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胡鞍鋼: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實踐與總結

2014年07月09日09:29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序,發揮思想庫作用”。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智庫作出重要批示。這是迄今為止,中央最高領導專門就智庫建設作出的最為明確、內涵最豐富的一次重要批示。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包括四個重要內涵:一是把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表述,把智庫發展提高到了國家戰略高度。二是指出我國智庫發展相對滯后,應發揮更大的作用,既指出差距,又表明發展需求迫切、空間很大。三是提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目標。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智庫發展的基本方向。四是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其落腳點是為中央的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持。

5月30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主持召開“繁榮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座談會,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

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充分反映了中國決策機制越來越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不僅大大地增強決策的信息透明度,還擴大了決策的社會參與度,尤其是決策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專業化知識、國際經驗、政策評估等方面的需求與日俱增。

由此我國開始進入建設中國特色智庫的新階段。這就是打造一大批“國家急需、國際一流、制度先進、貢獻重大”的中國智庫,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龐大思想市場、巨大智慧財富的新局面。

那麼,為什麼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它的國際背景和國內背景是什麼?如何認識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內涵和特征?我們作為大學智庫,又該如何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呢?

我從事國情研究與國策研究已經有20多年了,一直在探索如何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這如同“摸著石頭過河”,從專業化到知識化,從知識創新到知識集成創新,從專業成果到思想成果,從個人研究到團隊研究,從個人智慧到集體智慧,從非正規機構到正規機構,從國內影響力智庫到國際影響力智庫。

本文圍繞著“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這個主題,從自己創辦智庫的實踐與經驗的角度回答以上問題。在我看來,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不只是一個理論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個長期實踐問題,不只是一個目標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個如何不斷實現問題。我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一、為什麼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從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求看,中國需要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高水平、高質量智庫。從國際競爭的多樣性來看,世界主要國家間不僅有經濟、科技等硬實力的競爭,還存在著思想、文化、話語權等軟實力方面的激烈競爭。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硬實力已經實現了令世界矚目的躍升,中國從成為世界第十位經濟體上升至第二大經濟體,從世界第二十九為貿易體上升為第二大貿易體, 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經濟增長貢獻、減少貧困貢獻、和平發展貢獻。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第二大綜合國力強國。按八大類戰略資源、18個量化指標計算的綜合國力,中國佔世界總量比重已經從1990年的5.60%提高至2010年的14.39%,與美國的相對差距從4.32倍縮小至1.22倍,在不久的將來,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綜合國力國。 與中國“硬實力”迅速上升相反的是,中國還缺少“軟實力”,尤其缺少國際輿論話語權、國際學術影響力,缺少對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改革的權威解讀,也缺少在世界重大問題上提出“中國主張”或“中國議案”。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2012全球智庫年度報告》,世界前100名的智庫中,中國隻有7家入榜。盡管該報告在搜集數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無論是智庫的數量還是智庫的質量(排名),中國均不佔優勢,屬於典型的“后來者”。不過中國有可能成為“后來居上”者,這就需要中國智庫實現跨越發展,勇於登上“世界舞台”,與西方智庫“同場競技”、“同台比武”,也“同台合作”、“同台協商”。因此,建設一大批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中國提高軟實力的戰略需求,也是適應中國不斷提高的世界地位與作用的客觀需求。

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的政治需求看,需要一批專業化程度高、綜合分析能力強、戰略謀劃能力強、決策服務能力強的優秀智庫。我形象地比喻東方巨人需要“兩個大腦”,即包括黨中央和國務院以及政府智庫的“內腦”,還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以及大學智庫的“外腦”。無論是重大的、長遠的戰略決策,還是緊迫的、短期的政策決策,“兩個大腦”總比“一個大腦”更聰明得多、智慧得多、遠見得多。事實上,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越來越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也為各類智庫提供了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以國家“十二五”規劃戰略研究為例,就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各方面力量開展的重大課題研究,通過委托研究與公開招標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70多家科研機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70余篇、35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這些研究成果凝聚了各方智慧,對“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具有重要參考作用。

