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產保護專員杜曉帆發言。(張湘憶攝)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共同主辦的北京論壇第十一屆年會——北京論壇(2014)分論壇(古今絲綢之路:跨文明的對話、交流與合作)今日下午14:30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第八會議室舉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產保護專員杜曉帆進行演講,摘選如下:
對於絲綢之路對於文化線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理解,特別是非常多的強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文化線路保護中重要的作用,這些也正是我自己關注的。雖然我起了非常大的題目,但是可能我涉及不到真實性和完整性。
文化線路這個話題,最近確實是非常的熱,其實我們回過頭來向,可能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在一些旅游行業已經對線路進行了梳理,可能並不是我們遺產部門的人考慮的,旅游進行的活動其實也是和我們現在很多的文化線路是重合的。80年代開始歐洲興起的對文化線路的研究,那麼也有一個很大的背景,特別是近年來在世界遺產中間有多項的文化線路進入世界遺產,特別是今年有絲綢之路和大運河這兩個巨大的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引起了遺產界廣泛的關注,我們現在講的文化線路可能已經不單純是一個線,更多的是一個網絡,很多學者叫做一個群。
往往這樣的線路或者一個網絡一個群,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我們過去對文化遺產的考量,所以它面臨的問題也應該是多方面的,簡單的來說,歐洲可能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其實在旅游的背景下已經有一些對文化線路的關注,正式對文化線路提出可能是1982年西班牙文化遺產的保護組織,是民間的組織,他們首先提出對聖地亞哥一條朝聖的線路進行保護,他們最初提出了這樣的議案給歐洲委員會,之后在1985年他是以古城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個中間1987年的時候,歐洲委員會建議以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路這樣一條線路申報世界遺產,這是歐洲委員會向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建議,最終1993年確定鋼絲特拉的聖地亞哥朝聖之路,這條線路這樣一個興起和發展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往往這樣的線路或者一個網絡一個群,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我們過去對文化遺產的考量,所以它面臨的問題也應該是多方面的,簡單的來說,歐洲可能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其實在旅游的背景下已經有一些對文化線路的關注,正式對文化線路提出可能是1982年西班牙文化遺產的保護組織,是民間的組織,他們首先提出對聖地亞哥一條朝聖的線路進行保護,他們最初提出了這樣的議案給歐洲委員會,之后在1985年他是以古城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個中間1987年的時候,歐洲委員會建議以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路這樣一條線路申報世界遺產,這是歐洲委員會向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建議,最終1993年確定鋼絲特拉的聖地亞哥朝聖之路,這條線路這樣一個興起和發展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想對文化線路的定位和闡述,更容易讓我們理解文化線路包括的內涵和外延,劉教授寫過一篇很好的文章介紹文化線路重要的意義,我想從空間、時間或者是物質、非物質等等各個方面的,有非常龐大的一個跨區域、跨文化,或者我們從時間和空間上都是超出我們過去認識的巨大的文化遺產。
這個和我們過去所理解的整體保護,可能更接近於我們的理想,我們希望對一個文化遺產做一個全面的保護,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願望。但是我們也面臨很多的挑戰,正因為我們有這麼好的願望,我想我們也同樣會面臨許多的挑戰。
相關專題 |
· 北京論壇(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