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者解讀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辜勝阻:“新常態”關鍵在於“新” 經濟發展要重塑新動力

2014年12月12日14:3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萬鵬)12月11日,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部署“新常態”下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思路是本次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會議明確了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工作中心,強調了科學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工作主線,闡述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九大特征”,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八大注重”,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隨著一系列關鍵領域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常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辜勝阻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常態”關鍵在於“新”,當前的經濟工作需要順應“新常態”,重塑新動力。

辜勝阻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往年相比,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新常態”的大邏輯謀劃新一年的經濟工作,這是最大的“不一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科學認識當前形勢,准確研判未來走勢,必須歷史地、辯証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准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新常態”關鍵在“新”,表明老路走不通了,經濟發展必須從傳統動力切換到新動力。當前,中國經濟轉型面臨四大陣痛:制造業要去產能化、金融要去杠杆化、房地產要去泡沫化、環境要去污染化,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要由過去靠“人口紅利”、“土地紅利”轉向靠改革創新的“制度紅利”。新常態有很多標志,最重要的是:第一,經濟增長的速度變化,由過去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七時代”。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調速不減勢”,“新常態”下要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症的速度。第二,經濟增長的動力變化,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創新驅動”。“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讓創新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引擎。第三,經濟增長的結構變化,由以工業為主的增長轉為以服務業為主的增長,對外開放中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動、調整經濟結構的主動、改革開放的主動,贏得在經濟發展上的主動和國際競爭中的主動。第四,經濟發展質量的變化,從過去過度重視經濟增長速度轉向著重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要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辜勝阻強調,認識新常態,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並非偶然,這與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密切相關。因此我們要順應新常態,重塑新動力。未來十年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十年。要進一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社會生產效率。我國在經歷了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發展階段后,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時代已來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增長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落實創新活動的全面化和創新成果的產業化,需要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雙輪驅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影響每個人的生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創新能優化風險收益結構,保障企業穩步前行。要通過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構建與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體系,實現科技與金融的無縫對接。

辜勝阻表示,引領新常態,要看到新一輪創業創新浪潮正在成為新常態的新動力。今年他在十多個省市的實地調查表明,簡政放權的改革和新一輪的互聯網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的創業浪潮。創業與創新是一對“孿生兄弟”。新一輪的創業創新浪潮是穩定中國經濟增長,推動產業升級的重大引擎。通過創業推進產業化的創新,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有利於將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形成新的增長點﹔也有利於帶動就業,更好地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當前出現的新一輪創業浪潮有四大動力。一是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創業門檻與成本,推動新的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二是新一代的互聯網技術發展帶動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管理機制的創新,引領新一輪互聯網創業浪潮。第三是高新區與科技園區作為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引領新一輪聚合創業浪潮。第四是當前出現的並購熱刺激“職業創業人”崛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政府要創造更好市場競爭環境,培育市場化的創新機制,在保護產權、維護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強化激勵機制、集聚優秀人才等方面積極作為。這將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創業浪潮。

辜勝阻說,適應新常態,要高度關注結構性矛盾下的風險逐步顯性化,標本兼治,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保証經濟行穩致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當前結構性矛盾突出,各類風險逐步累積,現階段的重點任務是防風險促發展,防風險的重點在金融領域。近期我國金融風險呈現出“點多面廣、相互交織、互相傳導”的特征,主要涉及五大風險點:房地產市場的波動使信貸風險上升﹔局部地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償還面臨巨大壓力,2014年我國到期需償還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佔債務總余額的21%以上﹔產能過剩領域的貸款已經成為銀行業不良貸款的“重災區”﹔影子銀行運作不規范、缺乏透明度給金融體系平穩運行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流動性錯配形成“錢多”和“錢少”、“錢緊”並存的結構性金融風險。2014年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突破120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可謂“錢多”,由於金融資源嚴重錯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又面臨前所未有的融資貴,融資難,嚴重缺錢。把握經濟新常態,保証我國經濟行穩致遠,亟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既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監管轉型,又要鞏固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多管齊下”,標本兼治。

辜勝阻強調,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我國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黨中央已將2015年定義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要求“狠抓攻堅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15年經濟發展要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及結構調整的發展思路,繼續深化改革,加速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要切實保証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要積極貫徹實施中央經濟工作提出的推進“一路一帶”、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推進經濟發展轉型。2015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規劃制定之年,要在總結“十二五”規劃基礎上,根據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特點,謀劃“十三五”規劃,在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升級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辜勝阻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