從國內發展的社會需求看,當前中國正處於各類矛盾凸顯期、各種思想觀點交鋒期,“無奇不有”的社會現象,“五花八門”的社會思潮,各方都在爭奪“國內話語權”。中國社會亟需有影響力的智庫提供准確信息、專業知識、正確觀點和深刻思想﹔中國智庫也有責任以高質量的智力產品回應民眾重大關切,有效引導社會輿論,開辟啟迪民智、凝聚民心的新途徑。這不僅是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破解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的迫切需要。

為什麼黨中央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這有什麼背景和要求呢?劉延東副總理在2013年5月30日座談會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破解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升國家軟實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中國的大學在建設智庫方面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此劉延東副總理還特別提到,高校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生力軍和各學科人才聚集的高地,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力量,要以服務決策為導向,以提升能力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為依托,努力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高端智庫。

從全社會的視角看,高校作為國家最優秀智力資源高度集中的組織,是創造新觀念、新知識的重要源泉。高校應更好地承擔起服務決策、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的四大使命,以創新為核心理念,緊密圍繞著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出思想,謀戰略,建言獻策,及時、適時提供更具有指導性、戰略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戰略思路、政策建議,為國家戰略需求提供一流的咨詢服務,通過獨創思想、獨到觀點等知識產品對決策者和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為此,中國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要有意識地打造高端的、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

二、如何認識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什麼是智庫?“智庫”是“智者之庫”。它是一個國家的智者集聚之地,要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在國內,我們是“國家智庫”,不是“私人智庫”,是“知識為民、知識報國”﹔在國際上,我們是“中國智庫”,不是“美國智庫”,要自覺代表中國核心利益,自主發出中國話語權,是“南方智庫”,不是“北方智庫”,要自覺代表南方國家共同利益,強力發出南方聲音。

智庫還是思想庫。它是一種特殊的生產知識和思想的組織,創新主意、創新理念、創新思想是思想庫最重要的產出。其根本任務,就是通過將中國發展和變革的實踐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承擔好國家未來目標的“瞭望者”、國家戰略的“謀劃者”,國家決策的“建言者”和國家治理的“監督者”四大角色,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看得更准。

什麼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除具備智庫的共同特點外,還應具備“特”、“專”、“新”、“優”的鮮明特征。

一是“特”,即要有中國特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相比其他智庫,首先是國家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不是資本主義國家,是南方國家,不是北方國家。雖智庫的形式相同,但性質根本不同﹔雖研究方法相同,但立場根本不同。其次是客戶不同,我們最大的客戶就是黨中央、國務院,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還要想國家之所未想。三是客戶的價值與需求不同,這就決定了我們所提供的決策知識,一定是“知識為民、知識報國”。

二是“專”,既要專業化,又要職業化。這是一流智庫的最重要的特點。作為專業化,就是某一領域權威的專家,能夠與同行競爭和對話,也能夠為同行所認同和尊重。作為職業化,就是在專業化的基礎上,長期專題研究、深度研究、跟蹤研究,做到融會貫通,不僅高出一籌,還要獨樹旗幟。無論是專業化還是職業化,都是時間的增函數,需要人力資本、知識資本、智慧資本的不斷積累、持續積累、長期積累。

三是“新”,既要創新理念,又要創新組織形式。不拘一格辦智庫,集思廣益謀創新,集學術智慧、人民智慧、國家智慧之大成,還要集歷史智慧、世界智慧之大成。

四是“優”,不斷創新質量高、影響深遠的思想和智慧。及時提供高水平、可行性的發展思路或政策方案,不斷發表有深度、有影響、有標志的優秀學術成果、代表作。

概括地講,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兩個服務”,即全心全意服務人民,服務國家﹔爭做“兩個一流”,即做中國一流和世界一流的專業化與職業化的智庫﹔實現“兩個貢獻”,即為中國、為全人類貢獻知識、思想和智慧。

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中國與世界,未來的中國不是“大師(個人)”的時代,而是“智庫(團隊)”的時代。智庫不是“個體戶”而是“集體”學術共同體,不是“個人”知識而是“團隊”的各種知識集成。由此,智庫作為一個高效率的知識創新組織,如同“知識企業”,與個人相比,集體效率優於個人效率,集體知識優於個人知識,集體智慧優於個人智慧。

