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任伍(資料圖)
2014年“兩會”已勝利落下帷幕,政府工作報告以高票獲得批准,老百姓普遍對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高度認同。與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民生情懷”深厚。
民生即民心,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處處體現出民生優先、民生關懷。就業是民生之本,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中說到,“我不否認今年可能會有更復雜的因素,我們之所以把經濟增長率定在7.5%左右,考慮的還是保就業、惠民生,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我們更注重的是數字背后的民生、增長背后的就業。”住房是最基本的民生,李克強總理明確表示,政府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來解決好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問題,在這方面,他認為干一寸勝過說一尺,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這應該是政府奮斗的目標。我們需要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況,分類施策、分城施策。對還居住著上億人的城鎮集中連片棚戶區要繼續加大改造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萬套以上﹔要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設,並且實行公平分配,讓新就業的年輕人和長期進城務工的人員緩解住房困難﹔對於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應。對於治理霧霾,李克強認為這是重大的民生問題,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要向我們自身粗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宣戰。
李克強總理的報告之所以充滿民生情懷,與他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在講“改革”這一問題是就說到,“回想起30多年前,我在農村作村干部,那時候起早貪黑,恨不得把每個勞動力當天干什麼都給定下來,結果呢?到頭來就是吃不飽肚子。后來搞承包制,放開搞活,農民自己決定干什麼、怎麼種,幾年時間溫飽問題就解決了。”很顯然,“改革”是為了什麼?答案隻有一個,就是“民生”。20國集團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發布了一個公報,提出在原有政策可達到的水平上把GDP在5年內再提高2個百分點,以增加就業。G20這些主要經濟體也第一次把增長和就業這個最重要的民生聯系在一起。
李克強總理表示,沒有增長也就沒有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也難以增加社會財富。他曾在基層訪問過一些“零就業”家庭,一個家庭沒有一個人就業,真是毫無生氣,沒有希望。現在我們全國每年要新增城鎮勞動力就業1000萬人以上,還要給六七百萬新增的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留有一定的空間,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所以2014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在7.5%左右,這是有根據的,根據就是民生,就是就業,容忍度的下限就是GDP必須保証比較充分的就業,使居民收入有增長。我們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貼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質量效益、節能環保的GDP。
如何才能保障民生目標實現呢?就是要通過改革釋放“改革紅利”。李克強說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把改革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2013年以來國務院開了40次常務會議,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關的議題,即使是其他議題我們也是在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和推進的。其基本取向那就是讓市場發力、激活社會的創造力,政府盡應盡的責任,讓人民受惠。
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牽牛鼻子的改革,在重點領域要有所突破。2014年仍然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讓市場發力,有效規范地發揮作用﹔還要把財稅金融改革作為重頭戲,包括給小微企業減免稅費方面有新的舉措,給市場助力﹔以結構改革推進結構調整,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寬市場准入,尤其是在服務業領域,像醫療、養老、金融等,讓市場增強競爭力。改革的關鍵在於推進落實。改革會觸動利益、會動“奶酪”,你放權,有些人的權就少了。放寬市場准入,增強市場競爭力,現有的一些企業就會感到壓力。但是為了釋放改革紅利,尤其是讓廣大人民受惠,我們義無反顧。
相關專題 |
· 唐任伍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