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00個人的中國夢·傳遞基層正能量)

邢建民:老邢的團圓夢

5年來,他為600多個家庭義務拍攝全家福

本報記者 姜 峰

2013年02月08日09: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65歲的邢建民,剛剛從西安市戶縣採風歸來。這次,他為農村好幾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拍攝了“不完整的全家福”。5年多來,他已經為600多個家庭、5000余人免費拍攝了類似的合影。

邢建民站在即將寄給拍攝對象的相框前。

  本報記者 姜 峰攝

邢建民作品

有個合影,是個念想

邢建民,家住西安市蓮湖區,是一位地道的“老陝”。走進他家裡,書房四周牆壁上尺寸不一的相框非常奪目﹔書架整整一層,擺放著不同年代的相冊。“我和家人的留影裝了整整47本,有75公斤重。”

老邢十分珍視書房牆上的三張全家福:前兩張黑白照,一張是為了寄給遠在新疆的大哥而拍,一張是他和弟弟入伍前的家人合影,后一張彩照,是全家人重回老家時留下的。憶及故去的雙親和最尊敬的兄長,老人忍不住落淚,“一個家庭能有個合影,會傳好幾代人,是個念想。”

20歲參軍,在雪域高原度過數載軍旅生涯。復員回到陝西后,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自小迷戀攝影的他,相機從未離開手邊。2007年退休后,邢建民把愛好變為事業,開始把鏡頭對准一個個家庭。5年多來,他自掏腰包,行程7萬多公裡,為600多個家庭、5000余人義務拍攝全家福。“拍了不算完,我又沖洗了4000多張照片寄回去,有的還裝裱了相框。我還給200多名60歲以上老人拍了肖像,最年長的97歲。”

記錄瞬間,傳遞溫度

老邢幫別人拍的第一張合影是過年時回渭南富平老家,“村裡的郎豐新老兩口,子女在外打工,過年沒能回家。”邢建民鏡頭下的這對老人,領著愛犬,笑著坐在自家貼著春聯的大門前,“返還照片時,我才知道其中一位已經過世了,幫他們留下了這輩子唯一一張留影,老人的子女們很感激。”

讓夢想照進現實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陝南山區,武小勇家70多歲的老父親問邢建民:“照個相多少錢?不要錢?那你大熱天來我家干啥?”拍家庭照,特別是拍攝大合影,邢建民不知花費了多少口舌,“很多人搞不懂我在做什麼。”

“子女工作穩定,老邢就把大半輩子的積蓄都拿出來干這事了!”邢建民的老伴楊秋芳笑言,全家人都很支持老邢,他到附近郊縣採風,常常是扛著器材全家出動,遠點的地方他就一個人去。楊秋芳說,邢建民去青海玉樹災區拍照,為災后重建家庭、武警官兵留下了很多照片。

他的鏡頭,逐漸瞄向農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准殘缺家庭”。電腦裡幾百個G的照片容量,記錄了老邢對“家庭”越來越深刻的理解。翻看他的作品,形式越來越多樣。

有時代的“編年史”——陝西李家河村,全村72戶245口人,1/5在外打工,全村村民在村頭的大合影,更像是“386061部隊”的“大檢閱”﹔

有時代的“變遷史”——62歲的任振國,50多歲時下崗回家。他和家人的合影,拍攝於西寧市郊外。在這裡,任振國帶著家人從城裡的房子搬出,搭起臨建房,從頭創業,喂養藏獒,日子越過越紅火﹔

有對生活的堅守——孫強一家人的合影,拍攝於床頭。20年來癱瘓在床,老伴和子女對他不離不棄……

2012年5月13日,第十九個“國際家庭日”前兩天,邢建民在西安舉辦了主題為“家園”的攝影展,展出了86個家庭、180多張精彩作品。8天時間裡,僅現場留言的觀眾就有兩千多人。“穩定的家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我希望通過展覽喚起更多人對於‘家’的重視”,老邢很感慨。

帶著溫度的照片,感動了觀看的人,更觸動了拍攝者本人。在各地採風中,邢建民已先后拿出數萬元解人之急。面對陝西省寧強縣輔仁中學14名面臨輟學的貧困生,邢建民開了個家庭會議,“最后決定全部資助,如果我去世了,兒子會接著做這個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