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共產黨怎樣解決作風建設問題》

二、新式整軍運動與人民戰爭的威力

2014年06月03日13: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早在1945年末,毛澤東在起草明年解放區工作方針的中央指示時,便強調要練兵,包括進一步改進軍隊政治工作,克服軍隊中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1947年9月7日,朱德在全國土地工作會議上專門談到整軍問題,指出“我們的軍隊需要從思想上組織上加以整頓”,並強調部隊的政治工作、軍事教育和戰術運用都要依靠士兵群眾,走群眾路線。他說:“我們過去每做一件事不是發動整個部隊做,而是派幾個工作人員做,那樣收效不大。如果把群眾發動起來,每個戰士都做,那就做得很快並且做得很好。不要認為我們的部隊隻會打仗,他們是很有政治覺悟的,很有能力的,能做很多事情的。如果我們在部隊中工作的同志不斷加強群眾觀點,遇事走群眾路線,同群眾打成一片,吃飯在一塊,行軍在一塊,做到思想一致,行動一致,那我們就一定能把部隊帶好,帶成一支模范的隊伍。”同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響亮口號。此時,黨領導的野戰部隊已達132.2萬余人,地方部隊、后方軍事機關等非正規軍為116.8萬人(其中作戰部隊佔80萬人),全軍總計約249.1萬人。國民黨士兵被俘后調轉槍口的“解放戰士”,農民分得土地后參軍的“翻身戰士”,使人民解放軍迅速壯大,同時也帶來加強教育管理和提高戰斗力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整軍已勢在必行。

根據中共中央部署,1947年冬至翌年2月,全軍(在大別山作戰的劉鄧兵團主力除外)進行第一次大休整,利用這一間隙開展新式整軍運動。所謂“新式”,指所採用的整軍方法都是新近發明的,或是總結部隊已有的新鮮經驗加以推廣。這是一場軍內有秩序、有領導、全體官兵一起參加的民主運動,其鮮明特征是走群眾路線,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訴苦。從階級教育入手,動員士兵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予勞動人民之苦。當時的部隊有三種戰士:從國民黨部隊過來的解放戰士,老八路,土改后參軍的新戰士。解放戰士的階級覺悟比較模糊﹔老戰士有八路軍的好傳統好作風﹔新戰士懂得為誰而戰,但思想認識有待提高。把這三種人編為“三合一”班,開一個訴苦會,各訴各的苦,大家的心在訴苦中不知不覺貼近了。同時,解放區是如何搞土改的,蔣管區農民有什麼苦處,八路軍有哪些好傳統好作風,大家也通過訴苦了解了。這種會開上一兩天,全班人的階級覺悟都提高了。

二是開展“三查”、“三整”。“三查”,指查階級、查工作、查斗志﹔“三整”與解放區整黨相同,即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概括地說,就是放手發動士兵群眾,揭發干部所犯錯誤乃至嚴重問題﹔賦予士兵推選下級干部、待上級委任的權利﹔士兵選出的代表有權協助連隊首長管理連隊的給養和伙食,等等。用實行政治民主、經濟民主的方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之目的。

三是開展群眾性練兵。在部隊內部挖掘射擊、刺殺、投彈等能手,採用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軍事民主方法,借此提高了指戰員的軍事技術。再就是推廣某些部隊提高戰術水平的做法:作戰時連隊在火線上開會,發動士兵討論如何攻克敵陣、如何完成戰斗任務﹔戰后,再組織全連官兵檢討作戰的優缺點。

