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部全景展示黨的作風建設的精品力作

王一木

2014年05月04日10:37   來源:江西日報

原標題:一部全景展示黨的作風建設的精品力作

  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著名理論專家夏春濤先生撰著的《中國共產黨怎樣解決作風建設問題》一書,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黨建理論研究領域的新成果,是一部直接服務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優秀通俗理論著作。該書具有以下三個顯著成就和精彩亮點。

  一是研究框架有新意,是我國首部黨的作風建設史論著。該書是“全國十八大主題出版重點圖書”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選題重大。作者憑著其多年來從事中共黨史、黨的建設理論研究所形成的深厚積澱,結合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時代要求,精心構織了全書的敘寫構架,突出主旨和階段性特征,是一個富有創新性的敘寫架構。它客觀真實地描述了黨的作風建設問題在革命、建設、改革每一個時期的歷史經緯﹔系統全面地闡釋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作風建設問題上一以貫之的意志、勇氣和理論智慧﹔鮮活通俗地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優良作風形成、保持和發揚光大的光榮傳統,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永葆本色的精神風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書科學嚴謹地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作了重點闡釋和研究,形成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是視野開闊,匠心獨運,史論結合,“問題”意識突出。黨的作風問題的核心是什麼?黨的作風問題的本質是什麼?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作風建設上遇到了哪些突出問題?黨是如何認識和思考這些問題的,又是如何積極尋求解決的,採取了哪些辦法和舉措,形成了哪些優良傳統和作風?特別是新時期以來,培育和形成了哪些時代新風?這一系列的問題,作者在書中都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研究和發展黨建理論必須以問題為導向,這也是中央的要求。所以在研究中共作風建設問題的時候,作者針對各個歷史時期的形勢,深刻把握了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很強的敏銳性。

  誠然,研究黨的作風建設問題,首先要處理好的一個問題,就是歷史性與理論性的關系。因為中共作風建設問題既帶有思想史的特點,又有理論史的特點,既是作風建設史(怎麼做的),又是作風建設思想史(怎麼認識的)﹔既講史,又梳理和解析理論,是這兩者的結合。能否把握好這個關系,是檢驗這本書成敗的一個關鍵。作者採取了史論結合,以史為主的寫法,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事實勝於雄辯”,作者查閱了數百萬字原始文獻,爬梳資料,梳理線索,努力用事實(史實)說話。在章節設計上,做到了重要內容不遺漏,而且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對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專章論述,而新時期迄今的作風建設都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共寫了4章,佔全書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謂匠心獨運。

  三是文風鮮活,取材精當,通俗性和學術性相得益彰。該書的文風非常鮮活,文筆流暢,語言洗練、有味﹔取材也非常精准、有分寸,可讀性很強。黨的作風建設問題的梳理提煉,既是一個嚴謹的學術命題,更是一個大眾化的認知命題。因為黨建理論研究成果的大眾化,是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增強黨性和黨的宗旨意識,密切黨群關系,實現國家認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當前,有些理論讀物“學術”有余、“大眾化”不足,讀者敬而遠之。如何實現學術研究的嚴謹性與通俗性的有機結合,作者在中共90多年浩如煙海的理論和實踐文獻中,用心收集了大量的史實、數據和案例,精心加以組織和銜接,讓一個個原本高深難懂的立論和理論,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的點明和穿引,變得鮮活而生動,易懂而通俗。就“學術”的嚴謹而言,作者對每一段話字斟句酌,對每一個出處都認真核實﹔就“大眾化”的通俗而言,作者更是破費思量,為避免注釋過多,對書中引文僅擇要注明出處,凡是沒有加注釋的引文,均在正文對時間等細節作了交待,讀者可據此結合本書所附的“主要參考文獻”,較便利地查閱原文。

  概而言之,這部學術大作,既是歷史性與理論性、理論性與現實性的完美結合,更是學術性與通俗性相得益彰的精品力作,是一部全面認識和把握黨的作風建設不可多得的重要讀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夏春濤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