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王強:深刻認識和把握作風建設“新常態”

2014年12月30日15:3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深刻認識和把握作風建設“新常態”

如何正確認識和准確把握作風建設“新常態”,盡快適應和不斷鞏固作風建設成果,是黨員干部必須深入思考和認真回答的問題。鞏固作風建設“新常態”,必須按照“新”的要求,把著力點放在營造“常態”上,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當前,在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方面,少數黨員干部身上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對“新常態”要求認識不到位,頂風違紀。少數黨員干部缺乏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主觀意識,結果踩了“紅線”、闖了“雷區”,教訓十分深刻。二是對“新常態”要求理解不到位,滿腹牢騷。作風的轉變,不可避免地讓一些習慣了“傳統節奏”的人難以適應。有些黨員干部認為抓工作紀律過於嚴格,由此滿腹牢騷,甚至對加強作風建設產生抵觸情緒。三是對“新常態”要求執行不到位,陽奉陰違。“新常態”下作風問題的表現形態日趨隱蔽化,穿上了隱身衣。對於這些隱蔽化、變異化的問題,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並採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必須做到持之以恆。古語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改進作風是一場與既得利益、行為習慣、社會陋習的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極大的耐心、勇氣和毅力。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一樣,一旦停下來,作風建設的巨石就可能滾落下來,甚至滾到比原點更遠的地方。前一階段我們在作風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在廣大干部群眾最擔心的是雨過地皮濕、不正之風反彈回潮,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態、保持長效。因此,我們一定要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使作風建設各項要求真正落地生根。特別是要深入推進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韌勁、保持持續性,形成經常抓、長期抓的工作機制,以作風建設“新常態”的新成效取信於民。

必須抓住重要節點。緊盯重要節點,以突出問題的解決帶動作風全面好轉,是加強作風建設的一條有效經驗,必須在下一步工作中很好地堅持。要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圍繞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日,嚴格紀律要求,繼續開展明察暗訪,堅決查處公款購買節日用品、公款辦理會員卡和消費卡、公款互相宴請等問題,把全年的作風改進工作串成一條連貫的“線”,讓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繃緊作風建設的弦。要解決具體問題,針對作風問題日趨隱蔽的新特點,及時研究和發現作風問題的新變化、新形式,堅持抓早抓小,對新發現的問題露頭就打,防止各類作風問題改頭換面、“登堂入室”。要不斷總結提高,對抓作風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總結,從工作要求入手,注重探索創新,在實踐中深化認識,逐步形成制度﹔制度規定要具體可行,使大多數人做得到,進而增強制度的執行力。

必須強化監督問責。鞏固作風建設“新常態”離不開監督執紀和懲戒問責的保証。過往的教訓告訴我們,一旦監督問責稍有懈怠,制度約束就會出現“破窗效應”,不良風氣馬上就會卷土重來。因此,必須堅持“嚴”字當頭,狠抓監督執紀問責。一是嚴格監督。要開展經常性明察暗訪,下大力氣破除那些大家習以為常、影響作風建設的潛規則、老習慣,使作風建設“新常態”的要求成為黨員干部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二是嚴肅執紀。要敢於動真碰硬,敢於嚴查深挖,著重查處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出現的頂風違紀問題,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向社會發出執紀必嚴的明確信號。三是從嚴問責。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履行好抓班子、帶隊伍的職責,教育、引導和監督工作人員遵守紀律、改進作風、完成好本職工作,這是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期抓的根本保証。對工作不力、要求不嚴、出現問題並產生嚴重影響和損失的地區和部門,要嚴格追究其領導責任。

(作者系遼寧省鞍山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