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做好“養老經濟”這篇大文章

2014年03月10日09:0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做好“養老經濟”這篇大文章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讓老人安享晚年,既是社會話題,也是經濟課題。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養老需求,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多元化

構建多層次養老體系

今年兩會上,民建中央專門提出一份“關於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提案,建議構建多元化養老服務模式,大力發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積極探索推廣旅游養老、互助養老、鄉村養老、老年志願活動等新型養老模式。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步長集團總裁趙超深表贊同。“‘百善孝為先’,目前居家養老仍是主流養老方式”,趙超代表認為,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子女遠離家鄉和父母,在外地工作生活,同時“421”的家庭結構也很難同時滿足雙方父母居家養老的願望。“因此,迫切需要構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既鼓勵居家養老,也提倡社會養老。”

“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漸漸出現了‘子女有心、贍養乏力’的狀況。”全國人大代表、廣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利平認為,統籌發展機構養老服務業迫在眉睫。“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量21.5張,遠低於發達國家50至70張的水平。應進一步加大機構養老投入力度,發揮政府‘兜底’作用,調動社會各種力量參與,大膽創新多層次、多主體養老模式,滿足不同類型、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隨著城鎮化加快推進,目前很多農村老人正面臨著獨守“空心村”的養老困境。“對於位置偏僻,居住分散,養老機構覆蓋少的農村地區的養老問題,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應積極創新農村居家養老模式,鼓勵多層次、多樣化、多渠道的養老模式兼容發展。“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讓每一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市場化

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面對人口老齡化,在充分發揮政府“保基本、兜底線”作用的同時,養老服務還必須加快引入社會力量,激發各類主體活力,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是破解養老難題的長久之計。

“培植養老服務業多元化投資主體,增強養老服務業市場投資力量,可以進一步加快我國養老服務業市場發展進程。”民建中央的提案建議,進一步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門檻,簡化手續、規范程序、公開信息,為民間資本提供便捷服務,在財政補貼、稅收、貸款、土地等政策方面以及水、電、氣、熱的價格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優惠。與此同時,還需要建立社會化風險分擔機制,消除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的擔憂,探索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委托管理、合資合作、購買服務等多種民間資本參與方式。

“實現社會化養老,需要進一步放寬行業准入,引進民資、外資等社會力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董事長王濱認為,應鼓勵、規范引導民資、外資等各種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同時放開外商投資准入,積極引入海外養老服務經驗、資金、機構等,鼓勵港澳養老服務機構在境內開展養老服務。

“目前民辦養老機構收費服務性價比無法與公辦機構平齊,導致空床率高,制約了民辦機構的發展,也降低了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建議,嚴格落實民辦養老機構的稅費優惠政策,降低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針對養老服務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籌集障礙、用地難等問題,陳小平委員建議把養老服務建設用地按照公益設施用地納入城市建設規劃,並嚴格規范土地用途,防止利用養老地產變相營利。

產業化

養老服務業前景廣闊

養老產業涉及家政服務、醫療康復、飲食服裝、營養保健、休閑旅游、金融地產等方方面面,具有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環境友好、健康可持續等特點,對上下游產業具有明顯的帶動效應,市場前景廣闊。

“老齡化社會是一個挑戰,不應簡單將養老看作是負擔。”趙超代表認為,養老服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在吸納勞動就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潛力,完全可以取得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的雙贏。

王濱委員建議,可以從4個方面加快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一是支持推動相關產業聚焦老年人市場﹔二是大力發展老年人居家護理、精神護理等醫療服務業﹔三是大力發展老年人社交、體育健身、旅游等老年文化產業﹔四是大力發展老年人健康管理、醫療信息化等互聯網養老產業,實現“智慧養老”。

全國人大代表、康緣藥業董事長蕭偉認為,對健康養老產業應進行統一布局和戰略規劃,加大扶持力度。“建議在土地規劃、市政配套、投融資、機構准入、財稅補貼及人才引進等方面,對養老產業給予明確的政策扶持和傾斜,促進健康產品、健康產業園以及醫療器械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記者 裴珍珍 譚辛 劉鬆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