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魏 薇攝影報道
每種蔬菜都有唯一的管理編碼。
石嫣夫婦查看大蔥長勢。
石嫣很喜歡在微博上問大家問題。有時賣萌,“你知道玉米‘兒童’時期的模樣嗎?”有時認真,“看看這兩種豆芽有何分別?”也有時犀利,“農民就該又種健康菜、又拿低收入?”也有時迫切地自問自答,“想種菜嗎?家裡有舊籃子就可以,一個破口袋也可以,廢舊輪胎也可以。”
你也許已經嗅到她身上的知識分子氣息。的確,石嫣是清華大學博士后,現在是“分享收獲”社區支持農業項目的負責人,有3個農場、40頭豬、2000隻雞、30隻鵝、4條狗、3隻鴨子。戴著草帽看菜識虫,石嫣已頗有“老農”的架勢,但她喜歡人們叫她“新農夫”。
“分享收獲”社區支持農業項目在北京市通州區馬坊村一個300余平方米的小院兒裡,這是石嫣繼“小毛驢”之后創辦的第二個社區支持農業。最初創辦農場源於石嫣想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食物的想法。
什麼是社區支持農業?石嫣解釋說,“社區支持農業”指社區每個人對農民生產做出承諾,讓農民與消費者互相支持以承擔農產品生產的風險並分享收獲,而農民則負責任地對待土地並進行生態耕作。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預支菜金,農民悉心耕作,雙方共擔風險,然后在收獲時由項目組織者負責將當季蔬菜按時送到消費者家中。與“小毛驢”農場中雇佣農民的方式不同,石嫣二次創業的“分享收獲”項目採用的是和當地農戶直接合作的方式,與農戶協商制訂生產計劃和生產規范,在農戶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在保証生態種植方式和基本運營成本的前提下,把更多利益留給農民和消費者。
“菜把式”郎叔是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馬坊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也是“分享收獲”的第一位合作農戶。他們有20多年的蔬菜種植經驗,種著60余畝土地,曾因收入不高而改種大田作物。如今,他們已經參與生態農業種植一年了,在與消費者共擔風險的前提下不但收入有保証和提高,而且能夠踏實快樂地在土地上耕作。
“人無‘良心’,便種不出‘良食’﹔沒有安全感的土地,生長不了能給人安全感的果實。”石嫣體會到,“保証生態種植”也就意味著農戶愛惜自己的土地、不讓化肥農藥損害它,並且想盡辦法種出“良食”。
這一年,合作的農戶慢慢增加,已經達到了400余戶,“分享收獲”的團隊付出了很多。隊員們大部分都是80后,很多為當“新農夫”而辭去了工作,每月工資兩千余元,包吃包住。他們每天晚上7點半停止給消費者配菜,第二天一大早5點出車配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院兒的夜晚雖然沒有電視,沒有觥籌交錯,但是有歌聲、有討論、有笑聲。
石嫣說:“他們都如此熱愛農業。‘分享收獲’希望能給想做農業的年輕人一個強大的社區,支持大家不隨波逐流也不妄自菲薄。” 在這個“大家庭”裡,石嫣被大家稱為“掌櫃的”,她和丈夫程存旺也是在農場相識,在農場結婚,甚至當天的婚宴食材都是自家地裡的菜。對於石嫣來說,幸福就是“吃到天下最新鮮的食物”。有參觀者曾說,“在這裡不僅僅是分享收獲,更是分享幸福。”
這裡有幸福,也有憂慮:農村裡會種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基本都是50后。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讓更多農戶願意從事生態農業種植,她曾在“分享收獲”的宣傳冊中寫道,“每5戶消費者加入,就可以讓一畝土地脫毒﹔每10戶消費者加入,就可以讓一個農民健康耕作﹔每100戶消費者加入,就可以讓5個年輕人留在鄉村工作﹔每1000戶消費者加入,就可以有一個更可持續的鄉村。”
現在,石嫣的夢想更大了,她和團隊裡的年輕人們除了希望帶動當地農戶參與生態農業種植、增加收入外,還希望隨著參與農戶的增多,能夠帶動當地的農民成立自己的種植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民在生產端的話語權。他們更希望“分享收獲”能給村庄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通過一些文化、學習、交流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村庄的環境條件,促進村庄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