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蒙元帝國崩潰后,國際關系格局出現新變化。明代中國是東亞大國,明初從農耕大國向海洋大國的走勢和鄭和七下印度洋形成的國際秩序,理應成為史學界高度關注的問題。明代中國作為崛起的海洋大國,如何應對蒙元帝國崩潰后快速變化的印度洋世界?如何理解明代中國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影響?本文通過考察14 世紀下半葉到15 世紀初中國外交觀念的演變, 嘗試為這一時期的中國對外關系建立一個宏觀的分析框架。中國從明初就開始謀求在東亞建立一種不同於蒙元帝國的新的國際秩序,這是明帝國從建國之初就萌生的新的國際秩序思想的延續﹔15 世紀初印度洋國際關系的演變過程,是明代中國不斷推行和實施其國際秩序思想的過程, 中國新的國際秩序思想集中體現在鄭和七下西洋全面貫通了古代陸海絲綢之路,建立了新的國際秩序,形成了區域合作機制的過程,為區域史走向全球化做出了重要鋪墊。明初國際秩序的建立,具有與前此蒙元帝國、后此西方海外擴張殖民帝國迥然不同的特征,不應簡單以傳統朝貢制度或體系籠統歸納和理解。
(萬 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相關專題 |
· 北京論壇(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