三、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的智庫建設之路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是一個較為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也是一個干中學、學中干、“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我們獨辟蹊徑,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前進,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一套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有效方法,基本找到了一條以國情研究與國策研究為根本的智庫建設道路。

我從1986年開始從事專業化的國情分析研究,到2000年創立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情中心”),再到2012年國情中心升格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既長期參與智庫研究,也長期親手建設智庫,至今已有近30年。回顧這一歷程,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86-2000年),作為智庫建設的先行者,我們於1986年創立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以下簡稱“國情小組”),這是不同研究所組成的跨學科課題組,不是“實體智庫”,而是“虛擬智庫”。這一階段,我們借助多種研究方法對中國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條件和重大問題進行全面研判,為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方面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咨詢意見。從1998年開始,我們創辦了《中國國情分析研究報告》,在第一時間將國情小組的最新學術研究和政策研究成果送達高層決策者手中,還為許多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上呈最新研究成果的通道,為智庫的長遠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第二個階段(2000-2011年),我們在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的支持下,創建了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這一階段,中心從“虛擬智庫”轉變為“實體智庫”。其最重要的產品,就是每年不定期發行的《國情報告》(含《中國國情分析研究報告》)。到2011年底,歷年發行的《國情報告》已經編成14卷(1998-2011),每年1卷,共計27冊,除1998年為1卷1冊外,其余年份均為1卷2冊,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和社會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系列報告強調政策建言的時效性和對重大決策的影響力,先后獲得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批閱數以百計,顯示出極大的學術正外部性、政策正外部性和政治正外部性。

第三個階段(2012年至今),根據清華大學提出的新百年建設目標和要求,原國情中心於2012年1月正式升格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由我出任首任院長。至此,國情中心的智庫建設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正所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國情研究院積極聯合清華大學其他哲學與社會科學相關院系構建“科研實體加研究網絡”的智庫,採用跨學科方式開展中國問題研究,設計中國中長期戰略,認識和總結中國之路,加快建設世情、國情、黨情和區情“四位一體”的研究體系,旨在建成以國家發展戰略和重大公共政策研究為導向的決策思想庫和當代中國研究基地。

我們以《國情報告》打造中國智庫品牌。截至2013年年底,累計已出版《國情報告》正刊1034期(正刊)、專刊等205期,共計1239期。2012年,黨建讀物出版社和社會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國情報告》叢書,共計14卷,27冊。該叢書列入新聞出版總署“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同時是清華大學“985”(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工程支持項目。該項目屬於大型優秀公益性出版項目,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參考價值。國情研究院的成長之路表明:中國智庫的建設不是靠挂牌子、找名人、戴高帽,而是靠“天天讀”中國這部“天書”,“天天寫”中國這部“巨著”,留下記錄和認識當代中國的“白紙黑字”,培養研究和設計中國的高端優秀人才,惟此,才能隨著時間的久遠就愈發顯現出真正可寶貴的價值。

結合黨中央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要求,從長遠來看,我們認為國情研究院作為大學智庫,當前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國內外重要影響力”。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學術影響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國內外最好的學術刊物上特別是當代中國研究刊物上不斷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要採取有力措施,組成團隊,選擇前沿課題,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二是政策影響力,就是以《國情報告》為平台,持續增強我們在高層決策界的聲音,既是學術界與決策界之間的信息橋梁、知識橋梁,更是發出“清華聲音”,提出“清華建議”、“清華方案”,在關鍵問題上為關鍵人物提供關鍵信息和建議。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和學術優勢,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強化這一優勢。三是社會影響力,就是要主動與主流媒體合作,成立各種形式的寫作小組,有針對性地發表有影響力、有深度的評論性文章。這些評論稿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取決於其對國家有關重大決策的實際影響和長遠影響。四是國際影響力,在當代中國研究領域裡獨樹旗幟,代表中國學術前沿,代表中國學術學派,主動積極參與全球智庫的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

四、中國智庫建設的實踐總結

我把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建設新型智庫的思路和實踐總結為“三個定位”、“兩個結合”和“四個建設”,即從中國特色、高校品牌和世界一流的目標定位出發,堅持基礎研究與政策研究相結合、決策咨詢與教書育人相結合,推進文化建設、團隊建設、平台建設和機制建設。

