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春成:直面影響改革的不良心態

2014年11月10日08:4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直面影響改革的不良心態

  某些干部因為自己的改革抱負未如願、自己對改革的預期屢屢受挫、自己得不到改革的諸多實惠,因而對改革心灰意冷,或者陽奉陰違,甚至瘋狂納賄。漫畫/李華

  李春成

  面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上包括一些干部對改革的態度復雜,也夾雜著不少不良心態。

  知足厭變,樂不思改

  我國過去30多年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難免會讓一些政治精英沾沾自喜、引以為傲。這往往會讓他們忽視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諸多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難題,認為“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嘩眾取寵,就是聳人聽聞。在他們看來,中國人可以、也應該“歇口氣、喝壺茶、再趕路”,更有甚者認為,他們有理由也有資本好好享用一下改革成果了。於是,改革成就成了一些官員貪腐和享樂的“道德許可証”。既然“歇下了”,就可能進入“此間樂,不思蜀”的心態。“改革需要危機感,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后,我們的危機感沒有了。”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的缺乏,會導致“改革懈怠”。更可怕的是:取得豐碩成果之后的改革懈怠,會將人們的注意力聚焦到成果的分配公平問題上,進而會瓦解共識。缺乏危機感和共識,意味著改革的群體性動力的喪失。值得警惕的是,實証調查發現,這種“知足厭變、樂不思改”的心態,往往將“保持社會穩定”視為改革順利推進的第一位決定性因素,採取“借維穩拒改革”策略。

  患得患失,猶疑不定

  改革,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理性設計。由於社會的復雜性和人類知識的有限性,因此,改革總是充滿著風險和不確定性。加之當今中國政府機構的改革常常涉及公共權力的分解與讓渡,這兩方面特性直接將改革對象導向“損失”思維路徑。行為決策學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在面對損失時,都會油然而生“損失厭惡”之情,繼而通過“神奇想象”和認知偏見等夸大改革的損失,最后理性地選擇觀望和規避改革,或是“隨大流”。持這種態度者未必是所謂的“既得利益者”,但卻是未來改革的風險承擔者。他們擔心“誰改革誰吃虧,誰先改誰先吃虧”。這種擔心又直接受到他們對改革的可持續性、高層的改革決心、其他部門和個人對改革的踐行情況等因素的預測和判斷的影響。此外,既得利益者的現時幸福指數越高,風險意識就越強,改革的勇氣就越小。總體而言,觀望氣氛越濃,改革就越難深入開展。

  心灰意冷,冷眼旁觀

  不少地方的改革創新之舉因“眾口難調”、“欲壑難填”而成了“自找沒趣”,因而心灰意冷。譬如,有位干部曾要求當地宣傳部公開了自己的公車牌號——“禁止公車私用從我做起,請大家監督我”,然而,得到的不是贊賞而是網民的普遍質疑:“本想破個冰,開全國公示公車之先河,想不到卻把自己掉冰窟窿裡。”除了改革行動受挫之外,一些干部還會因為自己的改革抱負和藍圖未被採用、自己對改革的預期屢屢受挫、自己屢屢成為改革的受害者或最少受益者,因而對改革心灰意冷。

  言行不一,陽奉陰違

  過去幾十年的政治經濟改革,既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造就了極大的受益不均和各式各樣的既得利益者。“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面對可能觸動自己“奶酪”的改革,譬如行政審批精簡、公車改革等,一些部門和個體的內心非常抵觸。只是懾於中央和上層的高壓,不得不言不由衷地口頭上高喊改革,實際上對改革極度反感,消極抵制、暗中使絆。他們往往以“時機不成熟”、“一放就亂”、“配套改革不到位”、“設計欠周”等理由,延宕推進改革的步伐。

  急功近利,貪大求洋

  與前述四種消極心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領導干部或決策部門期望“一步到位”,“畢其功於一役”。之所以如此,或是因為他們對漸進式改革已失去耐心和信心,或是因為他們把復雜的改革過分簡單化,或是過分迷信別國可用的法子,依樣畫葫蘆,或是因為他們太想通過一場改革展示德與才了……這是極端現代主義的線性思維,忽視了中國社會實踐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輕視改革的艱難曲折性。然而,越是激進冒險的、貪大求洋的改革主張,越有可能獲得一呼百應的社會反響。這一點特別值得警惕。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