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注重提高鄉鎮的整體工作能力

孫學祥

2015年01月04日15:5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重視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好干部標准,把熱情關心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採取有力措施,把中央對基層干部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的要求落到實處。

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是黨執政的基礎層級。鄉鎮干部是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骨干、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鄉鎮干部直接面對基層群眾,在一線處理各種矛盾糾紛,工作壓力大,很多鄉鎮地處艱苦邊遠地區,經濟發展滯后,工作條件差,干部晉升空間有限、待遇不高。加強基層,打牢基礎,理應更加關心關愛鄉鎮干部,為他們減壓力、卸負擔、強保障、提待遇,給他們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營造更好的環境。客觀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部分鄉鎮干部隊伍的結構、個體素質和團隊的整體功能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很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低標准做事,低要求做人。目前,鄉鎮干部主要存在兩種狀況:第一種類型干部是家在鄉鎮的部分老同志,在鄉鎮工作幾十年沒有調整或調動過,工作習慣按部就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部分鄉鎮干部從“老黃牛”變成了“老黃油”,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第二種類型干部是參加工作不久或異地交流干部,部分干部不安心鄉鎮工作,不願留在鄉鎮,“走讀”現象嚴重,有的甚至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找門路、跑調動上,工作敷衍應付,得過且過。不少干部久而久之產生了拖拉懶散的作風,甚至主動降低工作標准和做人的要求,凡事隻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

二是疲於應付不願擔當。鄉鎮干部的事務繁瑣、工作量大,一個人身兼數職,幾乎是“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雞毛蒜皮”,任務重、責任多、壓力大。疲於應付各項工作,致使部分干部對工作、對事業缺失應有的責任心和強烈的內在動力。對群眾的訴求推諉扯皮,敷衍了事,不願擔當的情況司空見慣。

三是住在鄉村不沾泥。部分鄉鎮干部駐村入戶少,“走村”現象嚴重,有些干部下村也就報報到,轉一圈,打個蘸水就回到了鄉鎮,幾乎都不在村上住宿,開展工作就開開會,把鄉鎮的工作要求講一遍,轉身就丟給村(社區)干部,平時用電話“遙控”指揮,群眾長期見不到干部的身影。個別鄉鎮干部甚至還有見到群眾就繞道避開的情況,內心深處根本沒有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心思和想法。

四是回避矛盾,破題不多,揭題不力。目前,鄉鎮工作有三怕:一怕超生,二怕上訪,三怕死人。出現超生,一票否決,等於一年工作白干﹔遇到上訪,就有麻煩,擺平就得出錢買平安﹔安全生產,出現事故,就要追究責任,甚至丟官帽。整體合力效應難以形成,面對諸多難題束手無策,萬事隻求平安過渡別惹麻煩。

五是定力不足,扎不下根。一些干部感覺鄉鎮工作條件艱苦、壓力大、任務重、福利待遇差,導致有的干部不安心工作,一定程度存在“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經常以開會、辦事、跑項目、爭取資金為由,隔三差五往外跑,靜不下心、沉不下氣,融入不了基層工作,聯系服務不了基層群眾。

要注重提高鄉鎮的整體工作能力,必須深入貫徹《關於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處理好五個關系,堅決維護鄉鎮班子的團結統一。正確處理好鄉鎮黨委、人大和政府三套班子的關系,提高依法執政能力﹔處理好書記、鄉鎮長和人大主席的關系,提高統籌協調能力﹔處理好正職與副職的關系,提高團結干事能力﹔處理好外地干部與本地干部的關系,提高整體團隊能力﹔處理好領導與職工的關系,提高聯系服務群眾能力。

二、強化六大修煉,筑牢班子成員思想道德基礎。一是決不逾越紀律的紅線,打造清正廉潔隊伍。二是絕不觸碰法律的高壓線,打造依法守法隊伍。三是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打造務實為民隊伍。四是時刻不忘黨性錘煉,打造作風過硬隊伍。五是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思想純正隊伍。六是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切實轉變作風,打造團結協作隊伍。

三、著力解決六大問題,全面提升戰斗士氣和水平。一是加強教育培訓,解決理想信念淡化的問題。二是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解決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的問題。針對部分鄉鎮班子、鄉鎮站所和村“兩委”班子不健全、不團結、軟弱渙散、無所作為,不正常開展組織生活,促發展、保穩定的能力不強的問題,要及時給予教育、指導和幫助﹔針對少數鄉鎮黨委書記和黨(總)支部書記對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履行不到位,對基層黨建不會抓、抓不好,要堅決給予調整和撤換﹔針對部分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缺乏經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發展黨員、培養村級后備干部搞“近親繁殖”,流動黨員管理不到位的問題,要對領導班子進行督促、指導和調整﹔針對村級事務的決策和管理不民主,黨務、政務、村務、財務運行“陽光用權”工程落實不到位,群眾意見大的問題,要加大檢查指導力度,促使其規范和公開。三是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解決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的問題。四是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五是加強群眾工作能力建設,解決不會做和做不好群眾工作的問題。六是加強群眾路線教育,解決聯系和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七是加強法治教育和黨規黨法教育,解決不依法辦事,法治意識、紀律意識、黨的意識淡薄的問題。

四、加強作風建設,培養鄉鎮“三子”干部團隊。“三子”干部就是指“泥腿子、嘴巴子、筆杆子”干部。鄉鎮工作最需要的是熟悉農村工作的“泥腿子”,會用群眾語言做群眾工作的“嘴巴子”,會總結群眾工作經驗和反映群眾訴求提筆能寫的“筆杆子”。要有效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就必須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培養好“三子”干部。(作者單位:中共南華縣委黨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