第一,堅持中國特色、高校品牌和世界一流的目標定位。“中國特色”,就是要以“中國實踐”為基礎,以“中國問題”為導向,以“中國風格”為特征,以形成“中國學派”為使命,以“重大矛盾與關系”為主題,以專業化研究為手段,以“綜合集成”為方法,拓展中國道路、完善中國制度、概括中國理論。我們比較自覺地學習毛澤東、鄧小平大戰略的思路,與社會科學的專業化相結合,不僅是定性的,更是定量的,不僅是專業化的,更是思想性的,不僅是具體領域分析的,更是戰略思路的。

“高校品牌”,就是要適應高校人才特點,突出高校領域專長,整合高校研究優勢,打造智庫所依托的“高校品牌”。我們通過高質量的研究報告和決策建議,在國家重大經濟社會戰略決策和國家中長期規劃中不斷發出“清華聲音”、“高校聲音”,形成“清華特色”、“高校特色”,打造“清華品牌”、“高校品牌”。例如我們評估國家“十五”計劃,參與國家“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和總體設計,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發展規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又如我們關於2020年中國的研究,至今已經研究了3次,現在准備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進行第四次研究,即國家“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在關於2030年中國的研究基礎上,我們正在研究“偉大復興”課題。

“世界一流”,就是要不斷強化智庫的國家使命與社會責任擔當,提升智庫對國家重大決策的正面影響,提升國際競爭力,掌握國際話語權,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出版了英文著作10部、日文9部、韓文1部,其中最有影響的是《2020中國:一個新型的超級大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社,2010年),成為目前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三位中國學者的著作之一(其他兩位是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 和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 ),我們即將由世界最大科技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2030中國》、《中國:創新綠色發展》、《中國集體領導體制》等,還會引起更大的影響。我們正在努力使智庫研究成果的質量、數量和權威度躋身於世界前列,爭創“世界一流”,將中國高校智庫建設成為能夠與世界一流智庫直接對話的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第二,堅持基礎研究與政策研究相結合,決策咨詢與教書育人相結合。基礎研究與政策研究相結合,就是“兩條腿走路”,兼顧基礎的學術研究和政策直接相關的應用研究,以學術研究為基礎,以政策研究為導向。我們的研究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基礎研究層次:研究中國國情與中國道路,從學理解釋中國之路的成功之道。第二,重大戰略層次:設計中國發展目標,參與制定重大國家戰略與規劃,建設具有國情與國策專業優勢的思想庫。第三,重大公共政策層次:從事發展挑戰與對策研究,研究不同時期中國發展重大挑戰的性質、背景和原因,提出應對挑戰的科學思路與方案。

決策咨詢與教書育人相結合,就是研究成果不僅要成書、成文或報告,服務決策、促進發展,還要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傳播知識,教育學生。我們的“國情研究”不僅廣泛吸納知名學者參與其中,還以此成為“教書育人”的大課堂,讓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師在接觸真知識、真問題、真方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增長本領,提升才干。

三是推進文化建設、團隊建設、平台建設和機制建設。其中:文化建設,是智庫建設的靈魂。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已經形成了建設新型高校智庫的組織文化。我們的追求是“與中國興盛同行,與中國開放相伴,與中國變革俱進”﹔我們的宗旨是“知識為民,知識報國”﹔我們的理念是“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還要想國家之所未想”﹔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國家未來目標的“瞭望者”,國家戰略的“謀劃者”,國家智庫的“擔當者”。

團隊建設,是智庫建設的關鍵。要建設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研究骨干隊伍,充分動員和訓練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形成師生互動互補、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使智庫帶頭人的經驗和智慧、研究骨干的知識和能力、學術新秀的才干和沖勁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激發,實現整個團隊知識貢獻最大化。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培養出16名博士、21名博士后,他們已經成為高端國情研究人才和專家。

