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思想縱橫)

馬宏偉:以職能歸位促發展協同

2014年07月08日07: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經濟一體,基礎是市場一體﹔發展協同,關鍵是政府協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基礎和前提在於使政府和市場職能歸位,以市場內生力量推動經濟一體化,以政府統籌協調促進協同發展。

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具有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良好條件。但時至今日,仍然面對產業聯系不緊密、市場體系不健全、要素流動不順暢、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大等問題。可以說,我國城鎮化發展、市場化改革面臨的問題在這裡都有突出表現。深入探尋其中緣由,努力實現一體發展,不僅對於京津冀地區而且對於全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新型城鎮化,都有重大意義。

從理論上說,市場經濟具有自我擴張的本性。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分工和專業化必然帶來市場規模的擴大,把越來越多的人群、越來越廣的地域納入統一市場。由此,人流、物流、資金流越來越頻繁,經貿聯系越來越緊密,分工和專業化從城市和區域內部擴展到城市和區域之間。這個過程一般表現為城市的資源聚集效應、規模經濟效應、輻射帶動效應,推動城市特色發展、聯動發展、組團發展。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一般過程,也是經濟一體化的過程。

理論通常是簡化的,現實往往是復雜的。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前,我們經歷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各地關起門來搞建設,大而全、小而全,分工和專業化不發達,產業同構、城市同質、城鄉二元問題普遍存在。在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一些領域快速市場化,一些領域仍然存在較強的行政控制,發展不協調問題並未解決甚至更加突出。比如,戶籍制度已不能限制勞動力自由流動,但仍能使外來人口在住房、社保、公共服務等方面享受不到平等待遇,而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又是按照戶籍人口提供的,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勢必導致特大城市基礎設施不堪重負、公共資源過度擁擠。再如,產品市場化了,一個地方生產的產品可以銷往各地實現經濟效益,但要素市場化滯后,一些重要資源配置還由政府主導,而特大城市在市場競爭和行政資源調動方面具有雙重優勢,對周邊資源形成“虹吸效應”,加劇了發展失衡。

可見,推進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必須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讓市場機制、分工力量、逐利動機推動資源要素配置達到均衡,進而實現發展均衡。但是,正如發展不協調並非只是市場自發作用的結果,實現發展協同也不能僅僅依靠市場。不僅深化改革需要政府積極推動,諸如確定城鎮發展規劃功能定位、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形成城市組團發展模式等,也需要政府積極作為。這還是從增量上看。由於區域發展已經嚴重失衡,特大城市過度擁擠與周邊發展不足矛盾非常突出,異常繁重的存量調整任務不僅需要政府發揮作用,而且需要各級各地政府協同發揮作用。諸如特大城市產業轉移功能疏解、公共服務資源跨區域再配置等,都需要在人口流入地與流出地之間、產業轉出地與承接地之間以及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職能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跨區域、跨部門統籌協調機制。

京津冀協同發展既十分重要和緊迫,又十分艱巨和復雜,需要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應進一步明晰政府和市場的功能定位,該由市場做的堅決交給市場,該由政府負責的堅決履職到位。隻有政府和市場各歸其位、各展所長、功能互補、協同發力,一個活力無限的經濟增長極、一個蔚為壯觀的新型城市群才能早日崛起在華北大地。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08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