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
11天的訪問期間,中國和歐洲四國簽署了120多項合作協議,價值700多億美元﹔中國和歐盟首次發表聯合聲明,宣示共同打造四大伙伴關系﹔中國發表了第二份對歐盟政策文件,規劃今后五到十年的合作藍圖。
對此,國際關系問題專家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歐洲之行推動中歐合作由量向質跨越,進一步提升了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部主任崔洪建指出,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連續十年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方年度貿易額突破5500億美元,雙方業已良好的貿易關系發展勢頭通過此次訪問得到了鞏固。此次訪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確立了加強與發展中歐關系是中國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崔洪建表示,中歐關系超越了簡單的貿易關系,通過此次訪問得到更加均衡、全面地發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歐盟首次發表了關於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提出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
他說,當前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歐洲也在實施結構性改革。雙方在彼此改革進程中都有學習借鑒的需要,將在城鎮化、環保合作、區域發展、城鄉一體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等重點領域交流經驗。
外交部長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期間同四國和歐盟領導人多次、長時間深入交談,同往訪國各界廣泛接觸,敘友誼、話交流、談合作。國際輿論持續大量報道,歐洲掀起“中國熱”,國際時鐘進入“中歐關系時間”。
歐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比利時的布魯日。在素有“歐洲政治精英的搖籃”之稱的歐洲學院,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演講,全面闡述中國對歐政策。演講從五個角度闡明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是經歷了深重苦難的國家,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提出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專家認為,習近平主席此次訪歐全面地介紹了當下的中國,具體闡述了中國和歐洲的關系,豐富了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內涵,除了推動中歐貿易發展、增進中歐之間的政治互信之外,還增強了雙方在文化領域合作的內涵。
崔洪建說,習近平主席在闡述中國對歐政策時寓情於理、潤物有聲,有助於歐洲政治家客觀、合理地認識中國和中歐關系,提升歐洲公眾對中國的認同感和接受度,有利於推動中歐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認為,此次訪問清晰、全面地闡釋了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選擇當下的發展道路等問題,有助於為中歐關系發展消除誤解和偏見。訪問期間的一系列外交活動成為歐洲國家乃至國際社會認識中國、觀察中國的鑰匙,有助於他們理解中國的現實國情和目前所走的發展道路。這一重大外交活動提升了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對於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具有深遠意義。(新華網北京4月7日電記者張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