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漸入佳境,中興領袖喚醒了中國。與此同時,現代科技加速發展,推動新聞傳播從“鉛與火”“光與電”走到了“數與網”,國家治理進入網絡時代。互聯網的“雙刃劍”效應凸顯,既可以是“阿裡巴巴的寶盒”,也會成為“潘多拉的魔盒”。習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媒體融合發展,並深刻闡述了工作理念、實現路徑、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表明了我們黨主動適應媒體發展趨勢和應對時代挑戰的高度自覺,顯示了堅持“打鐵還要自身硬”的執政黨,已經更加有自信通過現代傳播體系凝聚力量、監督建設、展示魅力。恰此關鍵時節,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網絡安全的特殊重要性,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以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之路走穩走快走好。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產業“一體之兩翼、雙輪之驅動”作用,全面提升網絡安全水平,以國防力保障傳播力。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同樣,沒有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也就沒有現代媒體的傳播力。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就必須在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推進新聞生產,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實現彎道超車,利用微博微信技術拓寬社會化傳播渠道的同時,以超常規的模式推動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形成一批可與網絡強國對等制衡的網絡安全企業星群,進一步在全產業鏈匯聚起中華民族復興的強大網絡力量。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網絡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文化力孕育公信力。承載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傳播體系,離不開文化產業繁榮和發展。推動媒體融合不僅是品質專業權威、傳播重快捷精簡、服務分眾互動、展示生動活波的產業升級,更是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發揮群眾和媒體監督作用的革新圖存,事關意識形態和政權安全,需要始終以生死存亡的危機感,牢記黨風正則民風淳,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理直氣壯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在全社會凝聚起改革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堅持構建走出國門的網絡經濟鏈條,構建“信息絲綢之路”,以生產力體現影響力。建設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離不開全球產業大環境。中國網絡產業進一步走出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建立外向型產業鏈條至關重要。
這種格局不僅可以互通互聯、合作共贏,而且能夠宣揚中國主張,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華民族復興的有利環境,進一步在全世界凝聚起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合作力量。
(作者系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聚焦中國網絡空間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