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00個人的中國夢·傳遞基層正能量)

馮常學:拾起“扁擔”就有路

本報記者 楊柳 孟志斌 宋國強

2013年12月31日09: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守著農資攤子 靠老房收租子

陷入困境的供銷社

“小時候,我就覺得姥爺那根扁擔神通廣大,鄉親們盼啥來啥!”馮常學說。今年50歲的馮常學是河北省沙河市供銷社黨委書記、主任。上世紀70年代,在馮常學的老家蟬房鄉,有一支由“八條扁擔”組成的供銷隊伍,在崎嶇的太行山溝裡靠挑扁擔闖出了一條供銷之路,為鄉親們送來日常必需品,捎走難以外銷的山貨,被群眾稱作“扁擔商店”。馮常學的姥爺劉尚林曾是“八條扁擔”之一,姥爺的“扁擔精神”一直讓他銘記在心。

然而,在計劃經濟時代經歷過輝煌的供銷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失去了壟斷地位,供銷社生存普遍進入困境。經過改制后,省、市、縣供銷社成為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包袱”雖然輕了,但一些基層供銷社仍然過著“守著農資攤子、靠老房收租子”的日子。

2008年7月,馮常學調任沙河供銷社主任。剛上任時,雖然已有心理准備,但眼前的境況仍出乎他的意料:除鹽業、煙花爆竹等少數專營業務外,其他經營全部癱瘓﹔許多網點設施仍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房子,生意蕭條、破敗不堪﹔原有職工1500多人,在崗的隻有幾十人﹔整個供銷社系統年綜合利潤隻有十幾萬元,可債務卻有數百萬元……

“最令人痛心的是,許多人都選擇安於現狀:沒人上訪就行,沒錢運轉,賣片房產或地皮就能對付一陣子。”馮常學說。

農民信賴 市場需求巨大

找准供銷社的落腳點

上任后,馮常學立即組織了班子會,讓大家討論供銷社面臨的劣勢和優勢、挑戰和機遇。“當年,山上沒路,‘八條扁擔’還能鬧太行,現在市場這麼活躍,連個體戶都干得風風火火,供銷社怎麼能干不成事?”馮常學說。經過分析,他們認為供銷社以公有資本為主的營銷體系,仍然深為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所信賴﹔農村市場需求巨大,供銷社面臨著發展壯大的政策和市場雙重機遇。

馮常學把振興供銷的突破口放在舊門店改造上,並把改造第一炮放在冊井鄉。幾個月后,一排分區科學、功能完備的新門市拔地而起。改造后,冊井供銷社光租金收入每年就達到50多萬元,是之前年收入的8倍。“供銷社也能干成事兒!”干部職工一下有了信心。

通過多方籌資,沙河市供銷社系統先后籌集6000多萬元,對基層社和社區門店實施了改建、擴建改造工程。據統計,2008年以來,該市供銷系統新增門店經營面積4.3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增值1億多元。與此同時,沙河市供銷社各級經營網點也隨之迅速恢復,在崗職工也迅速擴展到120多人。

為了拓寬業務板塊,沙河市供銷社發揮傳統優勢,建立並完善了農資、日用品、農副產品和再生資源回收四大經營網絡。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及較大的村建設社區服務中心,提供綜合服務。發展農資連鎖店180多家,日用品農家店116個,農產品交易市場4個,在8個鄉鎮和10個村建起了社區服務中心。服務中心根據當地實際,設有農資、日用消費品供應、技術咨詢、幼兒園、農機家電維修、醫藥醫保等便民服務項目。“群眾需求就是市場,滿足需求就是供銷事業的出發點落腳點。”馮常學認為,做好供銷的關鍵,就是主動對接市場,對接群眾。

帶著農民闖市場

“扁擔精神”不過時

蟬房鄉地處太行深山區,有山場面積20多萬畝,盛產板栗、蘋果、核桃、柿子等特產。為聯合農民闖市場,蟬房供銷社主動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牽頭吸納了蟬房板栗專業合作社、大台蘋果專業合作社等17家,組建了蟬房鄉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裡建了培訓中心,專家輪著來講課。”蟬房鄉口上村農民石建喜說,聯合社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農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

在蟬房鄉供銷社門店改造過程中,馮常學專門留出四間房子,建成了“扁擔精神”教育基地。展廳中間,擺放著老一輩供銷人曾經用過的扁擔。馮常學說,這扁擔上寄托著農民的期盼和希望,承載著供銷事業的責任和擔當,傳遞著供銷人與農民群眾的血肉深情。

截至目前,沙河市供銷社在該市11個鄉鎮發展和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80個,實現經濟效益1.6億元,8000多名農民會員從中受益,一躍成為河北省供銷系統的“明星”社。社裡的人說,這可多虧了馮常學,是他讓沙河市供銷史上“八條扁擔鬧太行”的那股勁兒又回來了!

“農村就是供銷社的根,農民就是供銷社的本,帶著農民一起闖市場,一起建設新農村,是供銷社的職責,也是供銷人的追求。供銷‘扁擔’永遠不會過時!”馮常學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