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論壇2014】

“大都市圈的和諧發展與共同繁榮”分論壇綜述

刁晶晶、張雪、李鎧、石劍橋

2014年11月21日11:1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原標題:【北京論壇2014】“大都市圈的和諧發展與共同繁榮”分論壇綜述

  11月7日至9日,北京論壇城市分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巴西、印度、中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33位不同領域學者參會,其中29位學者針對城市化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從城市中的人到市域范圍再到大都市圈不同尺度,從具體技術到戰略方法再到頂層設計不同視角提出了富有見地的思考,為城市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學者們的敏銳洞察和遠見卓識凝聚成了城市發展的四個理念:公平、友好、創新、協作。唯有在公平和友好的環境中城市才能夠健康成長,而創新與協作是緩和甚至消除當前城市面臨的兩大困境——社會不平等和城市病的良方。

  公平:城市治理的法則

  “土地是以公共利益的名義征用的,它的公共屬性在哪裡”,“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誰獲得了什麼”。城市中的一切建設都依賴土地的承載,城市中的一切活動都佔據一定的空間,土地產權及其權益的保障無疑是城市社會公平的柱石。與會的學者對中國的土地管治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來自以色列理工大學的奧特曼教授指出中國的征地模式正在經受民眾產權意識覺醒的挑戰,政府應該借鑒其它國家的經驗,更加注重產權的保護與土地公共屬性的表達﹔在征地開發過程中更加透明。香港大學林初升教授介紹了廣州“三舊”改造中土地權益分配的探索:區政府作為改造的主體,市政府進行管治,被拆遷單位獲得土地出讓收入的60%,政府獲得40%,這打破了國有土地出讓收益全部歸國家所有,民間資本不願參與城市更新改造的窘境。公平正義是法律追尋的宗旨。北京大學林肯中心主任劉志教授詳細剖析了我國目前城鄉規劃和城鄉管理的法律體系的內容,並指出在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標准、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補償和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法律規制模糊與監管缺失問題。

  在城市層面,政府要創建公平的社會環境,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哈尼夫先生提出團結、公平、共同繁榮的城市治理宗旨,以及城鄉統籌、以人為本和包容性發展的城市治理方略。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不同的國家展現出不同的特點,印度學者查特吉和巴西學者利馬分別對本國現階段城市發展遇到的問題進行介紹:在印度隻有10%的人在城鎮化中受益﹔在巴西社會發展水平遠遠低於城鎮化水平,貧困和貧富不均是兩國面臨的共同問題,而社會不平等帶來的是惡劣的城市生活環境。

  友好:城市生息的哲學

  城市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家園。理想中的城市是環境友好的,充滿活力的,以人為本的,居住在這個城市的人們會感到愉悅和自豪。地理學是研究人地關系的科學。美國學者墨菲以地理學的視角,思考城市環境的可持續性。他強調如果不考慮城市功能和地理環境的匹配,那城市發展就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例如在沙漠上修建的美國城市鳳凰城,水資源成為城市發展的瓶頸。城市形態與建筑環境構成了城市的基底系統,影響居民的生活體驗。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王法輝教授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和網絡科學等分析工具,發現城市的很多問題都是由到市中心的距離決定的,並針對交通問題和土地區位價值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濟大學的田莉通過對江陰和順德兩個行政區域的遙感圖像進行分析,發現存在很多城中村和半城市化地區,土地利用模式粗放,建設用地破碎化,這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香港大學的韋伯斯特探討了建成環境與居民健康的關系,構建了包含700多個指標的評價體系。

  更新改造和發展模式的轉變是城市保持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倫敦大學學院的菲爾普斯教授通過三個案例講述了不同尺度的美國郊區社區再生的經驗。意大利學者弗萊諾在用模型方法分析中國碳排放和城市經濟增長的關系后表示,中國城市的發展不能依賴化石燃料,需要變革能源結構,但是這一行動面臨著路徑依賴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撓等困難。

  創新:城市發展的動力

  創新是城市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城市領域的為公平、友好的城市環境提供了強大支撐。當前,我國城市面臨著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需要通過創新的思維方式、機制設計以及應用技術加以解決。在機制設計方面,北京大學薛領教授通過技術創新與擴散的空間集聚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區域協同創新的模式。巴西伯南布哥聯邦大學的費爾南德斯教授結合巴西東北地區的經驗,認為要建立國家和地區層面,由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等主體參與的自下而上的創新系統。在應用技術方面,重慶大學的蒲勇健教授運用物聯網信息平台技術優化了電動汽車充電調度系統,為更加生態環保的電動汽車的廣泛使用提供技術支撐。庫爾尼亞萬教授講述了印度尼西亞第二大城市泗水借鑒日本先進的家庭堆肥法的案例,該方法可以將廚余垃圾快速降解為有機物,為城市固體生活垃圾的處理提供的新的思路。

  大學是城市創新的排頭兵。來自法國的英格裡納教授強調大學對知識創新的重要作用。她認為大學可以為城市凝聚一個創新集群,成為城市創新的源泉。

  協作:城市繁榮的契機

  城市的繁榮離不開城市內部功能區域的發展。大學不僅僅是城市創新的源地,更是城市發展的引擎。大學的聲望和城市的形象息息相關,大學和城市應當攜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大學和城市是利益聯合體,知名大學的聲譽可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可以給大學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堅實的基礎,加拿大的謝爾德教授如是說。“大學是城市的資產”,專家們都提到了這一點。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阿姆萊茵教授認為大學可以作為城市的“圖書館”,向居民傳播科學知識,為企業帶來尖端技術﹔大學還可以作為“公園”,成為居民休閑的場所。華盛頓大學的韋伯教授通過對芝加哥大學和聖路易斯大學與周邊社區互動的實例,提出了許多實現大學提升周邊社區和城市品質的具體方法。

  在城市中營造學習的氛圍,從某種程度上,整個城市就變成一所大學。澳大利亞的班納吉教授提出了學習型城市和“教育城市主義”的概念,認為教育應當和城市生活聯系起來,發掘人的潛力,讓城市成為促進學習的載體。此外,學者們在討論中談及,小城市也可以通過學校來改善自身的發展環境,這些學校的設置可以具有相當的針對性:著眼於解決城市所面臨的具體問題。

  城市的繁榮同樣離不開城市外部區域的力量。在大都市圈層面,與會學者展開了探討。美國學者因格萊姆教授從經濟學的視角定義了大都市區:大都市圈是一個空間綜合市場。華東師范大學的寧越敏教授將大都市圈定義為:基於某個交通廊道,有至少兩個核心區域,有相似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以及較強的社會經濟合作的區域。倫敦大學學院的吳縛龍教授建議應用空間規劃手段明確大都市區內部的分工,通過企業家治理和區域化治理來實現大都市圈的協作。北京大學李國平教授針對京津冀大都市圈的現狀,提出了北京中心城區去功能化、天津去加工化、河北去重型化,構建“一主三軸四區多中心網絡化”的空間結構的設想。

  大都市圈作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形態,對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英國的哈裡森教授認為大都市圈是國家、甚至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心,應該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著名城市規劃思想家霍華德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一書中寫道:“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個動物,它應該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保持統一、和諧、完整。”城市的發展需要高瞻遠矚,堅持公平與友好的主線,保持健康茁壯地成長。而創新與協作是城市應對成長環境變化的武器。本次城市分論壇在學者們的討論中落幕,但學術界對於城市未來與未來城市的探索仍在繼續。(文/校報記者刁晶晶、張雪、李鎧、石劍橋)

  專題鏈接:北京論壇2014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4)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