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孟虹:2013年中德關系評述

2014年03月24日12:41   來源:北京周報網

原標題:2013年中德關系評述

  2013年,中德關系在進入不惑之年后迎來了一個新紀元。3月中旬,習近平在中國全國人大十二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新的國家主席、李克強出任新一屆的政府總理。同年9月,默克爾領導下的聯盟黨以41.5%的高支持率贏得第18屆聯邦大選勝利,並在12月中旬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得通過,成為連任三屆且兩次領導大聯合政府的德國女總理。在這樣一個雙方政府換屆更新的一年,中德兩國關系以延續和拓展、深化和提升為特點,既反映在雙邊多元化合作領域,也表現在借助中歐和國際層面展開的合作交流方面。

  首先,德國作為位於歐洲中央的世界經濟大國和歐洲一體化的“領頭羊”,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始終意義重大。今年5月底,李克強總理上任后首次出訪亞歐四國,便將德國作為唯一一個歐盟國家納入訪問國之列。在短短兩天時間裡,李克強與默克爾多次會晤,磋商和交換未來幾年中德合作的思路與重點,以及有關國際棘手問題的看法,並展望未來,共同舉行記者招待會和發表聯合公報,指出在深化中德戰略伙伴關系、保持兩國總理年度會晤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各層次的磋商交流,密切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在中德工商界午餐會上,李克強以“中德攜手、共創未來”為題發表演講,向德國工商界人士闡述了當今中國經濟形勢和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政策,指出要借助中國“新四化”的東風來深化中德和中歐合作的新主張。在波茨坦會議舊址,李克強一方面高度贊賞德國戰后貫穿始終的和平主義路線及其對於促進兩德和歐洲統一、地區和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貢獻,另一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呼吁各國尤其是日本,應以史為鑒,吸取二戰教訓,以德國為榜樣,積極深刻反思過去和尊重《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由此也使得中德合作更廣泛地拓展到如何治理和維護國家與地區和平穩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方面。

  其次,在全球化發展的今日,中德雙邊關系不僅受到兩國歷史、文化、政治和社會體制以及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也與世界形勢和發展密切相聯。為此,如何把握和珍惜中德在過去40年奠定的良好基礎,推進雙邊關系的穩定發展,也成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默克爾總理今年會晤探討的重點。9月6日,在聖彼得堡舉行的20國峰會期間,這位昔日的文科生以跨學科和跨文化的視野,在與理工科生默克爾會談時借助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清晰明瞭且形象化地闡述了未來中德合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指出雙方應牢牢把握良好合作的慣性,保証這一大方向和主旋律不變,充分利用已創建的政府磋商和諸多雙邊戰略對話機制,加強高層交往,不斷提升政治和戰略互信,並本著互利雙贏和共同發展的精神,推進擴大雙方利益的交融,強化伙伴和機遇意識,減少雙邊合作的阻力,求大同存小異,積極開展務實合作,以加速和提升雙邊關系的穩定與順利發展。

  在具體促進雙邊政治互信與合作方面,今年的亮點聚焦在三方面:一是4月初在杭州召開的“中德法治國家對話”第十三屆法律研討會,德國聯邦司法部長施納倫貝格和中國國務院法制辦主任宋大涵親自揭幕,近百名中德立法工作者、政府官員、法官、律師和專家學者參加,圍繞“預防與化解行政爭議”展開深入討論﹔二是5月中旬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舉行的第十一輪“中德人權對話”,就少數民族權利保護、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依法治國以及經濟危機對保障人權的影響等問題展開探討﹔三是5月底和6月初在柏林和埃森舉行的為期10天的“中德未來之橋——青年領導者交流營”活動,來自兩國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各15名青年領導者通過研討會、集體活動、專家訪談等形式,圍繞“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視角”展開了積極對話,促進了兩國青年精英的相互理解與友誼的建立。

