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辜勝阻:借力“雙轉移”推動就地城鎮化

2015年01月12日17:0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李曉明)在近日召開的第4屆中國新型城鎮化峰會上,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指出,過去農民工大規模“候鳥式遷徙”的代價是6000萬留守兒童和幾千萬的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這些家庭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要借助“產業轉移和勞動力回流”為主要特征的“雙轉移”推力,實現就地的城鎮化模式。

辜勝阻在對城鎮化進行大量的調研基礎上提出了兩個“80%至90%”的概念:一方面,調查發現,80%至90%的新生代農民,願意生活和工作在大城市﹔另一方面,當前80至90%的農民工在城市的就業是不穩定的,孩子上學等也是難題。差別化的落戶政策,使一些小城市放開戶籍沒有吸引力,但留在大城市又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房價太高,二是生活成本太高,沒辦法實現住房夢、安居夢。

是異地轉移還是就地城鎮化?是把“大城市做大”還是“把小城市做多”?對此,辜勝阻說,應該是兩個過程都有。就像政府工作報告裡說的,既要落戶1億人,又要就地轉移1億人。他指出,過去農民工大規模“候鳥式遷徙”的代價是6000萬留守兒童和幾千萬的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這些家庭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過30多年大規模的異地轉移之后,我們更要反思這樣一種異地轉移城鎮化的巨大代價,更好地推進就地城鎮化。

當前中國經濟出現了“以產業轉移和勞動力回流”為主要特征的“雙轉移”,這種雙轉移推力和拉力,帶動了產業和勞動力向中西部轉移。應當借助“雙轉移”推力,推動“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城鎮化。即把有穩定就業、有穩定住房的人優先城鎮化,讓在大城市尋找不到幸福感的農民工,向家鄉附近的中小城市尋求發展,產業轉移了就有工作,又能就近和家人在一起。

在會上,辜勝阻指出,就地城鎮化必須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尤其是農民的土地收益權。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第七次會議討論了農村土地流轉、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問題,明確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前提下的三權分置,明確指出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

“上述政策明確了土地不可以私有化,但土地可以資本化。”辜勝阻說。他認為,農地流轉等一系列政策喚醒了農村沉睡的土地市場,不僅使得農民能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一定收入,而且可以幫助地方政府通過健全農村土地融資市場,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注入活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辜勝阻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