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讀吳官正同志《閑來筆潭》有感

蔡衍寧

2014年06月30日11:2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吳官正同志作為我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在退休以后,乃不忘黨恩,用筆記的形式記下了他少年艱難求學的經歷、幾十年來為黨工作的經驗和退休以后勤奮學習的思想體會,集沙成塔,集腋成裘,遺教后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閑來筆潭》內容豐富,構思奇異,布局新穎,情節生動,講述了很多有價值的人生道理,給人耳目一新,讀來津津有味。特別是吳官正同志在書中所展示的群眾思想觀點、工作方法和愛民情懷給人以啟發,感人至深。

以民為本,身體力行。吳官正同志從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以后,自覺選擇了與自己專業相結合的化工廠工作,為的是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祖國。當時的政治環境不好,很多知識分子感到迷茫,努力工作嗎,怕背上“白專道路”的牌子挨整﹔不認真工作,隨波逐流嗎,又不願虛度光陰,自愧於祖國和人民,處於兩難。但吳官正同志卻是很好地處理了這個矛盾。他沒有被卷入“文革”活動中,而是一心搞調查、看書,把時間和精力用到了生產上。他始終認為:不管運動搞到何時,生產總是要恢復的。這麼大一個國家,老百姓要吃飯,還是要靠生產解決。為解決老百姓吃飯問題而奮斗是沒有錯的。他全身心地搞技術和設計,連做夢都沒有忘記。由於他的努力,為廠裡生產、技術革新作出了貢獻,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並因此而走上了領導崗位。先后被提拔為武漢市科委副主任、武漢市長。在武漢工作了近19年,從一名書生成長為黨的高級干部,為武漢的改革發展,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而忘我工作、盡心盡職,做出了不小的成績,得到了武漢人民的充分肯定。這是他以民為本、扎實工作所取得的驕人成果,為他以后更艱苦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民謀利,多辦實事。由於他在武漢的出色表現,中央決定調他到江西省任省長,給予重任。到江西后,他更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一方面是因為江西是他的老家,有他的父母兄弟、親戚朋友、鄉梓佬表﹔另一方面是江西要加快發展,實現小康。如果做得的不好,有愧於家鄉人民和黨的重托。從嚴要求、忘我工作是他的唯一正解選擇。他站在江西的紅土地上,從江西人民的長遠利益和發展全局出發,制定了科學的發展規劃。他以贛南為江西發展的戰略支點,帶領省委一班人到贛南調查研究,決心走出一條新路子。為了治理好鄱陽湖,他做到了十下鄱陽湖,幾乎每年都乘船下湖一次。有時親臨水患現場,臨危處理險災,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國家財產。經過治理和改造,鄱陽湖的各項工程得以為現在的生態經濟區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了建設江西一流的大學,他三請潘際鑾,合並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成立“南昌大學”,實現了江西的國家“211工程“,使江西有了一所國家級的大學。他到山東當省委書記后,以同樣的方法組建了新的山東大學,為山東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長遠謀劃。當然,吳官正同志在山東辦了很多實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愛民如子,情暖百姓。誰能想到,一個受”文革“迫害的尼姑一直牽挂在吳官正同志的心頭。在《閑來筆潭》中,吳官正同志祥細述說了這個奇特的故事。正是有了吳官正的關愛,尼姑一家,特別是她的女兒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幫助,實現了人生夢想。不僅如此,吳官正同志還經常關注那些貧困學生的讀書難問題,隻要了解到哪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上不起學,他就非常難過,痛在心裡,記在心裡,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園大學夢。這是發自他內心的少年求學感懷和愛民如子的情懷,為了貧困學生能夠上好學,讀好書,他願意傾力而為。他對待老百姓上訪也同樣地反映出這種愛民如子的情懷。他在《閑來筆潭》中記下了鄉下群眾到省委上訪的事情,有的省裡工作的同志不理解不幫助,他非常氣憤,對信訪局長漠視群眾的上訪表現他是嚴厲的批評。他語重心長地對這些思想落后的同志說:要讓群眾的日子過得去,就必須做好信訪工作。他也親自接待過不少的上訪群眾,有時在省委門口,有時在上班或下去調研的路上,有時還冒著風險到鄉村處理信訪問題。他隻要有群眾來訪,都會認真地處理。群眾的事就是他的事,群眾的困難就是他的困難,不解決好群眾問題,他是寢食不安啊。這些,我都在《閑來筆潭》中看到了,深深地體會到了吳官正同志的愛民情懷,他不愧是農家好子弟、黨的好干部!(作者系江西省樂平市委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學習思考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