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四中全會提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為此,必須針對網絡空間的法律空白多和發展速度快的情況,處理好長期性和階段性的關系,做到快立頻修﹔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使其真正成為網絡強國的“一體之兩翼,雙輪之驅動”﹔處理好權利和治理的關系,在確保網絡空間秩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起生機與活力﹔處理好國內和國際的關系,國內法制體系的完善和網絡空間國際規則的話語權結合起來,實現國家網絡空間利益最大化。
深化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方略的具體實踐,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下,要立足現實國情,結合網絡空間的特征和發展新趨勢,處理好各方面關系,堅持戰略性、科學性、現實性的統一。
一、正確處理長期性和階段性的關系
依法治網是一項系統性治理工程,過去多頭推進、零敲碎打的政策模式已難以匹配。因此要牢牢把握好任務的長期性,堅持黨的領導,重視黨和國家的治國方略對立法的引領作用,匯聚各方共識,重視“頂層設計”,制定長期戰略目標。重視法律的長期穩定性,及時將核心制度轉化為法律,成為國家意志,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同時也要正確評估目前面臨的形勢和突出矛盾。全球產業革命形勢瞬息萬變,我國還處在網絡強國建設的起步階段,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我國相關法律體系的完善需要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因此要抓住現階段依法治網的“牛鼻子”,堅持規則法治化,以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為核心,同時發揮好國家戰略、政策法規、國際規則對法律體系的補充和互動作用,共同構建一套符合法治要求的治理規則體系,為法律的完善貢獻制度經驗和法理價值。
二、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
習近平同志指出,做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安全和發展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發展是主題,有了發展才能為安全提供更好的條件﹔安全是前提,健康的發展應該是包括安全的發展,安全保証了發展的成果。兩者關系把握得好,就能互相拉動,協調前進﹔處理不好,就會相互制約,成為瓶頸。在深化法治建設中,要注意避免三種情況:一是強調絕對安全,設立超越發展水平的安全標准和准入條件,制約了技術的進步﹔二是強調盲目發展,對安全的重視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累積系統性風險﹔三是強調安全和發展的機械平衡,堅持所謂的“五五開”、“對半分”,發展中背負了過多安全的成本,最終兩者都搞不好。因此要把握好安全和發展的動態平衡點,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以鼓勵自由競爭和自主創新為主,不設發展的“上限”。同時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安全標准和技術要求,培育自主可控的安全產業,打擊網絡犯罪,建立網絡軍事相對優勢,劃好安全的“紅線”。算好安全和發展的成本賬,把握節奏,用發展拉動安全,用安全保障發展。
三、正確處理權利和治理的關系
沒有網絡參與主體自由和開放的權利,網絡空間就喪失了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但是權利不是絕對的,無限制的權利必然帶來混亂。網絡恐怖主義和網絡刑事犯罪的泛濫,就是放任權利跨越了秩序的紅線造成的惡果。美國為首的部分網絡發達國家,宣揚網絡“絕對自由”,本質是侵犯別國網絡主權。依據各國具體國情,合理界定網絡權利和治理的邊界,構建安全和諧的網絡秩序,應當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因此在深化法治建設中,一是要明確網絡權利的法治內涵。要正確認識網絡主權和網絡權利的關系,隻有實現網絡國家主權,才能保障網絡權利有序行使。要正確認識網絡權利的歷史性和階段性,結合我國實際,合理界定網絡權利的邊界,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正面闡釋網絡權利的“中國內涵”。二是形成網絡權利法律保障體系。保障法律賦予的網絡權利,就要明確網絡權利的概念范圍、執法程序、救濟手段,加大對侵害網絡權利的執法力度,特別是要重點關注防止公權力對公民網絡權利的侵害,提供必要的行政和司法救濟手段。三是要積極研究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空間治理體制。強化法治政府建設,劃定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的權力邊界,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政府要大膽介入,依法治理,決不能“缺位”﹔在涉及發展的問題上,政府要以服務為主,以平等身份建立與多方利益主體的合作協調機制,絕不能“越位”。
四、正確處理國內和國際的關系
網絡空間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協同推進國內和國際雙重實力的建設,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因此在深化法治建設過程中,一是要在法律層面界定網絡主權的概念。要將網絡主權和網絡國家安全的概念通過我國法律體系加以確認,並在我國參與制定的國際規則中作為核心概念提出,爭取國際社會特別是網絡發展中國家的廣泛認同。二是要重視國內法律體系和國際規則體系的銜接。要加強中國網絡空間治理理念法律化,通過立法明確戰略概念的法理依據和法律正當性,吸收和借鑒先進的法律文明理念,促進與國際規則話語體系的協調對接,“自己說得清,別人聽得懂”,將中國法律理念傳導到國際社會。要認真研究現行網絡國際規則體系,需找突破口和結合點,學習和創新國際合作的方法途徑,積極研究建立中國為主導的國際規則框架,加強國際規則的國內轉化,促進國內法治的建設和完善。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深化我國依法治網賦予了新內涵,提出了新要求,按照習總書記強調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國總方針,與推動網絡空間治理體系構建和治理能力提升有機統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網絡空間治理規則、治理機制、治理體制的完善,規范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系,形成多元共治、權責明確、和諧有序的治理環境。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聚焦中國網絡空間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