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曲藝如何跟上都市化步伐

2014年06月03日09:3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曲藝如何跟上都市化步伐

  位於南京老城南門東歷史文化街區的“德雲社”。

  從劉老根大舞台,到德雲社,再到以一段《滿腹經綸》而聞名全國的西安青曲社,近年來,眾多民營曲藝團體逐漸崛起,活躍於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現代都市的曲藝市場。在曲藝市場日漸萎縮的當下,這一“逆風飛揚”的苗頭引起廣泛關注。日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名家、高校學者在“中國曲藝之鄉”上海市安亭鎮舉行研討會,對多樣文化背景下,曲藝在都市中的生存與發展進行研討。

  根基不穩 水土不服

  曲藝是一種以方言為語言特征的藝術形式,但隨著城市的同質化日益嚴重,方言式微,曲藝面臨嚴峻挑戰。上海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葛明銘說:“目前曲藝正面對缺少方言認同的受眾。”他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上海的人口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導致上海話遇到空前的危機,這樣的方言現狀必然會給上海曲藝帶來極大沖擊。

  另一方面,隨著電影、電視、舞台劇、音樂會等多種文化消費選擇不斷豐富,曲藝已經滿足不了各個年齡層受眾的審美需求。社會飛速發展下所形成的審美代溝,這也是曲藝都市化生存中必須面對的挑戰。正如葛明銘所說,過去曲藝工作者面對的是一家兩三代人來看曲藝,作品同時能夠讓三代人基本接受。而現在,兩代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有所不同,“面對這樣的隔閡,曲藝工作者可以填補得了嗎?能跟得上時代步伐嗎?”

  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相聲表演藝術家李立山認為,曲藝始終是以區域文化為根本,一旦找到適宜的水土就會迅速繁衍。他說:“各個地區、各個都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氛圍,各地的曲藝發展要思考如何把自己融入本土的人文環境中,以適應當地的欣賞水平,把根扎在自己那塊土地上。”唯其如此,方能保持曲種的根本屬性,進而拓寬受眾范圍,提高市場佔有率。

  模式轉變 無所適從

  上海大學教授張祖建以一種新的理念對曲藝困境進行分析。他以相聲為例指出,“呼叫模式”的轉變引發了相聲與觀眾的脫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相聲都是“我演什麼你聽什麼”,這被張祖建稱為“主叫模式”。他說,新中國成立后以侯寶林、馬三立等為代表的相聲,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站在思想的高度,把對社會責任的守望扛到相聲藝術的肩膀上。於是,相聲在思想上、內容上、藝術形式上表現出一種文化自覺。而對於現在的80后、90后主流受眾,這種“主叫力”逐漸減弱。相應地,“我想聽什麼你演什麼”式的“被叫模式”日益被基層群眾接受。這股欣賞力量扎根在社會底層,“宣泄”自然成為演員和觀眾的共鳴之處。然而,這種“宣泄”與此前長期擔負守望社會責任的相聲隔膜較深,有的作品出現了庸俗甚至低俗的傾向,盡管這樣的作品也賺得了眼球,但在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審美中也逐漸陷入窘境。

  然而,造成曲藝整體出現發展危機的不僅是“受眾要求變化”這一個原因,青年演員的繼承與創新不足也是關鍵。“我不反對創新,但目前更多的不是創新問題,而是繼承得不夠好。我們的曲藝前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撒手锏,而現在的曲藝演員有沒有這樣的絕招?”北京曲協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李偉健一針見血,“現在的作品或許能風靡一時,但之后觀眾還是喜歡老段子,喜歡重溫經典,這主要是因為新作品的含金量不高。沒有良好的繼承,創新也是沒有根的。”

  私人定制 多樣創作

  面對多樣文化背景的都市,曲藝的多樣化生存成為不少與會者的共識。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岳永逸建議,利用曲藝的多種功能,有目的地針對不同受眾創作,例如對於學生就可以專門創作一些教育功能強的曲藝作品﹔對於老齡群體可以創作一些關於地方傳統文化的作品﹔面對一般市民群體,可以多創作一些段子讓他們有更多的歡笑聲。“我們把曲藝功能適當分類,就可以做到曲藝本身的多樣化。”岳永逸說。

  上海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梅平對“曲藝多樣化”也有自己的想法:對於那些隻演傳統曲目,努力維持傳統曲目原汁原味的演員,要理解﹔對於那些努力求新求變的創新型演員,要鼓勵。梅平說:“畢竟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演員還是要堅持自身的優勢,不能盲目跟風。”(記者 李韻 通訊員 杜小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