新式整軍運動一直延續到1948年夏。通過這一運動,部隊著力整治錯誤思想傾向和不良現象,普遍改進了作風,加強了團結,提高了政治覺悟,增強了戰斗力與紀律性,密切了軍民關系,從而進一步保持了人民軍隊的本質,順應了戰略反攻的形勢。毛澤東認為,“這樣的軍隊,將是無敵於天下的”。在晉綏干部會議上,他分析總結說:“我們所實行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整黨、整軍和土地改革工作,我們的敵人國民黨是一樣也不能實行的。在我們方面,是如此認真地糾正自己的缺點,把我們的全黨全軍團結得差不多像一個人一樣,使全黨全軍和人民群眾密切地結合起來,有效地執行著我黨中央所規定的一切政策和策略,勝利地進行著人民的解放戰爭。在我們的敵人方面,則一切相反。他們是那樣腐化,那樣充滿日益增多的無法解決的內部爭吵,那樣被人民唾棄而陷於完全的孤立,打了那樣多的敗仗,因此他們就必不可免地走向滅亡。這就是中國革命和反革命的互相對比的全部形勢。”《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4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312—1313頁。

毛澤東所作的這種對比,深刻道出了國共兩黨及其軍隊在作風上的強烈反差。“全黨全軍和人民群眾密切地結合起來”,是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此時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擁政愛民和擁軍優屬運動在解放區搞得熱火朝天,便是很好的說明。此外,鑒於解放區的擴大以軍隊的勝利進軍為標志,各地老百姓對共產黨的第一印象是從軍隊那裡獲得的,因此,黨十分重視整肅軍紀。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各軍深入教育,嚴格執行。黨對軍隊的領導,新式整軍運動以及擁政愛民、嚴明軍紀,使人民解放軍成為正義之師、威武之師、文明之師,成為人民的子弟兵。

“不吃一個蘋果”的故事便是一個例証。遼沈戰役是在1948年秋打響的,東北野戰軍政委羅榮桓在總攻錦州前夕召開政工會議,在強調群眾紀律時特意指出:“要教育部隊保証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無論是挂在樹上的、收獲在家裡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這是一條紀律,要堅決做到。”結果,參戰部隊都做到了這一點。激戰間隙,又飢又渴的戰士們坐在果實累累的蘋果樹下休息,但沒有一人摘果。時隔九年,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談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講到此事。他說:“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裡很多蘋果,我們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我們的紀律就建筑在這個自覺性上邊。這是我們黨的領導和教育的結果。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就是由這裡頭出來的。”

“露宿街頭”的故事也很感人。1949年5月27日,華東野戰軍攻克上海。時值江南梅雨季節,蒙蒙細雨中,疲憊至極的戰士和衣抱槍,整夜睡臥在市區馬路兩側。這一幕使無數上海市民深有感觸,包括年輕的民族資本家榮毅仁。他晨起后看到這一場景,不禁唏噓道:“看來,國民黨再也回不來了。”於是,他打消遷居香港的念頭,決定留在這座獲得新生的城市。正如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所說,人民解放軍在上海取得了軍政全勝。

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與獲得人民特別是解放區人民的傾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翻身農民分得土地,有保衛土改果實的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從親身經歷中深化了對黨和人民軍隊的認識與感情,故而毅然決然地愛黨愛軍。1947年春,僅冀南永年縣,在10天內就有4839名青年報名參軍,組成一個“翻身團”。在山東解放區,民眾全力擁軍支前,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最后一口飯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芭蕾舞劇《沂蒙頌》取材於發生在山東臨沂的真實情節,講述英嫂用自己乳汁營救解放軍傷員的故事,感人至深。片中同名插曲也很優美,謳歌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魚水深情:“蒙山高,沂水長,軍民心向共產黨,紅心迎朝陽。爐中火,放紅光,我為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誼長。願親人,早日養好傷,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淮海戰役中,各地支前民工與參戰官兵的比例達到9︰1。浩浩蕩蕩的支前大軍不畏艱險,戰勝重重困難,硬是用手推小車戰勝了國民黨軍隊的汽車,為解放大軍提供了強大的后勤補給,書寫了人民戰爭史上的不朽篇章。影片《車輪滾滾》生動再現了這一歷史場面。據粗略統計,在淮海戰役中,支前民工達543萬人次,共向前線運送6000萬斤糧食、1460余萬斤彈藥。陳毅動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破竹之勢橫掃國民黨軍隊,充分印証了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