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要實現“人的城鎮化”,不要城鎮一個樣

2014年03月10日09:15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要實現“人的城鎮化”,不要城鎮一個樣

樓高了,路寬了,收入提高了,農民大量進城,卻享受不到和城鎮居民一樣的基本公共服務﹔城市“攤大餅”式擴張,由此“城市病”也日益突出……伴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問題。

如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以人為本更好地推進城鎮化?如何探索一條綠色的城鎮化發展路徑?會場內的代表委員們直陳觀點。

城鎮化不是消滅村庄

城鎮化就意味著消滅村庄嗎?近些年很多地方開展讓農民進城“上樓”行動,大力實施“城鎮化追趕戰略”,用行政命令層層加碼、級級考核,大搞城鎮化運動。一些地方急於求成、拔苗助長,逼農民上樓,村庄正在消亡,“老家”漸成記憶。

一些全國政協委員說,城鎮化在部分地區已經演變成“賺取土地差價的運動”。一些地方以各種名義甚至是強征暴遷的手段征用,搞房地產開發、園區開發,以增加土地財政收入。盲目“消滅村庄”也侵害了農民利益,增加農民生活成本。

在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剛看來,城鎮化不是統一把農民遷移到城市中去,而是要結合當地情況,保留農村的記憶和文化,讓曾經落后的農村變成現代化的農村。他說,過去講城鎮化,就會與房地產發展聯系起來,被視為帶來很大的商機,一是城市能造房子,二是農村人口需轉移,“這隻說到了一部分,既不是目的,也不是途徑。”

有的委員說,“要放棄對城鎮化率指標一廂情願的追求,採取穩健而更加安全的城鎮化戰略,才能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隻有不斷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的建設,引導更多經濟資源向農村和城鎮回流,讓更多農民工就近擇業,安居樂業,才可能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

要挖掘地方文化基因

“到2012年,城鎮化率已從過去36%增加到51%,在這過程中,文化建設沒有被提到應有的議事日程上來。”全國政協委員馮雙白說。

沈志剛代表認為,“一些城市追求寬大的馬路、高大的建筑,這種貪大求洋的浪費土地的建設方式,在城鎮化過程要特別避免。”

全國人大代表王軍認為,要改變攤大餅發展城市的布局,形成一種梯度發展的現代田園城市的格局,堅持生態治理與城市建設相結合。不是在一張白紙上做城市,而是要在山水格局中做城市,遵循歷史文脈,傳承文化傳統。

民革中央提交政協的大會發言稱,“記得住鄉愁”,這是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詮釋“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內涵,充滿了人文情懷,是對以往“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城鎮化的糾偏。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具有文化魅力的個性化城鎮發展規劃。“要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建設滿足現代市場需求的 ‘一鎮一業’、‘一鎮一品’地方特色產業體系。”民革中央建議,發展以本地特色主題文化為核心的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文創新業態,吸引年輕血液,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的自我造血模式。

市民化需要一代人適應

“城鎮化最緊迫的問題是在制度上確立農民市民化。”全國人大代表楊震認為,農民市民化的核心是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服務需要均等化,使農民獲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

在民建中央看來,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需要加快公共服務體制的改革。要明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中的責任和義務,加大政府對民間資本提供公共服務的購買力度,集中解決外來人口市民化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及保障房等問題。要引進多元供給主體,增強公共服務供給的競爭性,完善公共服務的篩選和評估機制,提升公共服務的供給規模和質量。

沈志剛認為,農民真正變成市民,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社會保障,另一方面,農民的素質和公眾意識也需提高。“由農民轉化為市民可能需要一代人去適應。”(記者 王海燕 張駿 簡工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