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00個人的中國夢·傳遞基層正能量)

王淑惠:以詩為業以美傳真

關中農婦筆耕30年

本報記者 姜 峰攝影報道

2013年09月09日10: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淑惠介紹自己的詩集,床上擺滿30年來她在草稿本上寫作的詩文。

 她,出身田間,樣貌普通。

灰底紅碎花小褂,寬大的布料直筒褲,黑色千層底布鞋,鄉土味十足的陝西農村婦女裝扮﹔與新中國同齡的年紀,讓幾顆門牙宣告“光榮下崗”,長年務農的辛勞,已令她兩鬢斑白、青絲成雪。

她,生活清貧,但也“富有”。

臥室裡一個上著大鎖、外皮斑駁褪色的老式紅木箱,裡面沒有金銀首飾,隻有她30年來在20多個拇指厚的草稿本上創作出的5000多首詩歌、14萬字的自傳體小說、二三百篇散文,還有十幾幅國畫,以及她最為珍視的、5年前出版的個人詩集《漏屋水滴》。

“漏屋詩人”,隻有初二學歷的王淑惠,在記者面前以此自許。

不僅高產,周圍人告訴我,王淑惠還有另一項“絕活”——七步成詩。這會不會是一名農村打油詩人?在她位於西安市灞橋區城鄉結合部的家中,記者隨手指燈為題,64歲的王淑惠提筆就寫,幾分鐘后已草就十六行詩:“第一次點亮我的心田/土窯裡都是你的光明/是你幫我擦亮雙睛/將母親慈愛臉龐看清/我每晚捧著你的光亮/輾轉難眠讀書到深更/是你讓我滿腹詩情/去潤拭每個人的心靈……”雖然是沒打腹稿的即興之作,但情真意切,然而王淑惠的臉上未露喜色,反而邊寫邊落下淚來。

也許是巧合,一首《燈》,恰恰是她大半生經歷的縮影,觸文而生情﹔並非是偶然,記者翻閱了她的詩作,其中歌詠的意象,全部來源於生活的體悟,俯仰皆是的素材令她下筆有神,讀詩如見人。

她眷戀故鄉、緬懷親情。“土窯”,說的是老家榆林市綏德縣硯池窪村的窯洞,在那裡王淑惠度過了自己的少女時光,也最早在課堂上接觸到詩歌之美。特殊的年代裡,被迫初中肄業、返鄉務農的她,仍想方設法閱讀求知,而陝北的風土民俗、家人的融融親情成為了她始終歌詠的對象。“……多少次夢裡坐熱炕/姐妹兄弟情意長/五月的杏子還是那麼黃亮/八月的棗子還是那麼脆香/圍住那一盤綠豆湯/再讓故鄉水滋潤我肝腸”,王淑惠喜愛當眾朗誦詩歌,在記者面前高聲吟誦時,仍不改那濃濃的鄉音。

她向往愛情、追逐繆斯。25歲時,錯過升學、招工無望的王淑惠,嫁給了銅川的一個煤礦工人。黑戶口、打零工,操持家務、相夫教子之余,她仍筆耕不輟,但對於美的認知卻得不到另一半的理解。作品被丈夫看成是寫給別人的情詩,隨之而來的便是無休止的家暴,直至將她所有的文學書籍、筆記、詩稿等付之一炬,也讓十年的不幸婚姻走向盡頭。如今翻閱《漏屋水滴》一書,記者發現,王淑惠收錄其中的198首詩歌,竟有1/4都是在吟詠愛情,“……夢裡有你/你在那裡/雲天萬裡/細雨霏霏/夢裡有你/在我心裡/長依雲梯/笑眼瞇瞇”,曾經的曲折和遺憾,現在已經幻化成為花甲老人筆下最美麗、最超然的詩句。

她笑對人生、贊嘆生命。改嫁后,王淑惠來到西安市灞橋區席王鄉水溝村,與同樣喜愛文藝的老伴在舊房裡一住15年,頭頂上酒盅大的窟窿不計其數,“漏一點滴/射進小星星的光/那是我的詩眼/漏一行行/射進一排排的光/那是我的詩行……”“漏屋詩人”之名由此而來。從頭寫起,耕讀為生,苦中作樂,不改初衷,盡管年齡漸長,農閑之余,王淑惠卻有了更多的時間遨游詩海,並將興趣拓展到小說、散文、繪畫等更多的文藝門類,其中都熔鑄著她對於生命的熱愛與豁達。王淑惠告訴記者,幾千首詩歌作品中,她最喜愛《我是蝴蝶》:“每次起程/清風相送/每次歇息/涼露洗塵/著七色斑斕的衣裳/懷滿心狂放的唱響/我作蛹穿越冷凍/積攢身心的美麗/以美傳真/讓大地升起美妙雲錦” (節選)。

生活的波折與坎坷,沒有消磨掉王淑惠的夢想與激情﹔農民的身份,教育環境的缺失,沒有阻擋住她對於真善美的追尋。她多次奔波於作協等單位,幾經挫折,最終在文化局工作者、高中教師和熱心人士的幫助資助下,讓自己的詩篇付梓出版——在王淑惠看來,詩歌是她生命歷程的一種証明,“我並不崇高,但我向往崇高,更向往美好”,而她的寫作,仍在繼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