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專家學者解讀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

孫英: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團結之根基

2014年06月04日08:3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長 孫英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隻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抱團結群。司馬遷就曾感慨道:“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史記·伯夷列傳》)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奮斗、共同發展而成。要使各民族團結一心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為同道之人,最根本的力量來自於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因為價值觀的認同是凝聚人心的核心力量。歷史和現實一再証明,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和國家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一致,國家和民族就會空前的團結一致,否則就成一盤散沙。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凝聚著全黨全社會的價值共識,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相融合的產物。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國各族人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使各民族凝神聚氣、團結和諧的根基。因為隻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才能使各民族人民最大限度地達成一致的社會理想、一致的生活願景和一致的奮斗目標,最終達到志同道合,團結一致,共同前進。

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使全國各族人民達成一致的社會理想。在當今價值多元的中國社會,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呈現多元化傾向,對社會理想的認識和追求也不是一致的,這就導致人們判斷社會好壞的標准出現差異。各個民族之間由於民族習俗、宗教等原因更容易出現較大分歧、出現不和諧因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立了社會建設的價值標准: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人們如果認同這些價值標准,就會自然將自己對社會的是非曲直的判斷統一到這些標准上來,達成共識。

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使全國各族人民達成一致的生活願景。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每一個民族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 各民族共同創造和發展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我們曾經擁有共同的美好的生活願景。但是近百年的滄桑巨變、三十余年的改革開放、社會轉型,使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出現多元化趨勢,極端個人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滋生,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為我們確立了個人生活的價值標准。各民族人民要認同這一層面的價值觀,達成一致的生活願景,友善待人,自覺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休戚與共,就能像習總書記希望的那樣,“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使全國各族人民達成一致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國各族人民認同這一價值標准,就能達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各族人民有了一致的社會理想、生活願景和奮斗目標,自然就會想到一起,走到一起,民族團結的局面自然成就。

在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上,各民族群眾自然會進一步產生對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辨別和自覺抵制“三股勢力”的各種錯誤觀念﹔不容任何人破壞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踐踏我們的大好河山和自己的骨肉同胞。真正建立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最終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