平台建設,是智庫建設的渠道。我們以《國情報告》作為決策咨詢平台,形成服務決策的渠道和品牌,為中央領導和省部級領導同志提供世情、國情與區情的重要信息、決策知識和政策建議。這本身也成為我們的寫作平台,反映並記錄了不同時期中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以及我們如何思考與應對。

機制建設,是智庫建設的活力之源。包括形成激勵相容的考核機制、獎勵機制和團隊協作機制。特別是我們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科研以及政策咨詢相結合,學術帶頭人、研究骨干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小班制”,包括研究生培養、課題研究和文稿寫作三類“小班”,將智庫成員研究方向與課題聚焦領域統一起來,科學配置研究力量,以老帶新,以課題促科研、促教學。同時,根據不同成員的研究方向和個人專長,為他們設置有計劃、有時效、達到一定強度的評論性短文寫作任務,對他們進行嚴格的寫作能力訓練。每一次短文寫作訓練,從我的角度,都需要選擇好的題目、創意好的思想,加強具體指導,嚴格把關﹔從智庫其他成員的角度,都需要以寫出高水平的短文為目標導向,系統地研讀相關《國情報告》,充分地佔有智庫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汲取其基本思想,揣摩其語言特色進而在新寫出的文稿中彰顯“國情文風”、“國情特色”,並且不斷修改、不斷“打磨”,使文章成為達到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評論專欄、《求是》雜志、《紅旗文稿》等平台刊發的精品文字,使我們作為智庫不僅具備專業化的研究優勢,還具備“提筆成文”的寫作優勢、第一流的“筆杆子”乃至高級政治秘書的人才培養優勢,使國情研究院成為“專家+秀才”式高端人才的搖籃。

五、結語:走自己的路,實現跨越發展

世界一流智庫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新型智庫,對中國高校的智庫建設提出了更高更切實的要求。根據《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13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位居世界第52位。實際上從第三方的評估來看,清華大學已經屬於世界一流大學,但是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與公民社會項目組年初發布《2012年全球智庫年度報告》, 在中國大學智庫中,隻有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在世界排名第63位。盡管這一排名有許多缺陷,但是也反映了清華大學的智庫尚未進入國際視野,一流智庫建設仍任重道遠。

盡管我們尚未躋身世界一流智庫行列,但在中國問題研究上,我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獨具特色的基礎,不要迷信西方智庫,要做到立足中國、研究中國、理解中國,“不唯洋書、不唯洋人、不唯洋智庫、隻唯實。”實際上,作為我們的競爭對手,西方智庫對中國的判斷和未來的預測常常一錯再錯、錯誤百出。例如,以最著名的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為例,他們受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委托主持長達二十年時間的全球趨勢研究,2004年12月發表《全球趨勢2020:繪制全球報告》的預測表明:到2020年中國國內產出總值將超過單個西方經濟強國(除美國之外)。 2008年11月,該委員會發表《全球趨勢2025:轉型的世界》專題報告,該報告中的綜合國力為GDP,國防支出,人口以及技術四大類戰略資源佔全球比重的加權平均。該預測認為美國的綜合國力佔世界比重將從2005年世界的四分之一下降到2025年的22%,略有下降,而中國則從2005年的11%上升到2025年14%,略有上升。這意味著美國綜合國力相當於中國的相對差距從2.27倍縮小至1.57倍。該報告再次預測:如按目前態勢發展下去,中國到2025年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早在2010年,中國的GDP就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比該報告的預測提前了15年。為此,我們作為世界一流智庫的后來者、追趕者,的確需要學習借鑒西方智庫,但更重要的目的還是追趕西方智庫、超越西方智庫﹔我們需要向競爭對手學習,在學習中自我完善,自主創新。

中國是一片充滿生機的沃土,我們要深深扎根其間,每天細細地吸收這沃土中的水分和營養,培育出參天的學術之樹。我們有意識地將學術種子播撒中國大地,使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進而茂密成林,使當代中國研究更加深廣,使“中國學派”英才輩出,使“中國風格”蔚為大觀。我們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廣泛參與全球智庫競爭,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思想”,響亮地提出“中國主張”、及時地發出“中國聲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過程中,做出更具獨創性和重要性的、更高質量的知識貢獻、思想貢獻。 

(來源: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胡鞍鋼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