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澤淵,法學博士,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總編輯、《理論動態》主編、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中央黨校政法部副主任、研究生院院長。2006年6月29日,為十六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主講“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2011年3月28日,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主講“推進依法行政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充分發揮法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用”。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我們,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動法治理論創新,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一、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法治理論
首先我們要明確創新法治理論的目的。我們的創新不是要去違背人類共同的法治認知與法治理論,而是要在其基礎上創造出與國情、與時代、與使命相適應的理論學說。要使我們的法治既是人類共同的、一般的,也是中國特定的、具體的。我們需要的必然是立足國情、適應時代、著眼使命的法治理論。
一是立足國情的法治理論。中國的法治建設是在中國進行的。它必須植根中國的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我們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首先就要從中國國情出發。這是我們政治、法律等一切重大決定的出發點。國情的內容異常豐富,包括我國社會的歷史階段即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現實﹔包括地理區位、國際環境、資源分布、氣候條件﹔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其發展的實際狀況﹔包括各種社會關系以及階級狀況與階級矛盾﹔包括歷史文化、傳統習俗、民族心理等。
二是與時俱進的法治理論。人類的法治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法治需求,法治理論就必須與時俱進。從中國自身來說,我們處於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這個時代,改革開放就是主旋律。必須從現實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實際需要出發來構建我們的法治理論。我們的理論必須能闡釋我們為什麼要改革開放,為什麼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應該如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法治應該如何推動改革深化與開放發展,等等。從國際來看,我們正處於一個全球化的時代。這個時代必須具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必須置於國際大背景之下來考慮中國的法治建設。我們要堅持並繼續推動對外開放。我們首先要明白為什麼必須對外開放,理清一個開放的中國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其中當然包含著對我們自己,對國際社會,乃至對人類發展的意義。我們要理清一個開放的中國對於國際和平發展有什麼依賴,有什麼貢獻。我們要如何運用法治的手段促進國際和平與發展等等。法治在國際社會中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要運用法治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制裁國際不法行為,推動國際社會朝著和諧世界的目標前行。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國際沖突,及時應對國際沖突,化解國際矛盾,推動國際社會朝著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方向發展,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發展的方向進步。
三是著眼使命的法治理論。我們的法治建設是為了誰,為了什麼,這是必須明白的問題。我們的法治是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當家作主,為了人民的合法權益,為了人民的和諧幸福。離開這些去談法治,都是對法治本質的背叛,也是對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嚴重誤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會對法治提出新的要求。不斷滿足這些法治要求,法治發展了,我們的事業也進步了。盡管法治是我們的一種事業,但是法治又關乎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它具有全局性、整體性。因此,對於法治與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要有全面的認識。
二、我們需要更新什麼法學理論
我們還要清楚,需要更新什麼理論?說到法治理論創新,我們必須明白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需要創建什麼理論,更替什麼理論。依法治國並不是簡單的社會實踐,它必須以一系列基本而重大的理論為指導。這些理論也許既是法治理論又是政治理論,我們要改革治國理政的方式,就必須對既有的法治理論乃至政治理論作出堅決的更新。必須從理論上回答一系列問題,並以此為契機,創新我們的法學理論,建構社會主義的法治理論。具體說來:
一是要更新法的階級斗爭論。傳統的法學理論認為法是以階級劃分、階級矛盾、階級斗爭作為前提的。我們要在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中更新法的階級斗爭理論,代之以法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和諧理論。當前的中國社會正處於從階級社會向無階級過渡的階段,階級和一定的階級矛盾也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存在,但最終將歸於消亡。其有階級和階級矛盾存在,而又不同於階級對立社會的情形,必然會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即使階級和階級矛盾發生了,也不可以倡導斗爭或用斗爭的方式解決。這畢竟是過渡時期的階級和階級矛盾,既不可否認,更不可夸大。我們的努力方向,並不是要擴大階級差距與階級矛盾。我們要化解階級矛盾,而不是故意地誘發和擴大階級矛盾。我們要逐步縮小階級差距,最終消滅階級差別,為共產主義社會做准備。我們黨是偉大的黨,偉大之處就在於我們要完成消除階級差別最終消滅階級的歷史任務,我們要完成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因此,階級界限會逐步模糊,我們必須逐步緩和階級矛盾,進而消除或者化解階級矛盾在內的各種社會矛盾,促進並實現社會和諧。階級矛盾作為社會矛盾之一種,如同整個社會矛盾一樣,都需要解決。在拋棄傳統的斗爭手段的同時,要更多地運用法律來防止矛盾、減少矛盾、解決矛盾,實現社會的總體和諧、全面和諧與長期和諧。
二是要更新法的階級本質論。傳統的法學理論認為法在本質上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們要更新這一理論,代之以人民意志論。我們過去一直主張的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這在階級對立的社會是正確的,但是到了今天,我們還說社會主義法是階級意志的體現,是某個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就貽笑大方了。貽笑大方事小,背離社會主義中國國情,影響社會主義法治發展事大。我們現在的法已不再是某個階級或者某幾個階級,乃至統治階級的意志的體現了,而是人民意志的體現。我們現實社會中確實有階級存在,但它是一種殘存的階級狀態,並無涇渭分明的階級劃分,更無勢不兩立的階級矛盾。誰也無法清楚而准確地確定今日中國的統治階級是誰,被統治階級是誰。我們的社會主義政權是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建立的。無產階級是一個偉大的階級,它的革命並不狹隘地隻為自己,要為所有的勞苦大眾,甚至最終要為解放全人類。正是這樣的情懷,使得無產階級有階級意識,但是在其革命成功之后,又不會為狹隘的階級意識所局限。它要領導全體人民,它要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它要不斷擴大人民的數量與范圍,最終消滅階級。當然消滅階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它必須不斷為此努力。將社會主義法確定為全體人民意志的體現,正是無產階級偉大氣魄的體現,是其使命的要求。
三是要更新法的階級工具論。階級工具論,也就是法的階級斗爭工具論。在今天,我們要更新階級工具論與階級斗爭工具論理論,代之以人民權益理論、社會和諧理論、公平正義理論、人民幸福理論。法作為單純的階級斗爭工具是階級對立社會的法的作用。在當代中國法的作用是什麼?傳統的法學理論認為,法是階級之間進行斗爭的工具。在當代中國,法的重要目的和直接作用就是指引和規范人們的行為,依法化解社會矛盾,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這次黨中央明確提出,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就是此意。我們不是要用法律來挑動並進行階級斗爭,充任階級斗爭工具,而是要用法律來化解階級矛盾在內的各種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穩定、長治久安。
三、我們需要創新與法治相關的什麼理論
依法治國呼喚理論創新,我們需要更多更新的理論。這些理論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但絕不是歷史的倒退,更不是把我們堅決拋棄的陳舊理論死灰復燃。除了法學的基本理論之外,我們還需要創新與法治密切相關的一系列理論,其內容極為豐富。
第一,創新推動深化改革的理論。當前,經過六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成為了我們的時代主題。全面深化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我們的現實任務。然而我們深化改革的理論還十分欠缺,尤其是何以推動深層次的改革,更需要我們以理性的精神,認真地加以對待。但是我們對深化改革的學術研究不夠、理論供給不足,使得我們在改革的過程常常不知所措、彷徨猶豫。如果我們把精力集中到對改革的理論探索,使我們的改革少犯錯誤,乃至不犯錯誤,該有多好。
第二,創新實現人民民主的理論。實現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在上層建筑最為重大的現實任務。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追求。我們曾經的苦難、壯烈的犧牲,歸結到一點就是為了人民。今天我們執政了,我們最有條件將權力交給人民並保障人民充分行使。我們一直在尋找實現人民民主的路徑,今天我們已經有了很大的收獲,但是離我們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求索,需要不斷努力地積極嘗試,以促成人民民主在中國的全面實現。中國共產黨的無私決定了它無畏並需要法治,更決定了它熱愛並實行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而全面實現人民民主才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理想在當代的現實化。
第三,創新建設法治國家的理論。建成法治國家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是民族的夙願。現在這一歷史重任落在了中國共產黨的肩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我們要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創新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法治國家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論支持。法治國家的理論,在我國還十分薄弱,還需要我們在推進法治國家建設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回應現實需要,在實踐中發展完善。