  在經貿合作領域,伴隨中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夢”的提出以及“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確定,中德合作的重點在今年也出現了微調態勢。在李克強總理訪德期間,尤其將兩國在制造業和信息通信技術、農業和城鎮化、經貿和財政金融領域的合作提到了議事日程,一方面與默克爾總理確定建立中德農業合作部長級對話機制,促進現代農業和食品安全的合作,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陰霾未散的情況下倡議建立兩國“財長+行長”財金對話,啟動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建立德國中國商會和投資促進機構,積極推動中德合作進入“快車道”和“提速期”。近年來德國作為歐洲的第一大經濟體和中國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新興經濟體,已互為彼此在歐盟或亞太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據統計,2012年中德雙邊貿易額已達到近1611億美元,為1972年建交初期的588倍,佔同期中歐貿易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德國對華投資達14.5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28.5%,德國在華企業約7000多家,其中中小型企業日漸增多。預計2013年的雙邊貿易額及德國對華投資均將超過2012年。與此同時,中國已成為德國第三大投資項目來源國,2011年至2012年對德投資首次超過了德國對華投資,中國在德企業也快速增加至2000多家。中德兩國合作努力奉行互利共贏公平競爭政策,為中歐關系的發展和歐洲經濟的復蘇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消除貿易保護主義,促進中歐經貿合作的順利開展,尤其在解決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和無線通信設備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和征反傾銷稅方面,中德兩國領導人一再強調通過對話協商來避免中歐“貿易戰”的爆發,使得矛盾最終得到妥善解決,從而為未來中歐解決貿易沖突和推進經貿合作提供了積極有效模式。

  在人文科教領域,繼2007-2010年“德中同行”和2012年在德國舉辦“中國文化年”后,今年中德兩國又獨具一格地攜手開啟“2013/2014年中德語言年”活動。按照德國著名語言學家和教育家威廉·洪堡的觀點,語言不僅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溝通工具,同時也是各民族文化的載體與傳承體,是人類思維的重要工具。迄今在中國約有20萬人在學習德語,近70所高校設立了德語專業,愈100個中小學參加了德國外交部發起組織的“學校——塑造未來的伙伴”活動。在中德關系不斷深化的今天,德國方面也更加重視對於當代中國的研究。有鑒於德國決策層和民眾對於中國認知水平並未能跟上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發展的事實,德國民間基金會墨卡托基金會在繼2011年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組辦“啟蒙之對話”等系列活動后,在德國愈30所高校和研究機構設有漢學教學與研究的同時,於今年11月宣布將投資1840萬歐元在柏林創建歐洲最大的中國研究院,聘請30名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重點就中國政治、經濟、技術創新和環境以及社會、媒體、當代文化等展開研究。而在中國方面,目前除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作為中德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外,上海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四川外國語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分別被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確定為國家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今年則在原《德意志文化研究》的基礎上,創新出版《德語國家資訊與研究》雜志,並在“中德語言年”框架下與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合作協辦“中德文化語言政策高層論壇”活動。此外,由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和北京大學合作創立的德國研究中心經過愈十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中德學術交流和跨學科人才培養研究的重要基地,今年9月參與組織了“中德作家論壇”以及首屆“中德領袖論壇”,邀請來自中德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藝術等領域的領袖人物圍繞“文化與信任”、“經濟與信任”和“政治與信任”展開討論。認知和了解是人文交流的第一步,而在此基礎上建立的互信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目的,中德唯有在民眾之間和國與國之間建立互信,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動兩國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正如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在活動開幕式上強調指出的。

  按照農歷,2014年是中國的馬年。馬象征速度、持續和堅韌。在德國,聖誕節前夕新政府成功組閣后,將穩定財政、保障社會福祉和促進社會穩定與安全作為新政府工作的三大重要目標,並將能源轉型視為其中的重中之重,由此使得諸多聯邦部在設置與命名上迎合新時期發展需要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如經濟部以能源取代原有的科技,更名為“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司法部將消費者保護從原來的農業部挪到自己職責范圍,更名“聯邦司法和消費者保護部”,交通部將電子網絡建設與安全納入管理權限,改稱“聯邦交通與電子基礎設施部”,環保部則重點將建設與環境、自然保護及核電安全相結合來統籌兼顧等。2013年因兩國政府先后換屆,中德雙方高層的互訪不如前幾年頻繁,但兩國新政府確定的大政方針和基本原則為未來幾年中德合作與發展指明了方向。毫無疑問,這些將在2014年默克爾蟬聯總理后首次訪華以及在德國舉行的新一輪中德政府磋商中得到凸顯,中德關系由此有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和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學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孟虹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