難發現:美國以本土為中心,大力構建全球組網、遠程操控的網絡攻擊竊密體系,對我常態化監視。或許我們的治國之策和治軍之略尚未出家門,美國就已經完成了甄別和分析,作出了評估和預測。在這個短期內無法改變的背景下,如何提供決策智慧和如何隱藏戰略企圖,將是中國軍事智庫的長期目標。歸納軍事智庫需要協助政府長遠經略的主要內容,一是找到對手的死穴。網絡空間浩瀚博大,這樣的巨型復雜系統既符合盛水木桶的短板理論,又具有六度模型的可達特征,即以非對稱、超限戰等方式破敵體系的漏洞肯定是存在的,關鍵是能否找得到﹔二是打造可用的殺器。網絡空間建設的內容很多,軍事智庫需要拋棄以前跟隨式思考的吸引眼球模式,組織非盈利性獨立研究,指出輕重緩急、虛實難易,在咨詢的准確性、全面性、操作性上下功夫﹔三是藏匿真實的意圖。情報界有句名言,大量信息等於沒有信息。中國軍事智庫必須具有制造煙幕彈的能力,使得真實意圖隱藏在海量有關信息裡,讓對手陷入數據沼澤而難以區判,錯過攔阻時機,使我逐步奪回主動權和制高點。
第二,常態對抗上求衡。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名在街頭售賣水果的青年,因抗議執法人員的粗暴對待而自焚身亡,以此為起因,全國相繼發生大規模社會動亂,直接導致政府垮台。身在幕后的美國抓住網絡輿情的發酵和導控契機,利用維基解密發現甚至發明真相,利用推特平台推送真相,以兵不血刃的方式顛覆了別國政權。通過事件不難發現:常態化的網絡對抗一直存在,尤其在意識形態領域更是日趨白熱化,只是由於網絡戰沒有硝煙戰火,成為“被模糊”的隱形戰爭。但是我們的軍事智庫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和現實性,認識到在目前暫時劣勢情況下,我們不能死守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在動態戰中自打自個、求得平衡。其中有兩項緊要工作需要軍事智庫盡早謀劃,一是全軍的網絡戰爭思維。人類的文明程度影響著戰爭的暴力樣式,網絡戰充滿技術智慧,戰爭特征不明顯,雖然能夠控制兵器、癱毀國本、攻心奪魄,但是還沒有被真正重視。網絡空間軍事斗爭准備要讓傳統作戰力量都具有網絡戰思維,以實現機械戰甲和智能中樞的高度融合。二是全國的軍民融合理念。網絡空間打通了虛實兩界,無網不在的世界形成了無處不在的全域戰場,軍民的界限早就難以界定。所以軍隊不能只是考慮值守營門,人民也不能逃避游俠責任,軍事智庫要幫助決策者制定最佳軍民融合模型,整合軍隊防御、國家安全、信息產業和自由網民等各方力量,增加常態對抗上的制衡籌碼。
第三,應急事件上搶攻。2013年2月,美國網絡安全公司曼迪昂特公布了一份揭露中國網絡間諜組織的報告,聲稱有足夠証據可以証明網絡間諜組織APT1來自中國,是中國政府支持的長期從事網絡間諜的組織。通過事件不難發現:和美國網絡戰行動相比,我們在技術和能力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軍事智庫必須要積極參與到我國網絡安全實踐,這樣才能夠避免在應急事件上經常陷入被動。具體來講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心態上要平和。作為在“中國威脅論”環境中成長的網絡空間力量,應該習慣面對各種指責和非難,潛下心來提升能力,實力才是硬道理﹔二是准備上要充分。在我安全預警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可以採取智慧彌補的方式,做到事有預案,不打無准備之仗﹔三是動作上要搶先。目前網絡空間綜合能力我們不佔上風,不能把握話語權就要尋隙搶得話筒,巧用讓國際支持的地利和讓敵接招的先機,改變處處挨打的被動局面。
三、求全擇用、內緊外鬆:網絡空間的中國軍事智庫建設需要高效運行,統籌“獨立性、差別化、正能量”的制度模式,實現目標是創新“有為的中國特色”
中國軍事智庫的首要問題是高效運行。面對日益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兼顧要素齊全和重點可用,讓自由的靈魂從事踏實的研究,發揮智庫制度優越性,把我們的特色變成特長,才能夠和強敵在同一個戰略高度上對話或對抗。
第一,借鑒美式“旋轉門”模式的組織構建和人才交流機制。旋轉門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由流動和主動選擇,這是打造精英樂園的前提條件。美國智庫成員一般在政治要員和研究人員之間身份變換,使得智庫成為政府要員的“供應商”和“落腳點”,保証了決策者和咨詢者彼此間的思想統一和有效合作。在此基礎上,中國軍事智庫要結合中國特色和實際,讓旋轉門對外有更大的開放性,對內有更高的選擇性,使得政要、精兵、奇才、大儒等都列入選擇,以高能組合代替專家扎堆,用靈活完善的用人機制打造實用型智庫。
第二,改良蘇聯“黨內參”模式的進程參與和效果檢驗機制。內參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智庫先知和政府決策有直達通道,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特色發揮。網絡空間具有高速變化的動態結構,時間的及時性往往就是決策的高效性,社會主義國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也能夠讓智庫的可信咨詢在第一時間發揮作用。隻要我們用全進程效果檢驗機制提高智庫的咨詢准確性,就能夠達到讓西方國家智庫望塵莫及的高效運轉。
第三,仿效公司“合同制”模式的內部競爭和外部激勵機制。合同制的最大特點就是知權明責和分工合力,這是實現組織目標的基本保障。智庫的主體是人才精英,而精英成長既需要榮譽牽引,也需要優越環境,脫離物質條件一味要求高端智庫是不明智的。內部競爭可以淘汰低端精英,外部激勵可以保留高級精英,管理上的企業化能夠有效促進智庫獨立思考和認真研究。中國是個有民族大義和奉獻精神的國家,再輔以物質激勵制度,必將調動智庫精英的最大聰明才智,提出高質量的決策咨詢。
第四,沿用中國“和諧夢”模式的課題設計和管理監督機制。和諧夢的最大特點就是廣泛參與和統一目標,這是應對網絡安全的最終模式。網絡空間對中國和平發展是機遇和挑戰並存,而先天落后並不可怕,關鍵是今后的每步路都能夠走准落實,這就要求我們的軍事智庫具有強大的糾偏功能。傳統智庫常用的內部監督、協會自治、政府監管等,並不能保証中國軍事智庫的健壯發展,必須在整體設計上引入全面參與的廣泛監督,才能夠推動中國特色新型軍事智庫在大有作為的路子上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