第四,創新確實保障人權的理論。人權是人被作為人來對待的權利。人權是基本的,也是神聖的。社會主義的發展就是為了人。一切為了人,為了人的生存、發展、進步。這與共產主義的理想是可以貫通,也是能夠和需要貫通的。但是維護和保障人權的道路總是充滿荊棘、坎坷。客觀上,在人權問題上的弱勢者往往都是社會話語權的弱勢者。他們的人權主張如何表達、人權權益如何維護,很容易停留在社會的表層,難以落到實處。尤其是在人權表達渠道有限和受限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弱勢者的人權,成為世界各國的難題,也是中國的難題。我們理當首先在理論上加以探討,並在實踐中加以重視。
第五,創新謀求國家富強的理論。近代以來,中國因積貧積弱而飽受帝國主義的欺凌。在艱難困苦中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為了國家富強,付出了無數的犧牲,作出了最艱苦卓絕的努力。今天這樣的國力,是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雖然離世界發達國家、離社會主義強盛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已經來之不易。在貧窮、落后並沒有遠去,相當多的貧困人口還需要扶助,落后地區急需要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如果我們不能集中精力於發展,百年的強國夢想必將毀於一旦。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無不包含著富強的理想。我們絕不能失去了走向富強的機會,對於可能分散發展注意力的任何理論,我們都必須保持百倍的警惕,並予以堅決的否定。
第六,創新促進社會和諧的理論。我們的社會是有很多矛盾,這些矛盾糾紛也影響我們的安全穩定、安定團結。這些矛盾的存在是客觀事實,有時還會很激烈。關鍵不在於是否承認這些矛盾,而在於如何化解這些矛盾。如果我們用傳統的階級斗爭思維,必將激化矛盾,並無助於真正地實現社會和解與和諧。我們必須遵循法治的路徑來解決這些矛盾,推進並實現社會和諧。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階級和階級斗爭尚未清除,人們還有諸多誤解和歧見,為此,我們必須擔當起社會和諧理論創建責任,以取代不適當的階級斗爭理論。
第七,創新推動科學發展的理論。我們處於一個不斷科學化,日益需要科學化的時代。我們深知發展是硬道理,其實我們更必須明白科學發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六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們愈來愈明白,沒有科學發展,許多所謂的發展成就將是得不償失。有許多由發展帶來問題,可能會在更長的歷史時期中困擾我們。科學發展,是我們必須時時牢記的原則,更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我們的政策是否正確、決策是否可行、法律是否適應社會需要,都與其是否科學,是否能夠推動科學發展具有極大關系。加強科學發展的理論研究與創新,是推動科學發展的現實要求。
第八,創新實現公平正義的理論。公平正義是人類的理想,既現實又遙遠。它就是陽光,不是每天都有,但是人們怎麼都不可以離開。它為人們日常所需,但又常常被視為稀世珍寶,難以順利獲得。如何實現公平正義是一個極為重大的難題。我們需要深刻把握什麼是當今時代的公平正義,如何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公平正義受到危害的時候,何以救濟﹔一旦出現不公平不正義的現象,如何加以消除,最終使公平正義成為現實。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首先從理論上加以探討和解決。
第九,創新維護世界和平的理論。目前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但總體上還是和平的,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世界主題。我們不僅要有這樣的判斷,利用這樣的有利形勢迅速發展自己的綜合國力,而且還要推動世界沿著和平與發展的路徑前行。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永遠是我們的根本目標。一個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是中國的現實需要,也是未來理想。在國內問題叢生,尚難長治久安的時候,還去挑動國際階級斗爭,引發國際爭端,既是分身乏術,也是無事生非。在國內急需改革發展,國際上還有許多領土邊界問題尚未解決的時候,還要去發動國際階級斗爭,無異於惹火燒身,引鬼上身。當前盡管國際霸權主義依然存在,但是國際法治化無疑是世界各國對付霸權主義,既無可奈何又最為必須的手段。我們應該加強維護世界和平的理論研究,為自己、為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十,創新追求人民幸福的理論。人民是最偉大的社會主體。追求人民幸福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至高的理想,也是我們發動群眾、服務人民的旗幟與目標。如何實現人民幸福,是我們的根本追求,也是理論構建的根本目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宗旨。實現人民幸福,永遠是共產黨人的理想。我們一定要以是否能夠讓人民幸福作為檢驗任何理論的政治標准與價值依據。凡是對此有益的理論就是好的理論,凡是對此有害的理論,都是錯誤的理論、反動的理論,我們必須予以堅決擯棄和徹底否定。
總之,我們需要依法治國時代的新理論。太多太多的現實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太多太多的理論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理論供給不足,是中國理論界的短板和有愧於時代的心靈重負。現實中國所需要的是理論創新和創新理論,而絕不是要到歷史失誤中搜尋錯誤理論並將其起死回生。我們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從中國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從中國依法治國的實踐需要出發,來創新我們的理論。
相關專題 |
· 聚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 《中國發展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