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饒貴民:“中國夢”與中華文化復興

2014年12月04日17: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山東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時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在“中國夢”的召喚下,中華文化復興的提出,更具有時代精神和歷史意義。

一、中華文化復興是歷史的必然

從古代史的意義看,上溯到“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交流,以及在精神文明領域,中國古代哲學如儒家、道家、禪宗等的思想理論,一直影響著從啟蒙主義時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中國文化、古希臘理性主義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都是世界不同類型的文明對世界生成系統的解釋,也意味著世界未來“文化話語”競爭的三大格局。從當代史的意義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后,國家戰略層面的文化建設往往具有極其強烈的“榜樣色彩”。如建國早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掀起了“以蘇為師”的熱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以美為師”建設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夢”的偉大旗幟,則體現出新一代領導人的高瞻遠矚,以我為師,深度發掘中國本土的執政資源與經濟建設資源,進而弘揚中華文化復興的強國夢。

二、中華文化復興是世界潮流的彰顯

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在刺激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發揮著積極主動的作用。但不可否定,提倡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說到底是一種經濟效益驅動的經濟模式。這種經濟模式,其社會效應亦是一把“雙刃劍”:市場經濟強調效率優先、市場主體,卻可能忽略社會正義、體制公平﹔市場經濟推崇個人奮斗、平等觀念,卻可能導致無政府主義、極端追求無底限自由﹔市場經濟以追求經濟利益為出發點,會模糊社會道德水准,引發“拜金主義”,導致社會畸形發展。這些問題是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而來。這些“負效應”實際上也的確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隻有中華文化才能在確定市場倫理底限、調整物質化社會的人際關系,以及提供人文關懷等方面,提供最深刻的思想資源。

中華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當前“社會病”治理的一劑良方。中國當前的社會結構,從某種角度上講,是一種“粘合”結構:它的商業社會,基本沿襲的是西方市場化的風格與氣質,“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商業文明,能夠無縫地與世界最先進的商業文明接軌﹔政治文化上,其主體在某種程度上,依然堅守“士大夫”的價值追求,以儒家傳統的“修齊治平”為底色﹔社會文化上,既有對現代文明如平等、自由、博愛、公正等價值的追求,也有深刻的傳統憂思,如民間生活基本傳統信仰的保留、鄉土道德的繼承等。這些“粘合”結構組成的背后邏輯,是“一以貫之”的中華文化,它以自信、優雅、兼容、通達的氣質,與世界交流、交融。

縱觀中國史和世界史,每個時期的文化繁榮必將引發一個時代的復興。如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激活了中國長達千年的世界領先地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歐洲擺脫了中世紀愚蒙的陰霾,締造了近代歐洲列前。中華文化的復興也必將引發和啟明“中國世紀”!

三、中華文化復興與制度構建

當前國際競爭雖然表現為政治與經濟實力的展現,但究其根本卻是文化的競爭。

中華文化復興的目標,與實現“中國夢”是一致的,其主體是人民群眾。將文化復興內化到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而其關鍵則是制度建設。

在實務上,中華文化復興要做到“一略三力”。“一略”,就是將“文化強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讓文化服務於國家軟實力建設。“三力”,就是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實現文化原動力、拉動力和創新力。實現文化的原動力,要認同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統攝作用。實現文化的拉動力,是指實現文化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實現文化的創新力,說到底就是為國家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動力。

21世紀將是中國世紀,中國將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復興。毛澤東時代,我們展示了一個民族的道路自信和政治自信﹔改革開放,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經濟自信。當前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國夢”,即民族復興夢,將以中國創造”的優秀文化譜寫中華文化復興的壯麗篇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