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00個人的中國夢·傳遞基層正能量)

“瘋子”導演喬喬:“砸鍋賣鐵”拍公益電影 

本報記者 魏薇

2013年05月08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拍攝自然生態電影,“偽裝”起來,是對自然的尊重。

  資料圖片

    導演喬喬。

資料圖片

一天經常隻吃一頓飯。

資料圖片

和他聯系上時,他正在洞庭湖上拍攝水鳥,信號時斷時續。為了抓住搶拍時機,並且不打擾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他和團隊每天扛著百十來斤的攝錄設備從駐地走到拍攝地,有時還要往返幾個來回。

這個姓喬名喬的年輕導演,是別人嘴裡的“瘋子”。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5年以來,他賣掉車和房,花費800余萬,拍攝了2000多個小時的自然生態紀錄視頻素材,並剪輯成一部12分21秒的公益微電影《迷失的家園》,全片沒有一句旁白,卻讓眾多網友為之動容。

平時,朋友很難找到喬喬,因為他一年中幾乎有2/3的時間奔波在野外,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為了配合野生動物的作息時間,他夏天常常凌晨4點就起來拍攝,即便冬天也5點多起床。晚上收工回到駐地時就已夜深,很多時候一天隻睡3個小時。“雖然很苦,但我過得開心。在這個愈發浮躁的社會,其實像我這樣挺好,多半時間都是面對著大自然,心情會很寧靜。”喬喬說。

面對中國很少有人做自然生態及環境類影片這一行的現狀,喬喬表示很理解,“無論是資金、專家,還是設備,我們都和國外有很大差距。再說了,沒有人願意去干這個‘燒錢又賠錢’的苦差事”。為了籌措資金,將紀錄影片繼續拍攝下去,喬喬不時得去拍攝一些廣告或商業片,賺了錢就再次投入到紀錄影片的拍攝中。“對於我,飯可以暫時不吃,覺可以暫時不睡,朋友可以暫時不談﹔而我熱愛的電影,卻不可以不拍。”喬喬坦言,“很多時候,我表面上是拍動物,實際上我關注的是人,因為大量動物的瀕危都是人類造成的,而這樣的瀕危現狀反過來又會影響人類自己。”

除了自然生態類的電影,他還有一樁難以放下的心事,那就是拍攝一部村醫題材的電影。3年前,喬喬就開始有意識、有計劃地搜集村醫相關資料,准備劇本素材,另外他在外拍攝野生動物期間,會找時間和當地的村醫聊天,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再用圖、文或影像形式記錄下來,點滴積累。按照喬喬的話來說,一旦心裡有了一樁事,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條件反射似的多看多聽多思考,定向嗅覺會非常靈敏。

喬喬了解到,由於受教育程度較低,目前鄉村醫療機構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員無法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並且村醫普遍面臨著工作強度大、職業風險高、待遇無保障、發展無前途的窘境。“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當個能為社會實實在在做些事的導演,希望通過電影來呈現當前村醫的生存現狀,反映他們面臨的困難,推動政府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喬喬承認,資金問題最讓他頭疼。他也曾發微博開玩笑稱:“中國100多萬村醫,每個村醫出一塊錢,這事也許就成了。你們願意嗎?”沒想到,這條微博得到了眾多網友的轉發以及一些同行的支持。喬喬也在試圖找投資人,希望能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反正一定要把這個電影給拍了,如果不拍,我這心裡總歸是不踏實。”

在他看來,這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並不奢望能進院線。“如果能進,我希望放映時,這種真實的力量能吸引很多平日看慣了商業電影、好萊塢大片的觀眾,讓他們安靜下來,跟著鏡頭去了解村醫,了解他們的內心。如果觀眾看完后,他們心裡有一種‘淡淡的苦澀’,我也踏實了。”

談到夢想,喬喬很實在。一是希望能有輛越野車,這樣就能省去一天上千元的租車費﹔二是希望村醫電影能夠早日開拍,村醫待遇能夠得到改善﹔三則是希望通過他的電影,能夠引起大家對自身的反省,想想我們如何與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